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牛姓45歲中年男子,因胃痛、大量柏油樣便后暈倒在廁所,被家人急送醫院。當時面色蒼白,大汗淋漓,體溫不升,血壓50/30毫米汞柱。行急診胃鏡檢查,提示廣泛胃黏膜糜爛出血,入院診斷為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失血性休克。經為期一周的積極救治,花去3000多元醫藥費后才轉危為安。據悉,該患者出血前連續兩天有大量飲用白酒的歷史,飲酒量為750毫升,酒后又美美地吃了一頓麻辣燙。雖一連三天自覺胃中灼熱疼痛,但未引起重視,直到出血暈倒才被送到醫院診治。
麻辣燙以“麻、辣”出名,其調料的主要成分是辣椒、花椒,少量進食有寬胸開胃作用;而白酒也不乏辛辣的味道,少量進食不但無害,還可促進胃黏膜的血液循環,對人體健康不無益處。但若兩樣同時大量進食,可對胃黏膜造成強烈刺激,而機體又無法進行適應性調節,從而引起應激性的急性彌漫性胃黏膜糜爛、潰瘍、出血,導致脘腹灼痛,嘔吐咖啡色樣物,黑色柏油樣稀軟便,面色蒼白,大汗淋漓,神疲乏力,心悸少尿,血壓下降,甚至因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需要強調的是,不僅大量飲酒后吃麻辣燙有致胃出血的危險,單獨大量飲酒或吃麻辣燙均可導致類似的情況。為了自身健康,以免增加家庭負擔,筆者奉勸嗜酒和貪吃麻辣燙的朋友們“口下留情”,特別是已有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更應慎之又慎,以免出現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