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杜郎口中學位于山東省茌平縣最東部,是一所普通的農村鄉鎮初中。現有20個教學班,在校生1256人,在職教職員工116人。上世紀90年代,該校在全縣是出了名的雙差校、問題校。1998年臨近中考時,一個原有60名學生的班級只剩下11名,其他49名或輟學或轉學。面對這種狀況,校長崔其升開始思索盤活課堂、讓學生快樂發展的有效途徑。經過近10年的探索,該校創立的以學生自主參與為生命線的“三三六”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在全國引起了廣泛關注,并贏得普遍贊譽。有專家認為,杜郎口中學改革觸及了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的若干深層次問題,解決了若干重大問題,是原生性、開創性、扎根本土的農村教育改革的先進典型。
教學改革
1998年前的杜郎口中學,學生厭學、逃學、輟學現象嚴重。課堂上教師一味灌輸,學生無精打采地聽講,學習的熱情、積極性無從談起,個別同學進入半文盲行列。針對這種情況,校長崔其升與全體教師一起開出了改變課堂教學狀況的“處方”:教師要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策劃者、引導者、修正者,學生要成為課堂教學的參與者、探索者、體驗者、展示者,課堂要成為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自主發展”的場所。具體說來,就是堅持“10+35”的分時原則,采用小組合作的組織形式,落實“三三六”學習模式,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堅持“10+35”的分時原則,就是教師在一節課45分鐘內,盡量減少知識性語言,盡量減少對教材內容的陳述,時間不超過10分鐘,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主開展活動。采用小組合作的組織形式,把學習任務分配到小組,小組長主持本組成員的學習過程,小組內有分工有合作,有探究有交流。
“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的前“三”為“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整體性教學的三個特色。所謂“立體式”就是: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是新課程要求的三維立體式,將學習任務分配給每個同學、每個小組來完成,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主體性,發揮每個小組的集體智慧,在展示模塊學生就會有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的思考與交流。所謂“大容量”就是以教材為基礎,拓展、演繹、提升,通過各種課堂活動形式展現,如辯論、小品、課本劇、詩歌、快板、歌曲、繪畫等。所謂“快節奏”就是在單位時間內緊扣學習目標和任務,通過周密安排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達到預期的多種效果。
后“三”為自主學習“預習—展示—反饋”三大模塊。預習模塊的主要任務是明確學習目標,生成本課題的重點、難點,并初步達成學習目標。其基本過程是學生根據自學后對文本的把握,教師根據對課程標準的理解,通過師生共同討論,預設學習目標。然后,學生通過自學、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形式初步達成預設目標,并對自己找出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生成新的學習目標,為展示課做準備。有了這樣充分的預習課,展示課上學生的主動參與就能做到“有米下鍋”了。展示模塊的主要任務是展示、交流預習模塊的學習成果,并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本階段的基本形式一般為: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回顧預習情況,進行組內、全班內的展示和交流。通過形式多樣的師生、生生互動學習、感受、交流,根據學習進程不斷生成新的學習目標。反饋模塊的主要任務是對預習、展示課進行反思和總結,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回歸性檢測,這一環節尤其突出“弱勢群體”,讓他們說、談、演、寫,進一步檢查落實情況,檢測能否達成三維目標。這一環節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練兵”“兵促兵”“兵強兵”戰略,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
“六”即展示模塊的六大環節: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現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預習交流、明確目標是指學生交流預習情況,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分組合作是指教師口述將本節學習任務平均分到小組內,一般情況下每組只完成其中一項即可。展現提升是指各小組根據組內討論情況,對自己小組的學習任務進行講解、分析等。穿插鞏固是指各小組結合組別展現情況對自己小組沒能展現的學習任務進行鞏固練習。達標測評是指教師以試卷或紙條的形式檢查學生對學習任務的掌握情況。
預習、展示、反饋三大模塊貫穿在一起,構成了杜郎口中學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主體。與我們通常的做法不同的是,其預習、展示、反饋模塊都是占用正式課時,有時是一節,有時是兩節,有時也可能是十幾分鐘,具體時間視教學任務及學生學習進展情況而定,但每個環節都必不可少。而且這些模塊的教學組織形式主要以小組活動和學生自學為主,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三個模塊的關系是:預習課是展示課的基礎(預習不好的課不能上展示課);展示課是預習課的提升,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靈魂;反饋課則是學習質量的保障。
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讓過去一味講讀課文的語文課堂逐步演化成今天輕松和諧、快樂開心、陽光自信的語文課堂,成為洋溢著生命活力的、高效的語文課堂。
教學實錄
紀念白求恩
——何海燕老師的課堂教學實錄
師:在預習課上同學們表現得非常精彩,我相信在展示課上同學們會表現得更加出色,有沒有信心?
