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英
創設情境教學法是教師渲染學習氣氛,營造學習氛圍的一種教學方法。創設情境的方法多種多樣,但都是講究科學、合理、適宜的,既要遵循教育規律,又要符合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年齡特點,既要注重學科特點,又要兼顧學科整合以及資源共享。那么,在體育教學中該如何精心創設適合學生活動的情境呢?并通過情境教學來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樂中學、趣中練,在潛移默化中獲得知識、技能與身體的發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達到在快樂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快樂的教學目標。
一、創設生活情境
體育活動源于生活,并最終服務于生活,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有意識地把生活中的問題變成體育研究的對象,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利用學生熟悉的環境和生動的教法吸引學生,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欲望。
例如;休育教材中的基本體操、跑、跳、投等重要教學內容無不起源于生活。因此可設計生活原型的活動,讓學生樂學。如給搬運工人推板車、給自行車打氣、學交通警察指揮、學劃船、學騎馬、學司機把方向盤等日常勞動生活的原型動作練習,學生特感興趣。我校的自編操就是在此基礎之上創編出來的,配上好聽的音樂,學生易學易掌握,并在運動中始終情趣高漲,不但注意動作的節奏,還會十分形象的表現自己,急切的希望得到教師同學的評價。這樣創設立足于現實生活的問題情境可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體育就在身邊并與快樂相伴。
二、創設操作情境
“智慧自動作發端,活動是連接主體的橋梁”。這是皮亞杰的名言。學生的智力發展,應用意識的形成,應用能力的提高往往借助于動手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挖掘有價值的專題活動,情境創設,讓學生多動手操作,讓他們在實踐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運動技能體會運動中獲成功的喜悅與參與運動的樂趣。
例如:游戲是學生十分感興趣的體育活動,也是體育課的重要內容,教學中可利用學生的好奇、好新、好勝的心理,設計饒有趣味的游戲。如投擲運動游戲化,利用壘球作“炸彈”,設計模擬“放人”的目標。讓學生對準目標,奮勇“殲敵”,訓練結束比“戰績”。學生在這種“戰斗”情境中,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既寓教于樂,也發展了投擲能力。
只有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學起來才會津津有味,才能越學越愛學,越會學才能學得好。又如創設適合學生鍛煉的場地,即:鋪設墊子做“草地”、用報紙做“磚”或做“荷葉”、架一條有一定高度的橡皮筋做“鋼絲網”或“跳高架”、用實心球做“地雷”或“保齡球”、用白粉劃兩條有一定間隔距離的橫線做“水溝”或“戰壕”,讓學生進行爬、鉆、繞、跨等動作的練習。盡管鍛煉有一定的運動強度,學生累得滿頭大汗,可是學生很有興趣。這樣除了增加課堂的愉悅氣氛外還能減輕學生運動的疲勞,寓教于樂。
實踐證明,采用創設情境教學法教學,學生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也充分說明在快樂體育的門號下,“樂教”只是手段,“樂學”才是目的。那么,針對體育活動的單調乏味,教師一定要創設歡樂輕松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鍛煉的積極性,讓他們以最佳的心理狀態進行各種活動,以達到快樂體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