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灌輸法”以它獨具有的魅力重返低年級課堂。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灌輸法”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已改變了原來的老套套。灌輸的內容再也不是空洞而抽象的說教,而是生動而鮮活的知識。針對它的缺點,我們靈活地把“灌輸”和“引導”有機結合在一起教學,既傳授知識,又引導消化和吸
收,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得灌則灌,當導則導,又灌又導,則水到渠成,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一、拼音教學,先“灌”后“導”
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幫助學生識字、閱讀、學好普通話的工具,作為一種規范的讀音,它的讀音的準確性是絕對不能忽視的。特別是單韻母和聲母的教學,它們的讀音是獨立的、絕對的。教學時,應該先入為主,把準確的讀音信息首先灌輸給學生,不誤導學生。灌輸的方法可以靈活處理,因為剛入學的學生年齡小,我們可以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把正確的發音方法,準確的讀音灌輸給學生,然后以兒歌、故事、說詞、說句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吸收和記憶。我聽過一位老師教單韻母“o”時,先讓學生學公雞叫,然后告訴學生“o”的讀音跟公雞的叫聲一樣,于是,全班的學生有的讀成“o”,有的讀成“wo”,參差不齊。當該教師發現學生讀錯時也曾及時糾正,但要徹底改過來已經很困難了,因為學生腦子里最初形成的意識形態“O”的發音就是公雞的叫聲。教學時,應該把單韻母和聲母的正確發音方法和準確的讀音先“灌”下去,學生有了基礎,與單韻母和聲母相關聯的復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和兩拼、三拼音節的教學,再去“導”,形成師生互動的交流關系,使學生輕松自如地學好拼音。
二、寫字教學,“灌”中有“導”
漢字是我國的國粹,《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從一年級開始就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逐步培養學生的寫字能力。”書寫漢字,要從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開始。在第一節寫字課上,我首先以兒歌的形式向學生灌輸正確的寫字姿勢,寫好字,要做到:頭要正,肩要平,背挺直,腳放平。眼離本子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胸離桌邊一拳遠,漂亮的字兒手中寫。學生背得瑯瑯上口,每當寫字前,學生都習慣性的一邊背誦,一邊按要求做到,學生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執筆、坐姿習慣。當代書法家啟功先生說:“軌道居先,裝飾居次。”寫字首先應練習好“軌道”,即基本筆畫。基本筆畫是漢字構成的基本單位,寫好基本筆畫是寫好漢字的第一步。漢字中的每一個筆畫都有起筆,運筆,收筆,每一筆每一畫的寫法,沒有巧學,只能灌輸。如最簡單的橫畫,就有四種類型:長橫,短橫,左尖橫,右尖橫,這些橫的寫法也分別不一樣。像這種基本筆畫的寫法和技巧,都要靠老師灌輸給學生。學生掌握了漢字基本筆畫的寫法和技巧,在以后生字書寫的教學中,只要進行適當的點撥和引導,學生就能靈活書寫了。如:我在教學生書寫“淡”字時,先讓學生觀察這個字的結構,再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右邊的兩個火字有什么區別?學生發現了兩個火字的大小不一樣,上面火字最后一筆是點,下面火字最后一筆是捺。最后,我告訴學生:中國的漢字繼承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互相謙讓,上面的火字為了讓下面的火字寫得更舒展,書寫的時候,它把自己縮小一些,挪出一點位置讓給下面的火字,整個字就顯得更美觀了。還有許多漢字都有這個特點,同學們要觸類旁通,靈活書寫。在寫字教學中,“灌”中有“導”, “灌”與“導”緊密結合,學生掌握了寫字的方法和技巧,久而久之便可體悟到“求之于一筆之內,寄情于點畫之間”的習書情趣。
三、看圖說話教學,“導”中有“灌”
看圖說話是學生的作文啟蒙,如何上好這一課?對學生以后的寫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看圖說話,顧名思義,首先是要會看圖,會有序的看圖。說話前,教師要先指導學生有序地看圖,然后把看圖的方法灌輸給學生,讓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個有序看圖的輪廓。平時的訓練中,學生就能根據圖畫的具體情況,確定觀察順序、主次,在實踐中逐步形成“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的能力”,從而看懂圖意。最后一個環節的說話訓練是看圖說話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躍躍欲試,很喜歡說,可是往往語序顛三倒四,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句子也說得不完整,不是少主語,就是少謂語。這就要求我們從引導學生說完整的句子開始,灌輸給學生完整句子的概念,告訴學生一個完整的句子必須具備前后兩部分,前一部分說明誰或者什么?后一部分說明干什么,怎么樣或者是什么?為了引導吸收,強化記憶,我告訴學生:句子是有生命的,每一個句子就好比我們每一個人,必需有頭和身體,頭和身體缺一不可,少了頭或者少了身體,句子就沒有生命了。看圖說一段話時,要注意每一句話之間要銜接好,連貫好,每一句話就好像人體的器官,它們的位置要諧調,相互之間要銜接好,要不然,如果眼睛長到腳上去,耳朵長到手臂上,就沒有人形了,句與句之間也是這樣,如果沒有連貫好,就顯得雜亂無章。像這樣“導”中有“灌”,又“導”又“灌”,相得益彰,逐步提高學生獨立看圖說話的能力。
平時教學中,一些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能,我們靈活地把“灌輸”與“引導”有機結合在一起教學,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我們知道,知識是有粘度的,它有一個內化的過程,在教學中,灌輸與引導齊飛,教師樸樸實實教知識,學生扎扎實實得發展,教學相長天一色。
(作者單位:福建浦城縣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