生:有!
師:首先讓我們來交流預習情況,然后確定這節展示課的學習目標。
(學生開始交流)
師:好,我們開始展示。
生:我們組會以不同的方式表達我們對這篇課文的理解及感受。
生:我們組將由劉謙同學為同學們整理這篇課文的整體思路。然后由我們“3+sport”組合為大家展示。接下來插入呂緒康同學的感受,最后由張延歧和吳汝鎮同學朗讀他們的作品。
師:哦,他們作了周密的布置!
生:我們組先是由“明敏”組合為大家朗誦,然后我們配合。
生:我們“star group”主要以展現為主,你將看到我們的精彩表演,感受我們的青春魅力和活力。我們期待著馬上開始。
師:好,下面大家分組合作,組織準備,然后看誰表現得更精彩,大家可以利用黑板演示。
(學生搶著開始準備,教師巡回指導交流。)
師:可以開始了。
(兩學生一前一后,前者朗誦、后者歌唱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掌聲熱烈、自然)
生:在預習課上,同學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什么是論點、什么是論據?由于我們是第一次接觸議論文,所以這樣的問題解決起來比較困難,現在我在資料上找到了。答案請看黑板。議論文三要素是論點、論據、論證。論點是作者在文中所持的主要觀點,論據是用來證明論點的材料,論證是用論據證明觀點的過程。假如說論點是解決“證明什么”的問題,論據就是解決“用什么來證明”的問題,論證就是“怎樣證明”的問題。論據有兩類: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事實論據包括現實生活中的事例、歷史事例、統計數據,同學們明白嗎?
生:明白。
師:這位同學查到了這方面的資料,非常難得,因為我們是第一次接觸議論文,下面請同學們讀一讀這幾句話。
(學生讀材料)
師:這段話概念性、理論性強,我們要想真正理解什么是論點、論證和論據,還需要在課下大量閱讀議論文,等有時間我們專門上一節議論文閱讀交流課,行不行?
生:行!
師:這里布置一個作業,一個長遠的作業:課下同學們搜集一下議論文,多看一看,多做一些積累,做一些摘抄,咱們在開議論文交流會的時候來一次比賽。好不好?
生:好!
師:那么我們繼續展示。
生:下面請欣賞我們“無名組合”改編的《你,浪花里的一滴水》——
齊聲:在這里,我們要歌頌一個人。
甲:他不是將軍,卻立了無數功勛。
乙:他不是文豪,卻譜寫了許多感人的事跡。
丙:他如此平凡,像一滴小小的春雨,
丁:卻激勵了億萬人的心!
戊:為什么啊,為什么?億萬人民的心里都念著這個永不朽的名字——“求恩”!
甲:他是一滴水,卻能夠反映整個太陽的光輝。
乙:他是剛展翅的鳥兒,卻能夠積極向著黨飛。
丙:他是才點亮的燈,只不過每一份光都沒有浪費。
齊聲:啊,求恩,你不為自己編歌曲,
乙:你不為自己織毛衣,
丙:你不為自己梳羽毛,
丁:你不為個人流一滴眼淚!
齊聲:啊,求恩,
乙:你,是紅旗上的一根纖維,
丙:你,是花叢中的紅花一瓣,
丁:你,是浪花里的一滴水!
齊聲:你,如此壯烈一步一個回聲一步一支歌曲,
甲:直響到,
齊聲:未來的無窮世紀!
