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中
一、人民幣升值對外經企業的影響
據統計,從2005年7月21日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至今,在不到3年的時間里,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已達18%,年均升值超過了建筑行業的年營業收入利潤率。2008年,很多機構調高了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從前3個月的趨勢看,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和幅度都超過前兩年,4月10日更是突破了7元大關,后呈階段性放緩態勢。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和人民幣升值意味著外經企業必須面對日益增長的匯率風險和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對外經企業而言,人民幣升值對其影響應以累計升值幅度來計算。
人民幣升值直接導致外經企業總資產價值縮水、營業收入下降、工程成本上升、利潤率降低、債務負擔加重。人民幣升值對其影響具體體現如下:
(一) 資產價值分析
以國際工程承包為主業的外經企業,資產價值一般用人民幣和多種外幣來表示,同時存在美元、歐元、日元等外幣和人民幣資產與債務;從資產負債表看,以美元表示的貨幣資金、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等資產類項目的價值會隨著人民幣升值而縮水;同樣,以美元表示的銀行借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等負債類項目其價值也會下降。企業的總價值會由于資產負債同時下降而發生變動。按照結構分析主要體現在以下項目上:
1.海外項目資產縮水
外經企業總資產的構成中海外項目資產所占比重較大,這是一個特殊的集合,這部分資產全部以美元計價且在決算時全部以美元合并會計報表,再由國內總部按照規定的匯率折算方法進行折算。人民幣升值,導致外經企業的海外項目資產形成較大的縮水,同時,負債類項目的價值也隨之會下降。
2.以美元表示的貨幣資金價值下降
外經企業的美元現金、銀行存款等的價值隨著人民幣升值而下降。
3.美元債權價值下降
外經企業中以美元表示的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等債權的價值隨著人民幣升值而下降。其中,除正常業務所發生的應收款項外,體現國際承包工程企業特點的長期債權所包含的風險更大。這部分長期債權一般是由于出口賣方信貸項目形成的,具有金額大、回收期長的特點,工程款回收期一般在10~15年,可能造成的匯兌損失更大。
除以上主要項目外,其他如以美元計價的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等的價值也會下降。
(二)營業收入分析
以國際工程承包為主業的外經企業,其主營業務收入相當部分來自于國外工程項目。這些營業收入的絕大部分是美元,在會計報表上也都是以美元計價。按照我國會計準則規定,利潤表所有項目和利潤分配表中有關反映發生額的項目都應當按照合并會計報表的會計期間的平均匯率折算為母公司記賬本位幣;也可以采用合并會計報表決算日的市場匯率折算為母公司記賬本位幣。無論采用何種方法,在人民幣升值條件下,海外工程取得的營業收入下降是肯定的。
(三)經營成本分析
對外承包工程的經營成本可以簡單分類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兩類。由于直接費用、間接費用受匯率變動影響,導致外經企業經營成本上升,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項目上:
1.項目采購成本增加
外經企業所屬海外項目需要的施工設備、材料、物品等部分由國內以人民幣采購,在會計核算上再按照當期匯率轉換成美元計入項目工程成本。人民幣升值后,這部分成本直接以與人民幣升值相同的比率增加。
2.人工成本增加
海外項目的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工人的薪酬都是以美元計算發放的,大部分用于國內支出。由于人民幣升值,人員薪酬勢必要進行調整,至少應保持這部分人員薪酬水平不降低,否則無法吸引、鼓勵優秀人才出國工作。所以,人工成本將呈增加趨勢。
3.勘察設計費增加
海外工程項目的勘察設計費一般約占工程總成本的3%左右,大多以人民幣支付,再按照當期匯率轉換成美元計入工程成本。匯率變化后,這項費用直接以與人民幣升值相同的比率增加。
4.資金成本增加
外經企業用于國際工程項目的建設資金如果是從銀行取得的借款,且借款的幣種既有美元,也有人民幣。企業資金成本的增加表現為,人民幣借款用于項目建設,以從工程業主方取得的美元收入兌換成人民幣歸還銀行。在美元貶值的條件下,必將導致資金成本加大。
5.管理費收入降低
外經企業一般以收取海外項目管理費的方式來對沖國內總部為管理項目所發生的支出,這也是經營目標考核的內容之一。所屬海外項目上繳總部的管理費全部以美元計價,人民幣升值后,直接導致公司管理費收入降低,管理費凈支出增加。
(四)實現利潤分析
與主營業務收入相同且大致比例相等,外經企業的利潤相當部分是境外工程項目實現的。按照我國會計準則對外幣利潤及利潤分配表折算的規定,在會計報表折算過程中利潤總額已經降低了。由于近年來國際市場競爭激烈,國際工程承包項目的利潤率已經呈下降趨勢,出口信貸項目不超過10%,一般帶資自營的現匯項目則更低。人民幣升值形成的凈匯兌損失和成本的增長對企業實現的利潤將產生巨大影響。
另外,投標成本增加,尚未收回的工程款價值減少導致現金流減少等因素也會對外經企業的經營產生一定影響。
二、外經企業規避與降低匯率風險對策
根據外經企業的經營特點和國際承包工程運作的特殊性,筆者歸納出以下幾種規避匯率風險的措施:
(一)加強集團資金集中管理
通過資金集中管理,合理安排各幣種資金收支計劃。準確計算短期、中期人民幣和外幣的收支數額,量化不同幣種的投入產出。根據需要調節外幣資金比例,維持各幣種自身的均衡,盡量減少幣種轉換,使各種外幣在經營過程中形成自身的封閉循環,比如:借入美元——使用美元——回收美元——歸還美元,這是規避實際匯兌損失的有效手段。
(二)遠期結售匯規避風險
遠期結售匯是指境內機構為避免結算日匯率變動可能發生的外匯風險,與銀行以合同的方式,將未來一段時間內辦理結售匯的外幣幣種、金額、匯率和期限提前進行約定的業務活動。當某種外幣資金大于未來需求時,企業可采用套期保值方式降低人民幣升值帶來的風險。
比如,某外經企業6個月后將收到一筆美元工程結算款,準備結匯后用于歸還人民幣借款。如果企業做了遠期結售匯交易,就可以提前將匯率固定下來,即使交割日美元貶值,企業也不會因此負擔過多的損失。遠期結售匯的好處是可以預知和掌控匯兌損失。
(三)提高業主預付款的比重
按照一般國際承包工程的慣例,業主方于開工前預先支付承包商一定比例的工程預付款,用于工程的前期準備。預付款的比例一般為合同額的10%左右,為了降低匯率風險,外經企業可以通過談判的方式,爭取盡可能高一些的預付款比例。當能夠準確預期人民幣升值以及外匯充裕的條件下,可采取提前結匯方式避險。
(四)加快工程款結算的速度
在人民幣升值趨勢明顯的情況下,可通過談判在合同中約定,縮短工程款結算的周期,比如按季度結算改為按月結算,加快結算速度,盡早回收工程款。還有必要更新管理理念,將及時收款作為考核內容,制定措施鼓勵項目負責人采取各種方式及時回籠資金。
(五)由業主分擔匯率風險
在工程投標報價時,充分考慮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將未來可能產生的匯兌損失計算到工程報價之中;還可以通過合同約定匯率波動的分攤機制,采用滑動價格等方式雙方合理分擔匯率風險。這樣做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價格優勢,從而降低中國企業的競爭能力。這方面的問題需要有其他相應的對策措施加以保證,比如通過行業協會、中國駐外使館等機構組織協調,國內承包商協同運作,默契配合,避免中資企業相互之間惡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