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感冒。張大爺?shù)闹卸子址噶耍愕剿幍曩I了一只滴耳液。可是剛滴了幾滴,張大爺頓時覺得天旋地轉,頭暈得難受,趕緊來到醫(yī)院耳鼻喉科。醫(yī)生聽完張大爺?shù)臄⑹觯嬖V張大爺頭暈的罪魁禍首是那只滴耳液。張大爺不禁納悶起來:以前我常用滴耳液,怎么沒事呢?醫(yī)生說:這是因為滴耳液的溫度低造成的。
患耳疾的人,常會用到滴耳液。如得了化膿性中耳炎、外耳道炎、耳道霉菌病、盯聹栓塞等耳病時,醫(yī)生就會開些滴耳液給你,用以抗炎殺菌、消腫止痛或軟化盯聹。那么,你知道應該怎樣使用滴耳液嗎?
滴藥前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嬰幼兒慎用或盡量不用氨基糖甙類抗生素滴耳液。因為這類藥物作用于中耳局部,可引起內耳中毒,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影響幼兒的聽力。
如果你患的是中耳炎鼓膜穿孔。滴藥前應徹底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內的膿液及分泌物,可用3%的雙氧水清洗,然后用消毒干棉簽拭凈外耳道內的膿液。滴藥時側臥于床上,使患耳外耳道口朝上,用手牽拉耳廓(成人向后上方牽拉,小兒向后下方牽拉)后滴藥。滴耳液的溫度不宜過低,以免刺激內耳前庭器官引起眩暈、惡心等反應。冬天滴藥前,可把藥瓶放在手掌中握一會兒,或者把滴耳液瓶放到40度左右的溫水中溫一溫(注意不要把滴耳液污染),溫度不要太高,以免破壞藥效,使藥液溫度盡量與體溫相接近,使用時搖勻。滴藥時使藥液沿外耳道壁緩慢流入耳內。滴藥的劑量與次數(shù)應遵醫(yī)囑或依說明書行事。一般滴耳液每次滴3~5滴,每日滴3次。滴藥后應保持原體位3~5分鐘,并用手指輕輕壓耳屏數(shù)次,使藥液經鼓膜穿孔處流入中耳。
對于外傷性鼓膜穿孔急性期患者,禁止使用任何水樣液體滴耳,以免影響鼓膜創(chuàng)口的愈合。受傷后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
外耳道炎和耳道霉菌病患者,應找專科醫(yī)生檢查,取外耳道分泌物做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根據(jù)檢驗結果選擇合適的藥物,做到對癥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