(掌聲熱烈、持久)
甲(搶著):我多加一個材料,下面請欣賞《白求恩和他的妻子》——
他不常和弗朗西絲見面,但見面的時候,卻常常在她面前大吵大罵,而盡管如此,弗朗西絲總是非常安靜地坐在那兒聽著,明亮的眼睛里充滿耐性和同情。他說:“醫生,應該獻身于維護人民健康的事業,我告訴你,我們現在需要的是什么:一個新的醫學概念,一個新的普遍保護健康的概念,一個新的醫生責任的概念。”
有一天,他突然去看弗朗西絲,他好像興奮極了,說:“我們到人民中間去,取消掛牌行醫,去改變整個醫療制度。你看看窗外一整條街的房屋,那才是醫生必須去的地方。深入每一幢房屋,每個農莊,挨家挨戶。我們把醫藥直接送到人們手里,我們不等病人送上門來,我們在他得病以前去找他,教他怎樣保持健康。”
“但是,你說的‘我們’是指誰?”弗朗西絲問。“我自己。”白求恩大聲回答,“以及那些愿意跟我走的人。”
(鼓掌)
生:白求恩離我們而去了,這是我們深深遺憾的,他的崇高精神是如何感人至深的呢?就讓我和同學們一起把文章思路梳理一下,了解白求恩同志是如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染每一位共產黨員的吧。請同學們拿起手中的筆,邊聽邊畫。
這篇課文主要贊揚了白求恩的共產主義精神,從三個方面進行贊揚:一是國際主義精神,二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三是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那什么是國際主義精神呢?文中第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就是和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一起打倒帝國主義。白求恩是一個加拿大共產黨員,他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然而在一次工作中不幸以身殉職。一個外國人,毫不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當做他自己的事業,這種國際主義精神,不正是每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的嗎?
第二個方面,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在第二自然段。白求恩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極端熱忱。
第三,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在第三自然段。白求恩作為一個醫生,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卻是精益求精。
最后,文章號召我們學習白求恩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這篇課文的思路已經梳理完了,同學們對白求恩的精神應該已經了解了,那我問一下同學:秦德民,你說一下白求恩有哪些精神。
秦德民:白求恩的精神是國際主義精神、共產主義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還有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生:請坐。許長亮同學,你怎么認為?
許長亮:國際主義精神、共產主義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生:請坐。
科代表:剛才劉倩說白求恩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卻是”精益求精,應該是“更是”對技術精益求精,一字之差,意思就不一樣了。
生:現在由我為大家談一下我的感受。中國革命的勝利離不開白求恩,他的優秀品質激勵著每一個共產黨員,他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實踐列寧主義路線,幫助中國人民打敗侵略軍,他是偉大的,是無私的。白求恩舍己為人,救了我們無數共產黨員,卻不爭名、不爭利,只是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他敬業、樂業,在自己平凡的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完畢。
(三名學生自動起身朗誦——)
甲:白求恩他只會流汗,
乙:不會流淚,
丙:不懂后退,
甲:只會奉陪!
乙:只要嘗到挑戰的滋味,
甲:吃一點虧無所謂,
乙:受一點苦也無所謂!
丙:一身傷痕,換一片體會,
甲: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我們敬佩!
甲乙齊唱:聽你的事跡,其實就像一場夢,夢醒無影又無蹤,總是看了不能忘,總是過了不能想,總讓我為你癡狂。看那東南西北風,吹著不同的臉孔,難道付出就是一陣風。我的心兒碰呀碰,因為有你在夢中,從此生命不再空呀空。也許愛變得更濃,也許變得無影蹤,只要有你我就有笑容。
(鼓掌、興奮)
生:大家想感悟青春嗎?大家想體驗活力嗎?那么就看我們四組“丁零零”組合的精彩展示。
三名學生(兩女一男邊歌邊舞):痛快去痛,痛快去愛,痛快去悲傷,痛快去感動。
一女生:下邊請看我們自己的專輯《求恩頌》——
一女生(唱):泥巴裹著褲腿,汗水浸透衣背。
另兩名女生(唱):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
另一男一女生(唱):為了誰?為了秋的收獲,為了春回大雁歸。
齊唱:滿腔熱血,唱出青春無悔。望斷天涯,不知戰友何時歸?
兩名女生:你是誰?為了誰?我的戰友你何時歸?
