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師:你好!
謝謝你的祝福,我已平安抵達美國,現在在西雅圖家中給你回信。
謝謝你對上篇文章的興趣。你說在了解了“美國并無嚴格意義上的中國式的語文課”后,更加想了解:美國高中階段的語言藝術類課程到底都上些什么內容?有沒有統一的課本或是教材?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在深層次上涉及到美國中學階段母語教育的整體狀況,回答起來比較復雜。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我就主要針對高中階段來談談美國的語言藝術類課程的開設情況以及主要內容。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請不要忘記我上回說過的,美國的高中階段學習期限一般為四年,即9~12年級。另外,你還需要知道的是,美國高中階段的學習,就像美國的大學階段學習一樣,實行的是學分制。因為實行學分制,就自然而然牽涉到學生的選課問題,而因為選課,他們把課程都做了編號。如“語言藝術9”“語言藝術10”,或“英語9”“英語10”等,分別指代高中9年級和10年級的語言藝術必修課程等。
總體而言,美國對高中生在語言藝術類課程上的學習是有明確要求的,要求學習四年,由此可以看到對”語言藝術“的重視。與此同樣也要學習四年的課程還有:社會研究(Social Studies)、數學和科學。我們國內現在的高考把重點放在“語文”“數學”“外語”和所謂的“大綜合”上,其淵源不知是否就來于此,但其理念應該是相同的。
雖然美國各州的具體情況有所不同,但若要相對細化的話,其高中的語言藝術課程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在9~10年級的必修“語言藝術”課程,第二類是在11~12年級的選修課程,第三類是AP課程。
那么,第一類課程學什么呢?如我上次所說,主要為“口頭交際、閱讀、寫作、語言學習和文學”,也就是依然以強化語言的基本訓練為主。不過,各學校課程的上法有所不同。
有的以單講寫作、閱讀為主。位于夏威夷火奴魯魯的羅斯福總統高級中學,9年級語言藝術課程是“以給學生更多的機會來強化訓練其閱讀和寫作為目的”。
有的單講文學。我在上封信中曾經說過,(西雅圖)羅斯福高級中學10年級的語言藝術課程,就“主要研究美國文學從開始到當代的狀況”,其目的是要“深度探討美國早期的文學與思想,同時探討美國當代生活中的種種問題”。
還有的學校在9年級時,把語言藝術與其他2~3門課合上。
你可能會問了,這如何上法?舉個例子來說吧。(西雅圖)羅斯福高級中學把9年級的“語言藝術”與“世界歷史”和“科學與健康”合起來上,在一個學期里,不同的時間段(block)上不同的課,如一個時間段上語言藝術,一個時間段上世界歷史,一個時間段上科學或是健康。這樣合上的一門課,學生是可以交叉選課的。
那你可能又會問了,為什么要這樣安排呢?其實,這樣安排是出于幫助高中新生入學后盡快適應學習和生活的目的。在這門課的課程描述中有這樣的說法:這門課就像是個“小學校”,可以讓新生有家的感覺并盡快融入到大的學校中來。
就此而言,你是否感到,我們的課程安排也可以更人性化,更以學生為主,甚至更多更細致地考慮新生的心理呢?
那么,第二類課程學什么呢?
一般來說,到了高中的11和12年級,各個學校都為學生開設了眾多的語言藝術選修課程。我對(西雅圖)羅斯福高級中學等幾所中學所提供的課程設置作了簡要分析,認為大致可以分為這樣幾種:語言基本功的強化訓練,文學類課程,以語言為主要表達方式的學科。我們現在就來看看這些具體的課程都上些什么內容吧。
先說說第一種語言基本功強化訓練的課程,主要包括“說明性寫作”“演說”“創作性寫作”“高級創作性寫作”等。
“說明性寫作”(Expository Writing)為一個學期的課程,0.5個學分。它是要求較高的一般寫作課程,會布置大量的寫作任務,特別鍛煉學生在寫作時的“組織結構”“遣詞造句”。它要求學生既要學會表達“個人觀點”,也應該注意“關注讀者”,更不能忘了“修辭手法”的運用;要求學生反復修改自己的文章。設置該課程的目的之一,是要學生在寫作中能發現不同話題的新意,甚至于發現自我。它還特別注重鍛煉學生在寫作小組活動中的合作精神,要求他們樹立既能給別人提出有益的修改意見又能虛心接受別人意見的意識,并熟練掌握其表達技能。
“演說”(Speech)課為一個學期,0.5個學分。這里的英文Speech,既可以翻譯成“演說”,也可以翻譯成“說話”。實際上,演說就是說話,不過是熟練的和有思想的說話而已。現在恰值美國總統大選的初選階段,看到那些候選人在公眾面前個個口若懸河,再看看一般民眾在媒體面前也都伶牙俐齒似的,你就知道“演說”這一“說話”課程在高中階段的開設應該是有原因的,它受很多學生歡迎也就不奇怪了。
該課程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寫作技巧,但更要學會根據各種情形來發表演說。演說的類型包括:表演式的演說,說服人的演說,解釋性的演說,或者純粹是給人帶來娛樂的演說。該課程同樣要求學生學著去采訪別人,并強調小組討論的重要性。
無論是“創作性寫作”還是“高級創作性寫作”,其實都是“文學創作”課。兩門課均為一個學期的課程,也都為0.5個學分。
在“創作性寫作”(Creative Writing)課上,學生組成一個寫作小組,嘗試寫作各種不同的文體,包括詩歌、小說、戲劇乃至歌詞。在小組中,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創作的愉悅和所遇到的問題,同時也學會怎樣去表述自己的作品,又如何對別人的作品做出反饋。
除非獲得批準,否則,只有選修過“創作性寫作”的學生,才能選修“高級創作性寫作”(Advanced Creative Writing)。該課程的上法與“創作性寫作”相似,但有時候會給同學們創造一些發表或者展示個人原創作品的機會。
我在高校任教近20年,發現我們的大學生雖然都很優秀、都很勤奮刻苦,但存在著兩個較為普遍的問題,一是不善于思考,二是拙于表達,無論是口頭還是筆頭。當然了,這里面的原因非常復雜,不是一兩句話或一兩篇文章就能說清楚的。但是,當我們對照美國高中上述課程設置時,是否也應該反問一句:我們在大學生的高中階段,給予他們類似的“說話”“寫作”的知識教育和能力訓練了嗎?
同時,我們也都知道這樣一句話:如果你認為上了大學中文系就能當作家,那就大錯特錯了。奇怪的是,沒有人去追問,也沒有人告訴我們的學生:怎樣才能當一名作家?!
今天先寫到這里吧,我下次接著介紹其他課程。
現在,正值中國春節期間,祝你節日快樂、家庭幸福!
郭英劍
2008年2月10日
于西雅圖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