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生
影響試舉成功率因素很多,如賽前訓練、準備活動、技術動作的穩定性、心理素質、試舉重量等,筆者試從第一次試舉重量、賽前準備和心理素質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1.試舉重量
試舉重量是影響試舉成功率的最直接因素,所以保證成功率提高的基礎是正確確定第一次試舉重量,教練員和運動員應當根據平時的訓練狀況和賽前的競技狀態,慎重正確地確定第一次試舉重量。
第一次試舉的成敗對運動員有很大的心理影響。第一次試舉成功,運動員不再擔心得零分和技術上的毛病,對于以后試舉的信心會顯著增強。相反,如果第一次試舉失敗,則第二次、第三次試舉中成功的信心可能會大大降低。
判斷錯誤常導致戰術錯誤。比賽時,運動員如果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教練員對運動員的狀態把握不準,或者求勝心切,要得重量過高,第一次試舉的重量就是力所不及的,就會直接造成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失敗。確定第一次試舉的重量教練員要審時度勢,正確地對待比賽。第一次試舉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有各種表現和原因,分析成敗的原因對于糾正錯誤、贏得比賽很有幫助。
成功的情況有如下幾種:①技術正確、動作漂亮,感覺輕松,有很大余力;②因準備活動不充分即“沒動開”,試舉雖不輕松,但覺得有信心舉得更重,這時應補做準備活動,可以加重5公斤及至7公斤;③由于輕視重量,注意力不集中,用力不充分,但因重量低于最高成績較多,所以尚能成功;④心理素質不好,動作不協調、不準確,但尚能控制自己,從而勉強成功;⑤體力不佳(主要是降太多體重引起),技術動作不好,但尚沒有破壞整個動作結構,或所要的試舉重量對于本人體力來說,已達極限,以最大意志力勉強取得成功。
但第一次試舉成功了,不排除某些運動員也會產生消極麻痹的心理狀態,而在第二次試舉中輕易造成失敗,這種情況屢見不鮮,也是要引起注意的。
試舉失敗不外乎這么幾個:①重量過大,力所不及;②活動不充分;⑧心理障礙,例如過分緊張,或神經處于抑制狀態,缺乏信心甚至不想比賽:④用力過猛,失去節奏和控制,造成失敗,這種情況多見于初次參賽的運動員;⑤技術動作錯誤,試舉不認真,缺乏責任感;⑥完成了試舉動作,但動作有缺陷被判犯規。
第一次試舉失敗一般不應加重,盲目加重常造成不可挽回的錯誤,除了第一種情況外,其余各類失敗運動員都應和教練員密切配合,采取相應的措施,爭取下面成功。
2.賽前的準備活動
賽前的準備活動是保證比賽成功的必要環節,每個運動員的個人特點不一樣,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出場前準備活動,才能保證出場試舉成功。
除了一般的準備活動外,臨場比賽第一次試舉前所做好準備的組數應該大體上一定,一般為8—10組,各組間最適宜的間隔時間抓舉平均為2分鐘,挺舉為2分半-3分鐘,中樞神經系統的最高興奮狀態一般保持1分鐘左右,超過這個時限,最高興奮狀態就要下降,因而,最重要的問題是,要使在比賽第一次試舉開始時,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狀態達到最高峰。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比賽中,由于運動員成績接近,競爭激烈,運動員完成試舉快慢不一,又有失敗夾雜其中,這種節奏有時不易掌握。
3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是關系比賽成敗的重要因素。心理訓練除了根據正確的技術概念進行念動訓練,提高肌肉用力的準確性外,還有很多方面的內容,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意志品質的訓練。
對于技術正確的高水平運動員,在訓練中有計劃地安排舉最高重量是培養意志品質的一個重要手段。大強度訓練除在平時安排外,還要適當安排模擬比賽的訓練,這樣做有助于運動員增加調劑訓練的強度,適應臨場比賽的場面,提高戰斗精神,鼓舞戰斗意志,積累有關比賽經驗,但上述測驗表演應在重大比賽一月前進行。
另外,技術正確能充分發揮一個運動員的力量,同時也能大大增加比賽試舉的可靠性。關于抓舉技術,如果向內向外的弧線(垂直水平移動)離開支撐中心,垂線超過7厘米,就可能造成失敗,挺舉成功率太低,大多是失敗在上挺中。上挺不穩,從技術上說,主要原因之一是強蹲上挺的路線離開垂直線,因而上挺時杠鈴——身體的重心,膝關節的角度等應該服從路線呈垂直線或接近于垂線的這一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