齊唱:你是誰?為了誰?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淚。誰最美?誰最親?我的戰友,我的鄉親,我兄弟姐妹,姐妹。
(一女生上臺與臺上另一女生一起朗誦——)
甲乙:是啊!你是誰?為了誰?
甲:難道為了天空中的游鳥?
乙:讓你無怨無悔地生活。
甲:難道為了天空中的白云?
乙:讓你拋灑熱血,譜寫春秋。
甲:啊,明燈!
乙:我想說,你比明燈更神圣!
甲:您是蠟燭!
乙:而我卻說,您比蠟燭更無私!
甲:您是天空!
乙:您是白云!
甲:您是偉人!
甲乙:您是我們生命的拯救神!
(二女生一男生,有感情地朗誦課文最后兩段。)
(感動、鼓掌)
(二女生朗誦《求恩贊》——)
A:踏著春天的氣息,滿腔熱血的他千里迢迢來到中國,
B:毫不利己的動機,是人類的解放事業,他不幸以身殉職,
A:正如徐志摩《再別康橋》中所說:
合: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
A:他,輕輕來,輕輕走,
B:他,奉獻自身,回報全球。
A:他,一個國際主義戰士,
B:他,一個共產主義戰士,
合: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永遠活在全世界人民心中,活在全世界人民心中!
(感動、鼓掌)
(兩男生起身展示——)
甲:一個人的美,不是表現在外,而是在內。一個人如果像白求恩同志那種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他就是一個偉大的人。下面請欣賞作品《美的心靈》。
(繼續朗誦)
甲:他是一名國際主義戰士,
乙:他極不平凡。
甲:用生命和鮮血譜寫的一生,
乙:在他的心中只有兩個字,
合:人民!
乙:他以人民利益為重,
甲:他對人民極端熱忱,
乙:他對工作極端負責,
合:他用他精益求精的醫療技術,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人間正義!
甲:雖然他已經犧牲了,
乙:但他的信念、理想和精神,
合:早已在人們心中豎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鼓掌、動容)
一女生:舍我其誰的霸氣,無堅不摧的殺氣,天地之間的靈氣,合成了不可言喻的力量。只要我在,精彩課堂就在。我的霸氣沒人比,快樂課堂我撐勁,四組其他成員一起高喊。
一女生:boys and girls,我們四組表演完畢!
生:他是多么偉大無私啊!我簡直沒有贊美他的語言,一個異國英雄使者來到中國,為了中國的事業而犧牲。他的精神,可以跨越大江大河,簡直無法用語言來歌頌。現在,我和我的搭檔們,以話劇的形式,讓歷史重演,讓精神騰飛!現在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毛主席為大家講話——
主持人:同志們好!
齊聲:首長好!
(笑,鼓掌)
主持人:大會正式開始,下面請各位代表入座。
甲:我作為列寧主義代表來參加會議。(鞠躬)
乙:我作為軍事代表來參加會議。(鞠躬)
丙:我代表地下黨來參加這次大會。
女生(二人):我們代表群眾來參加這次會議。
主持人:同志們,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五十多歲了,為了幫助解放中國,不遠萬里來到咱們中國。去年春天,不幸以身殉職,他的這種精神,各方代表有什么看法?
甲(搶先站起來):我有意見!首先,白求恩他是一個外國人,要我們中國人去學習外國人,那不是有損于我們中國人的尊嚴嗎?
乙:你這是狹隘的民族主義和狹隘的愛國主義。高貴的靈魂是不分國界的,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學習。
主持人:是啊,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他把中國的解放事業當做自己的事業,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精神,咱們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丙:對,在其后的戰爭里,前線受傷的戰士不斷增加,白求恩同志在前線一座破廟里設置了手術臺,一直堅持了69個小時。試問,這種為異國事業而貢獻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去學習嗎?
一女生:是啊,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感動。凡親身受到白求恩醫生治療,親眼看到白求恩醫生工作的,無不為之感動,他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精益求精。
另一女生:的確如此,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極端熱忱。不少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的,出了一點力就覺得了不起,喜歡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對同志對人民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冰冰、漠不關心、麻木不仁,這不是一種鮮明的對比嗎?
