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如果家里的老人突然發病,您往往會驚慌失措,不知如何處理是好。如果出現下列情況,您可利用家里的急救物品在送醫院前及途中做如下護理,為親人贏得生存的時間和機會。
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突然表現為呼吸困難,頻繁咳嗽、咯血。嚴重時可出現急性肺水腫,表現為端坐呼吸、嚴重氣急、極度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口唇紫紺、大汗淋漓、頻繁陣咳,病人有極度恐懼感或瀕死感。多發生在器質性心臟病變的基礎上,但少數亦可發生在無心臟病變的情況下。此時應立即讓病人取坐位或半臥位,兩腿下垂,以減少回心血量,減輕肺瘀血及呼吸困難;病人出汗較多,極易受涼感冒,要用溫水擦拭肢體,并注意保暖;用止血帶輪流結扎四肢,每5-10分鐘更換1次,以減少回心血量,減輕心臟負擔和呼吸困難;10毫克消心痛或0.6毫克-硝酸甘油,舌下含化,每5~10分鐘1次,共4~5次,可減輕癥狀。同時呼叫120急救。
心絞痛病人表現為陣發性絞痛,或有明顯的壓迫感。病人往往將手撫按于左胸前,被迫停止工作或活動。疼痛一般可持續2~15分鐘。往往因勞累、情緒激動等因素而誘發。發作后應立即停止活動,絕對臥床休息或就地平臥;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一片,如心絞痛不能緩解,5分鐘后再重復1次;可口服安定鎮靜。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首先表現為胸骨后或心前區突發性、持續性劇痛或緊縮、壓榨感,甚至產生“瀕死感”,疼痛可放射到頸部、左上肢或上腹部,一般持續1-2小時,長者可達10余小時。部分病人表現為休克。心律失常者約占75%-90%。胃腸癥狀多見于下壁心肌梗死,往往與心前區疼痛相伴發,切勿以為是胃病。此時切忌慌忙攙扶病人行走或驚慌失措地搬動病人,應立即讓病人就地平臥休息,同時給予鎮靜藥(如安定、魯米那),讓病人保持安靜;立即吸氧,密切觀察心率、血壓、呼吸等改變;疼痛明顯者,應反復含化硝酸甘油2~3次;如起病時即表現為心臟驟停,應立即給予體外心臟擠壓及口對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時呼叫120急救。
腦溢血病人往往突然發病,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偏癱和昏迷,發病前常伴高血壓。常在情緒激動、過度用力、飲酒、體力或腦力勞動緊張時發病。應盡量少搬動病人,保持安靜,絕對臥床;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嘔吐物堵塞,病人嘔吐時頭偏向一側,經常用導管(可用50毫升注射器代替)將口腔及上呼吸道分泌物吸出;頭部放置冰袋,有利于止血,并能增加腦組織對缺氧的耐受力。一定要在發病后3~6小時內得到救治。
高血壓腦病病人表現為煩躁、劇烈頭痛、嘔吐、暫時性失明、局部肢體或全身抽搐、輕度偏癱或肢體強直、失語,甚至昏迷;血壓顯著升高、頸項強直、眼球震顫、呼吸困難、脈搏變慢,眼底檢查可見眼底動脈痙攣、出血及水腫。發作前常有緊張、勞累、情緒激動等誘因。應盡快降低血壓,首選心痛定10毫克,舌下含化;口服安定或魯米那等鎮靜藥物,以制止抽搐;絕對臥床休息;在口中塞入一塊毛巾,以防止咬傷唇、舌;掐人中穴;吸氧;有呼吸障礙者,應行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