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樹杰 陳鄭武
1、 追求穩
這個“穩”字具有多重意思。
其一是指運動員臨場比賽的心理素質要穩定。心理素質穩定與否因素很多,起決定作用的是心理能力。隨著體操運動技術水平的迅猛發展,運動員的心理能力對運動成績的影響越來越顯著,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能力,才能在臨場比賽中穩定發揮最好的技術水平。因此,在新的國際體操賽臺上,要想取得優異成績,運動員的心理能力將和生理能力一樣,成為運動員首先追求的目標。
其二是指運動員比賽時的臨場發揮要穩定。我們時常把運動員按臨場發揮的情況分為訓練型和比賽型兩種類型。前者是指運動員在訓練中成績突出,而比賽時卻難以發揮出最佳狀態;后者是指運動員在平時訓練中成績一般,而比賽時卻往往有高水平發揮,比賽成績好于訓練成績。體操技術相對于其它運動項目要更復雜,更精細。因而體操運動員臨場的穩定發揮,追求每一個細小技術到位尤顯重要。
其三是指運動員的落地要穩。落地站穩是競技體操運動員獲得好成績的關鍵。特別是在競技體操技術得以迅速普及、發展的今天,運動員水平接近,成套動作的難度及編排各有千秋,相差無幾,誰能落地站穩,誰就可能獲得高分,從而就有可能獲得獎牌。
2、 追求美
競技體操的顯著特點之一是具有一定的“藝術性”,這種藝術性主要體現在:不但體操運動員的體型健美、姿態優雅、舉手投足之間富有一定韻味,而且隨著體操運動技術的飛速發展,動作的難度越來越大,體現出驚險美;編排越來越科學,動作之間的連接越來越緊湊,體現出連接美;運動員在器械上上下翻飛,剛柔相濟,動靜結合,體現出節奏美;在器械項目如吊環上的靜態力量動作充分表現男子漢的陽剛之氣,體現了力量美;在跳馬助跑時快速奔跑以及自由體操的快速空翻轉體,體現了速度美;女子自由體操在音樂伴奏下翩翩起舞,富有韻律美,等等。所有這些都是競技體操的固有特征。但國際體操光有以上這些美還不夠,還要追求一種個性美,這種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在動作編排上,它不但要體現體操技術的先進性,富有一定的時代感,而且要充分展現不同的項目特點和運動員個人的獨特風格,并充分運用韻律、節奏、力量、速度的感染力,使成套動作的完成達到幅度、瀟灑、協調、優美的完美境界。其二要體現出“性別美”,具體來說,男子項目應為整套動作的完成強健有力、生動活潑,完成高難動作輕松,熟練、姿態優美,舉手投足之間富有美的神韻。
3、 追求力
力量是體操運動的物質基礎,可以說體操的一切美都源于力量,沒有力量就沒有體操的一切。隨著各強隊之間的競爭日益白熱化,世界范圍內不斷強調圍繞高難技術動作和高難連接,而創新發展了許多增強力量素質的科學理論,并由此形成了現代體操比賽難、新、穩、絕、美的普遍特點。隨著動作難度日益加大,連接日益加難的這一發展趨向,必須相輔相成地刺激各國教練員和運動員以及科研人員不得不首先考慮發展運動員的力量素質,因此,追求力量和由此產生出的力量美,這已成為普遍認同的當代體操的發展趨向。
4、 追求難
新規則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自選動作增強了難度,舊規則中的許多難度動作都降低了組別,比如很多超E組和E組動作在新規則中被降至E組和D組,而且舊規則中一些有加分因素的D組動作和D組連接,新規則降為沒有加分因素的C組動作和C組連接。因此,新的國際體操比賽,運動員若想獲得高分,就必須多完成D組或D組以上的高難動作和連接。盡管E組難度及以上動作不是規則要求做的,但練就一手絕活已是取勝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高難動作的編排和超高難動作的介入,并非只是簡單地高難連接或增加幾個高難度動作,而是全面影響整套動作的完成質量,這將使成套動作完成的風險加大。而且新規則在扣分條款中對錯誤程度的劃分較以往也更準確、更嚴格,對運動員在比賽中出現的微小偏差、移動、以及空翻和落地時的輕微分腿等,都有明確具體的扣分規定。由此可以看出,高難度下的高規格、高質量、高標準仍是以后體操運動發展的主要特點。
5、 追求新
創新是體操的生命。沒有創新,體操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縱觀歷史上任何一次大賽的任何冠軍獲得
者,無一不是創新的直接得益者。我國著名體操運動員李小雙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憑借創新絕活“團身后空翻三周”勇奪男子自由體操冠軍,一跳成名,成為繼李寧、婁云后我國第三位男子體操奧運會冠軍。現在國際體操運動開展得非常普及,運動員的水平相差無幾,誰能在比賽中完成新穎的高難動作,或新穎奇特的高難連接,誰才具有提高成套動作的加分因素,獲得獎牌的可能,這就使得各國教練員和運動員們將一如既往地走創新的路子。
可以預計,今后一段時間內,單個高難動作的出觀將會越來越少,創新將主要體現在動作的高級形式如連接和編排上。即盡量減少全旋和大回環連接動作的數量,用兩個或兩個以上難度動作直接連接起來,使難度升值;或用兩個或兩個以上動作連接溶合形成一個完整的難新技術動作,將是未來發展體操動作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