甲:竟然有這么多同志贊美白求恩,可見白求恩的精神感天動地。唉,慚愧,剛才我的思想出了問題,為此我向白求恩同志道歉!(鞠躬)從今往后,我一定要學習白求恩的國際主義精神,學習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主持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乙:是啊,白求恩,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他的精神是多么偉大啊!下面由我們3+sport組合為大家演唱一首《精忠報國》,來表現我們胸中的激情。
(四男生唱,三女生朗讀。太亂,聽不清女生的朗讀。)
師:剛才這個小組很有創意,他們以話劇的形式表現了白求恩的精神,但是他們在表演的過程中,也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大家給他們提提意見吧。
生:我給劉瑞同學指出一個錯誤,白求恩同志以身殉職的時候是49歲,不是50多歲。
生(齊聲):課本上這樣說的。
(笑)
生:還有他們最后的這個配合,雖然創意很好,但有點雜亂。我覺得三位女生的詞很好,但很吵,美感全沒了。
生:文章高度贊揚了白求恩同志的共產主義精神,并號召全體黨員向白求恩同志學習,同時也對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的悼念。下面由我們組向大家朗誦《白求恩紀念歌》,來表達我們對白求恩的懷念之情——
A:秋風吹著細雨,
B:延水奏著哀曲,
C:從遙遠的五臺山,
D:傳來了悲痛的消息。
E:我們用無邊的哀悼,齊來紀念你!
A:這里——
B:河邊的石頭,
C:山上的野草,
D:也在為您流淚。
E:但是,親愛的白求恩大夫,
合:靜靜地安息吧!
A:在您的后面,
B:全世界被壓迫的兄弟,
C:已經起來了,
D:他們將追隨您的光輝,
E:高舉新醫學的旗幟,
合:向白求恩開辟的道路,勇往直前。
師: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只用在醫學上嗎?
生:不是。
師:我們只有回到那個時代才能發揚那種精神嗎?
生:不是。
師:你打算在現實生活中怎樣發揚這種精神?
生:白求恩同志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那么作為農民、科學家、工人、警察、學生,其他的人應該怎樣做呢?農民應該多為社會生產優質的農產品,科學家應該為祖國科技發展多建新功,工人應該為國家和人民生產合格產品,警察應該提高警惕保衛祖國安寧,學生應該為民族振興努力學習。
(鼓掌)
生:我們應該好好學習,不怕難不放棄!
師:對,這就是發揚白求恩精神。我們要宏觀看待白求恩精神。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將來走向社會,都要發揚白求恩這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很好!
生:下面請欣賞我和劉希欣同學朗誦最后一自然段——
合: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見過一面。
A:后來他給我來過許多信。
B:可是因為忙,僅回過他一封信,還不知他收到沒有。
A:對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B:現在大家紀念他,可見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合: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A: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
合: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永遠的情,永遠的愛,永遠的離別。白求恩同志和毛澤東只見過一面,但是他們已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永遠活在作者心中!他永遠活在人民心中!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下面,請欣賞一首歌——《永遠》。(略)
生:我們為白求恩的精神所打動,即興創作了一首《滿江紅》,請大家指導——
皎皎昆侖,山頂月,仰天長嘯。看求恩精神多偉大,奉獻多少?雙手裂開金屬膽,寸金鑄出鐵膽心。算此生,不負是男兒,頭顱拋。荊軻墓,咸陽道,聶政死,尸骸暴。盡大江東去,余情環繞。魂魄化作精衛鳥,血花濺作紅花草。論當今,世界和平英雄造!
師:新版《滿江紅》!
生:是啊,白求恩同志,一個平凡的共產黨員,卻有著非凡的精神財富,有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有著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他的犧牲精神,他對工作精益求精,對同志對人民更是滿腔熱忱、充滿希望!請欣賞歌曲《希望》——
(郭欣上臺,合唱,略。)
科代表:郭欣能不能在有空的時候教我們啊?
生:是啊!白求恩的精神可貴,可為什么他有這么高尚的靈魂?有人問靈魂是什么,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寫了《靈魂》一詩——
敢問蒼天,靈魂是什么?
