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語文課程改革的發展,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性內容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語文課堂教學不僅要通過閱讀和鑒賞活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審美水平,還要拓展語文學習的范圍,通過廣泛的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與交流水平,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是語文課堂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不久前舉辦的安徽省中學語文優質課評比活動中,筆者看到許多參賽教師都在拓展與延伸環節中安排了“寫一寫”活動,但是,由于安排的內容和方式不同,取得的教學效果也各不相同,這里試舉四例來做一分析。
例1:教學內容為酈道元的《三峽》。在拓展與延伸環節安排學生“寫一寫”:請用“我喜歡三峽______的______,因為它具有______的美”的句式來寫一寫。教師示范:“我喜歡三峽隱天蔽日的____山____,因為它具有高峻的美?!?/p>
例2:教學內容為酈道元的《三峽》。在拓展與延伸環節安排學生寫“三峽印象”,用幻燈片展示教師提示語:“走進三峽,我們看到了……,走進三峽,我們聽到了……,走進三峽,我們感受到了……”
例3:教學內容為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在拓展與延伸環節安排活動:如果你是小石潭景點的導游,請你寫一篇關于小石潭的導游詞。
例4:教學內容為金波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在拓展與延伸環節安排活動:請選擇課文中你最喜歡的一段文字,用詩的語言把它寫出來。教師先簡要介紹了詩歌的創作特點,朗讀了金波的詩《讀自己的影子》,并示范改寫文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學生當堂寫作,教師展示了其中三位學生的作品并評點。
例1不僅通過填空的方式給學生設定了寫作范式,而且還親自示范,前兩個填空是用課文中的語言來描摹文中所寫景物,第三個空是讓學生做總結,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對景物的總體印象。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寫出的文字也是用課文中的語句來描摹景物而略加總結,如某生寫道:“我喜歡三峽多生怪柏的山,因為它具有連綿的美?!?/p>
例2和例1一樣,所安排的寫作活動基本上都是立足于課文內容的,所不同的是它沒有設定寫作范式,只是讓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描寫在三峽看到的景物、聽到的聲音,最后談自己的感受。
這兩例寫作活動雖然給學生留了部分聯想和總結的空間,但基本上還停留在復習和回顧課文內容的階段,從完成的情況看,學生基本上是從課文中找答案,沒有充分調動想象力,更沒有激發出寫作熱情,這種寫作活動實際上并沒有跳出課文,因而并沒有達到拓展延伸的目的。
例3安排的寫導游詞既立足于課文又跳出了課文,寫導游詞一方面要從課文中尋找景點的相關信息,另一方面必須充分發揮想象并使用相關文體規范。但是導游詞有特定的寫作規范,這是學生不熟悉的,教師未作介紹也未作示范就讓學生寫,這有一定難度。學生當堂完成的情況并不理想,部分學生延遲到課后完成,因而也沒有達到在課內拓展延伸的目的。
例4的活動較為成功。首先,改寫為詩歌前必須讀透課文,如果不能深刻體會文中盲孩子的情感和作者在文中創造的“愛”的氛圍就不能改寫,所以改寫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其次,詩歌是所有文體中最簡練優美,表達最含蓄,韻味最深長的,引導學生進行詩歌創作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學會用最簡練的語言來描摹景物、抒發情感,培養學生推敲、錘煉語言的能力,這對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無疑大有幫助。另外,這篇課文雖然是散文,但語言優美、凝練,接近于詩的語言,所以也方便學生改寫。最后,教師的安排也很合理:她先介紹了詩歌創作的特點,并有具體的詩歌實例讓學生感知,這有助于學生熟悉詩歌創作規范,隨后她又做了改寫示范,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學生在理性指導、感性印象和教師示范的基礎上進行創作,不僅是可行的,而且充分激發了創作熱情。寫完后讓部分學生當堂朗誦自己的作品,教師進行評點,充分肯定了學生的創作成果,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
從這四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總結一下在課堂教學拓展延伸環節怎樣寫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首先,作為課堂教學中的拓展和延伸環節,“寫一寫”既要能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鑒賞水平,又要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能夠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和寫作能力,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相關文體的特征和寫作規范,引導學生發揮想象,積極創作,為課后寫作完整、長篇的文章打下基礎。
其次,“寫一寫”活動的安排既要立足于課文又要能跳出課文,不能只停留在回顧課文內容層面,更不能把“寫一寫”定位為針對課文內容的思考題,而應該把“寫一寫”當做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探究活動的一種,通過“寫一寫”使學生既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又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再次,要合理安排“寫一寫”的內容和時間,由于“寫一寫”不是作為課后作業而是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環節,所以它必然受到教學時間的限制,“寫一寫”活動在內容設置上既要給學生留下想象和創作的空間,又不能超出學生的能力和課堂教學時間,這就要求教師設定的寫作篇幅要合理,不能是鴻篇巨制,對于學生不熟悉或初次進行寫作的體裁,教師應做簡要介紹或示范。
最后,要當堂展示學生“寫一寫”的成果,教師要進行評點,不能只讓學生寫,教師不評價。如果時間有限,不能對所有學生的作品進行評點,也要挑選部分作品進行評點,其他作品可以放到下節課或班級墻報中展示。有的教師利用互聯網建立了班級網絡論壇,把學生作品放到論壇上展示,這是與時俱進的新方法,值得推廣。展示學生的寫作成果就是對學生創作的最好肯定,不僅保護了學生的信心,而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總之,作為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拓展和延伸環節,“寫一寫”活動應該成為一座橋梁,它連接的是讀和寫,引導學生在充分賞析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文學創作,使學生從文本閱讀走向寫作實踐,從課內寫作走向課外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