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醫原理,給足部穴位以適當的刺激,可以促進全身氣血循環,起到健身防病的效果。美國專家的研究結果顯示,60歲以上的人每天在圓滑的鵝卵石小徑上行走半個小時,連續行走4個月后,他們的高血壓顯著降低,而且身體平衡能力和協調性也有明顯提高。但這項時尚健康運動并非適合于所有老年人。
患有骨關節疾病者患有骨質疏松和骨關節退行性病變的老人,應注意控制走鵝卵石的時間。老年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骨關節退行性病變和骨質疏松,關節已不如年輕時光滑。如果在高低不平的卵石路上行走時間太久,反而會加劇磨損,造成膝關節腫脹和疼痛。老年人走鵝卵石健身路的時間,以早晚各15分鐘左右為宜。
患足部疾病者腳部有損傷(包括關節脹痛、拉傷、扭傷等)尚未痊愈的老人,不宜走鵝卵石健身。發生過足跟骨疼、腳趾腱鞘炎和囊腫、趾骨骨折的老人,連走路都要靠穿軟墊鞋來減少摩擦的人,更不宜走鵝卵石路,否則可能會加重腳的損傷。這類患者并不是不能進行足底按摩,使用一些手動或電動的按摩器,同樣也可起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腳部有外傷者暴露在外的石頭上不免沾有灰塵和各種細菌,所以腳部有外傷的老人要避免赤腳行走,以防病菌從傷口進入,引起感染。對腳部已有感染的人,本身就會導致一些皮膚破損,如果光腳在石頭上走,很可能會感染其他病菌,引起繼發性感染。
患寒性病者 中醫辨證認為屬寒涼性的老人,腳部怕著涼,必須保暖,不適合赤腳接觸冰涼的石頭:患有風濕性關節炎和脈管炎癥的病人,血管彈性差,受冷刺激后會加劇血管痙攣,使血流更加緩慢,不利于新陳代謝,也不宜赤腳踏石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