敢問大地,我的靈魂在哪兒?
敢問世人,靈魂是否有貴賤?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
因此,靈魂本應無貴賤之分,
靈魂,靈魂是你的思想,
靈魂,靈魂在我們心中,
心中的熱火是靈魂的燃燒。
靈魂是無處不在的,
在這里,在那里,在你的心中。
靈魂是所有的一切,
也是你的支柱,
也是你人生的起點,
所以靈魂就是你的思想,
就是你的一切!
(鼓掌、激動)
生:諸位同學,不要激動,讓我告訴你們什么是靈魂。(朗誦《人的靈魂在高處》——)
他是一個很平凡的共產黨員,多少年來他對人民滿腔熱忱,一如既往。他是一名很普通的醫師,幾十年來他對工作盡職盡責、精益求精。他是大眾中的一員,卻有著高于一切的國際主義精神,有著善于包容的大將風度,有著包容一切的宰相胸襟,他讓我們體會了什么是海闊天空,他讓我們感悟到了什么是化干戈為玉帛。他的高尚靈魂、他的純正追求讓我們知道人的靈魂在高處!
科代表:剛才,有同學說白求恩同志只活到49歲。課文第一句話說:“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五十多歲了……”而那個同學卻說才活到49歲,這是為什么?
(一男生拿著課本:課文注釋①說白求恩1890~1939年,正好49歲。)
科代表:那為什么課文的第一句話這樣說?
生:49歲差一歲就50歲了,也許是虛歲吧。
師:看來咱們同學也有精益求精的精神,非常好!通過剛才大家的展示,可以看出同學們對這篇文章理解得非常深刻。那么,在展示的過程中可能有些疑問,可能還有不太透徹的地方,下面同學們可以互相詢問、探討。
(學生抄黑板上的內容)
師:剛才同學們展示得非常好,也非常虛心。下面呢,我們來談一談這節課的收獲。
生:我的收獲是想問題解決問題都要從課文出發,可以閱讀課文,一遍又一遍地思考,但是如果不認真、不仔細,就沒有創意。還有就是我們今天的表現,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都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生:共產主義精神、國際主義精神、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中,共產主義精神是核心,后兩者是共產主義精神的表現,我們一定要以白求恩同志為榜樣,學習他的共產主義精神。
科代表:學完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白求恩同志真正把救死扶傷作為他終生的事業,把手術臺作為陣地,為了救傷員,不顧個人危險。在他眼里,手術臺就是陣地,戰士們守衛著的陣地。只要戰士在,陣地必在。只要他在,手術臺必在。我們應該把課堂作為陣地,讓我們一起高喊:“有我在,精彩課堂就在!”
(鼓掌、振奮)
生: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白求恩的精神,他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極端熱忱,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對技術精益求精。我想借用白求恩精神來贊美一下我們的老師。
師:好,謝謝你們啊!
生(和另一女生):她是眾多教師中的一員,她衣著樸素,動作自然,表情大方,她有著敬業樂業的高尚品質,她有著視學生為子女的優良作風,她心胸寬廣、坦蕩無私,她敢做敢為、毫不拘束,這就是我們的班主任,一個盡職盡責的好老師!
(鼓掌)
生:下面由我來介紹一下我們的老師。
師:謝謝!
生:何老師是一位普通的教師,三十多歲了,為了祖國的花朵來到這個農村中學。這是什么精神?這是無私奉獻的精神。她為了把我們教育好,父親生病身邊需要親人陪伴時,她仍然一心舍小家顧大家。雖然她表面沒說什么,但我們知道,她也想去看看自己的父親,但是她還是堅持不耽誤我們。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對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她是一位好老師,凡經她教過的學生沒有一個不敬佩她的。她一直盡職盡責,她是一個高尚的人,每一位老師都要學習她的精神,我們也要努力學習,成為祖國棟梁之材,讓老師感到欣慰。
(鼓掌)
師:感謝同學們對我的評價與鼓勵!我們各行各業都要發揚白求恩精神,我作為老師,也應該發揚白求恩精神,發揚無私奉獻、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把我的熱情奉獻給教育事業!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兒。謝謝大家!
生:老師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