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平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當前,很多教師害怕學生出現解題錯誤,對錯誤采取嚴厲禁止的態度是司空見慣的。在這種懼怕心理支配下,教師只注重教給學生正確的結論,而不注重揭示知識形成的過程。長此以往,學生只接受了正確的知識,而對錯誤的出現缺乏心理準備,以至于看不出錯誤或覺察到錯誤但卻不會訂正。持這種態度的教師只關心學生用對知識而忽視學生會用知識。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直都在講正確的方法,久而久之,學生認為課堂上都是正確的,會懶于思考,更不敢大膽地猜想、探索和質疑,就極易產生疲倦心理,象是永遠在直道上行駛的駕駛員一樣,如果忽然有突發情況,就會發生事故,但如果適當加一些彎道,就會有利于駕駛員的駕駛。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上一直堅持開放課堂,讓錯在其中。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