徐 毅
作為一所美術特色中學,對于喜愛繪畫的學生來說是理想的天堂。學生從高一開始首先接觸的是素描訓練科目,因為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主要是培養學生塑造形象的能力。作為我們美術教師來說對于正確指導學生進行素描訓練的就顯得尤為重要。
高一新生入學美術教程首先進行的是幾何體素描訓練,因為幾何素描是造型藝術基礎的奠基石,它作為整個素描課程的開篇入門課。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世界上各種物體千姿百態,但概括起來有三大特征;一是由近似幾何體組成;二是大都是有對稱性;三是整體與局部相聯系。在所有幾何體組成中歸納起來不外乎方形、柱體、圓形、錐形等。作為造型基本功的素描訓練,學生要先從幾何體為造型對象入手,理解掌握幾何體在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所產生的透視變化規律。學生有了幾何體的概念就有了透視的概念。進行幾何體進行素描表現,點、線、面明確,棱角清晰,透視感明顯,在光線照射下明暗調子層次變化有節奏而豐富,環境與形體方面的相互影響在幾何體上易顯出來,便于初學者訓練提高。通過幾何體練習,繼而進行靜物表現,然后向石膏像、人物頭像與半身像較為復雜的形體朔造就容易迎刃而解。如酒瓶,茶杯、熱水瓶等是圓柱體;那么頭像是長方體(方中帶圓的),胸部是梯形,四肢是圓柱體等,由此可見,幾何體在素描訓練伊始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幾何體寫生訓練的意義不只在于簡單的幾何體本身,更在于學生學會今后用幾何體去概括歸納其他形體。素描訓練,需要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學會在比較中獲得信息。老師在教學輔導中,應先從整體觀察和理解開始,引導學生在觀察時要從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的反復比較。并對所觀察的形體加以準確的分析理解。比如:可以讓學生理解光的遠近、明暗的不同變化,各個角度的透視變化規律以及各部分的動態、結構、比例、特征等。只有通過整體的觀察和理解,才能使學生獲得比較全面而正確的認識。為下一部的整體表現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學中會經常發現,很多學生在初學素描時,沒有樹立整體觀念。使畫面上的結構不清楚,透視比例不準,整個畫面處于散亂和矛盾之中,畫面中有的光的變化、投影不一致等。還有的形體基本結構和前后關系等模糊不清,物體的黑、白、灰變化缺乏比較區別不明顯,空間體積弱。這些現象的出現都由于對塑造的形體,沒有充分的加以理解的結果。在作畫的過程中應強調這一環節的重要性,要從整體描繪,然后再逐步深入刻畫調整,不斷糾正學生在表現中的錯誤,解決一些常見問題。
在高三階段訓練要有針對性和時間控制。應以短期作業為主,過多的長期作業練習會養成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習慣,喪失快捷整體表現的能力。而且要讓訓練內容針對高考的內容展開,要多畫短期作業,培養學生在短時間內抓住形象的重要特征,進行準確、快速、整體的表現的應試能力。教學中會發現,有的學生把對象的每個細節部分都不放過。進行毫無比較的細膩刻畫,而放棄局部服從整體的原則,缺乏概括的能力,沒有主次關系和虛實關系。所以在作畫中要強調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抓住重點才有生動的效果,否則就不能表達形象的中心思想,失去畫面的主題和靈魂。最終缺乏整體性和生動的形體表現力。
被稱為靈魂之窗的眼睛,更是心靈的通道,心靈才能廣泛而宏偉地審視對象的美。作畫中支配觀察力的是學生的意識,是他們的整合力。素描繪畫技能的提高是學生繪畫思維能力的提高。所以,在素描表現過程中,需要學生善于思考,畫畫的過程中的“想”與“畫”的關系相輔相成。大部分時間是想好再畫,有的時候卻需要以畫帶動想。在初學階段,學生基本上只是手的任務。如果沒有一定的繪畫經驗積累,就沒有想的基礎,而且那個想也只是在技法層面上的。有了初步表現對象的基礎,也有了在專業上進行思辨的能力,此時還需要進行反復練習,反復的思考。在學生具有了熟練表現形象的基礎上,要加強繪畫意識形態方面的培養,在這個階段,學生的“想”比“畫”更重要了。
學生在初學時,老師喜歡動手改畫,原因此時畫面存在的問題太多。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然而到高級階段,老師可以多示范,但要少改畫,老師指出問題讓學生解決。否則不利于學生個性特征的發揮。素描雖說是繪畫藝術的基礎課程,但也是一門可供欣賞的藝術作品。古往今來的一些中外重要素描作品,哪一幅不是有很強的與眾不同的個人風格和藝術表現特征的?例如:達·芬奇的女性人物頭像,線條的力度以及高度的概括,簡練的程度讓人嘆為觀止。他的每根線條居然可以很輕松很流暢的分為三部分,即從弱筆到逐漸強調力度,再到弱收筆,而且恰倒好處的把一個清晰而有內涵的女性形象表達得一覽無余。這就是他個性特征的明顯體現。還有梵高的素描,線條簡短有力,每條線都讓人感到作者作畫的速度之快,充滿表現激情,仿佛把自己觀察到的形象如同掃描一樣躍然紙上。因此,學生要練好素描的基本功,就要情感投入,真誠的熱愛、純正的品位,才能釋放出智慧的光芒,才能在同一個問題上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作為老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特長,耐心的引導學生去感悟,去練習,讓學生在藝術氛圍中充分得到鍛煉,在繪畫造型上得到穩步發展。
(作者單位:無錫市湖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