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就像高爾夫運動從來是矛盾體的綜合,刺激的挑戰和對景致的陶醉始終交織。如果用這兩種本屬于高球手的心情勾畫一個球場,就是天南地北兩種風懷的對撞:蘇格蘭高地般的荒蕪和海島溫情澎湃的生命,在夏威夷歐胡島的玳瑁灣球場融為一體。這里是“夏威夷的蘇格蘭”。
兩種風情一個球場
一個是風和日麗的熱帶海島,一個是古老荒涼的險峻高地,如果要在一天內同時感受到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情,在夏威夷玳瑁灣度假村打一場高爾夫球是不錯的選擇。

玳瑁灣度假村的安諾龐瑪球場位于歐胡島的北岸,擁有18洞:前9洞是標準的蘇格蘭式球洞,沙坑、水障礙、風速和起伏地段都體現了蘇格蘭風范;而后9洞則來了一個180度大轉彎,生氣勃勃的動植物遍布在此,一派熱帶海島風光。或許這就是設計者的意圖,讓人在開始體驗最原始的高爾夫挑戰趣味,經歷一番沉思和磨難后,再去體會后面的溫隋與生機。
事實上,由美國家喻戶曉的高爾夫明星安諾龐瑪(Arnold Palmer)設計的這個球場是夏威夷最頂級的球場之一,屬于18洞72桿的標準濱海球場。從藍色發球臺開始計算,總長度為6225碼,從職業發球臺計算,總長為7199碼。擁有寬闊球道、極深沙坑以及造型奇異果嶺的安諾龐瑪球場,可謂高爾夫選手們夢寐以求的勝地。球場臨海的球洞,對于高爾夫球手更是一種充滿刺激的挑戰和獨特體驗,球場的第17洞是最有特色的標志性球洞,離大海不足100英尺。

安諾龐瑪球場于2003年經過一次較大的改造,包括花費6000萬改造的果嶺。而這里不僅迎接著那些厭倦了擁擠的檀香山和懷基基海灘的賓客,更是高爾夫冠軍光顧的勝地。安諾龐瑪球場是每年1月份PGA巡回賽和2月份LPGA SBS公開賽的比賽場地,曾被一本高爾夫雜志評為“美國十佳新球場”。《高爾夫文摘》則在其1992年開業時,把它評為“美國最佳新度假球場”。
前9洞:蘇格蘭LINKS風格
安諾龐瑪球場前9洞的風格是典型的“蘇格林克斯”風格,而后面的球洞則更有熱帶特色,整個球場構成馬蹄形狀,圍繞濕地展開。
濱海球場被形容為“夏威夷里的蘇格蘭”,特別是前9洞的景色,看起來荒涼、平坦,又常常迎面吹來強烈的海風。建筑設計風格更是標準的蘇格蘭式濱海球場。它有無數荒涼的沙坑,沙坑里夾雜了野草、砂礫與灌木叢。

在典型的蘇格蘭濱海球場中,荒涼的沙坑并不是真正的屏障與阻礙,球手還要面臨沼澤的陷阱。這個濱海球場的周圍全是Punahoolapa的沼澤地,面積達到約100英畝。沼澤是當地政府刻意保留的一片濕地,它就蜿蜒于球場四周,看起來就像是獨特而美麗的天然大水坑,也是許多瀕臨絕種的水鳥的棲息地。
美國旅行撰稿人Francis X.Gallagher這樣形容他的打球體驗:“打球時,不時有鳥群飛到身邊,也會發現四周到處是水。特別前一季洪水來臨的時候,夏威夷幾乎與海平面齊平了,即便在晴天打球,也發現球場是濕濕的。然而,這并不影響打球,這完全得益于球場出色的排水設計。果嶺和球道用來自Sea Isle的寬葉雀草和70個沙坑點綴著,十分與眾不同?!?/p>
后9洞:標準的動植物基地
在這里打球,還能不時看到白鷺鷥、海龜,欣賞到夏威夷人敬拜他們祖先的岬角。特別是在后9洞,這個原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B-29轟炸機的降落跑道,也是球場里最吸引人的部分。大多數的球洞都會經過棲息著眾多鳥類的紅樹林,一派南國島嶼的奇異風光。

在3桿洞的第13洞,你會看到一種叫做Aeo的夏威夷長腳鷸。這個洞需要你有擊出長球的能力,要越過水坑直達果嶺,果嶺的四周都是蚌殼形狀的沙坑,這種沙坑是設計師安諾龐瑪刻意在整個球場內設置的障礙。
當然,鳥類們所喜愛的池塘與沼澤地,免不了會造成相當大的挑戰,在球場啟用后的一年內,工作人員從這個濱海球場的沼澤地內,一共清理出超過2萬顆的高爾夫球。
如果想要觀賞白鷺鷥,可以到這個球場最有特色的第17洞,這是球場距離太平洋最近的球洞。它是個從左向右的4桿洞,放眼所見盡是沙坑,然而,當你歷經挑戰,讓球越過一個個溝壑,登上那個躺在太平洋之間的果嶺之上時,便會看到那個最理想的景色,與太平洋零距離地接觸。
這里是距離卡乎乎點(Kahuku Point)僅100英里高的一片平地,作為歐胡島最北邊的一個岬角,17洞上的沙丘,因此成為夏威夷文化中一個相當特殊的地方,因為它恰好是夏威夷人敬拜祖先的地點,因此在建造球場時,特別花了許多心思去保存這個夏威夷傳統文化的遺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