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病。據國外臨床統計,腦腫瘤的發病率為21/10萬人,約占所有癌癥的2%,其中腦膠質瘤發病率占60%以上。腦膠質瘤70%為惡性,對其療效一直未有大的突破。尋找積極有效的治療手段,一直是醫學界為之努力奮斗的方向。
膠質瘤的一般知識及治療現狀
膠質細胞是組成腦及神經組織的主要細胞。當腦組織中的膠質細胞發生無限制的異常變化、活躍、增生或突變等病理改變時,即形成了膠質瘤。腦膠質瘤的特點是:腫瘤多呈彌漫侵潤性生長,與周圍腦組織界限不清,可侵犯多個腦葉,生長速度快,有遠處播散的傾向。成人及小兒均可患病。星形細胞瘤、髓母細胞瘤、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膠質細胞瘤等,均屬膠質細胞瘤的范疇。
膠質瘤也有良性惡性之分,一般根據良、惡的程度將其分為膠質細胞瘤一、二、三、四級。一級屬良性,二級界于良、惡之間,三級為惡性,四級為極度惡性。對于膠質瘤的治療原則是:一旦確診,只要發生部位允許,一般都行手術切除。如腫瘤性質為一、二級,只要做到切除徹底,效果多較滿意。如果為三、四級,那么,盡管行手術全切除腫瘤,多數也易在6-12個月復發;再次切除可再次復發,而且復發的速度會更快。需要強調的是,雖然腫瘤性質是一、二級,而且也做到腫瘤全部切除,有一部分病人仍會在術后數年內復發,與三、四級相比只不過是延緩復發而己。對防止膠質瘤的術后復發,醫學界進行了長期研究和探討。盡管對惡性膠質瘤術后進行了化療、放療,甚至伽瑪刀治療,在治療過程中病人不僅會因化療、放療出現嚴重反應,甚至脫發,而且到頭來仍擺脫不掉復發的結局。還有些病人,因化療、放療出現嚴重反應而不得不中斷治療,甚至因出現不可逆性腦水腫而加速死亡。
腦膠質瘤防止復發新技術
近年來,隨著現代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的不斷發展。對膠質瘤的認識不斷得到深入,同時也產生了對膠質瘤新的理論和知識,為最終戰勝膠質瘤復發帶來新的希望。
對惡性腫瘤的“餓死療法”、“休眠療法”等,都是在治療惡性腫瘤理論及實踐上的突破,是21世紀人類征服惡性腫瘤的新手段。作者在30余年神經外科臨床對腦膠質瘤手術中發現,凡是惡性程度高的膠質瘤,腫瘤本身及腫瘤周圍的血供都比較豐富;惡性的級別越高,其血供越豐富,術后復發的機會相對增多。由此認為:血管形成是導致膠質瘤發生、發展及腫瘤細胞轉移的病理基礎。國外研究也發現,腫瘤細胞可刺激膠質細胞產生新生血管,為腫瘤的生長提供營養和氧。隨著腫瘤的不斷生長,這些腫瘤細胞可以遷移,并通過新生的血管轉移到遠處,形成新的腫瘤,這就是常說的腫瘤轉移。
基于以上理論基礎,如果通過人為的辦法來阻止血管生成,使毛細血管萎縮,從而切斷腫瘤的營養供給,不就可以達到控制惡性腫瘤的發展嗎?結合國外研究及我院臨床治療探索發現,某些血小板因子、煙曲霉素、凝血蛋白、維生素A酸等,具有抗血管生成,使腫瘤細胞凋亡加快,從而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延緩惡性腦膠質瘤的復發,提高膠質瘤的手術療效。臨床結果表明,在此基礎上,如果再采用開放血腦屏障,加化學藥物或椎管內用藥的新方法,可使某些極度惡性甚至腫瘤播散、轉移的惡性膠質瘤,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