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月份是楊樹食葉害蟲的始發期,楊樹食葉害蟲主要有黑絨金龜子、楊黃卷葉螟、楊尺蠖、楊扇舟蛾等。防治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燈光誘殺可用黑光燈(紫外線燈)或高壓滅蟲燈誘殺具有趨光性的害蟲成蟲。此法對黑絨金龜子和多數螟、蛾都有效。
二、人工捕殺利用楊扇舟蛾初孵幼蟲單葉聚集危害和楊黃卷葉螟將2-3片葉粘在一起危害的特性,可剪除或拆除蟲枝、蟲葉;可利用黑絨金龜子的假死性和白天潛伏樹基淺土層的特性,傍晚晃動樹體(小樹)、白天淺中耕樹基土壤,人工捕殺害蟲。
三、激素治蟲可用昆蟲特異激素類農藥殺滅害蟲。這類農藥有滅幼脲1號、滅幼脲2號、滅幼脲3號等,可防治楊扇舟蛾、楊黃卷葉螟、楊尺蠖。生產上常用25%滅幼脲3號膠懸液500~1000倍液葉面噴灑。為了彌補滅幼脲類農藥見效慢的不足,生產上常將菊酯類農藥、滅幼脲3號和水按1:1:1500~1:1:2000的比例混合配制成藥液進行葉面噴灑。
四、化學防治葉面噴施2000倍的菊酯類農藥,或1000倍的有機磷類農藥(辛硫磷、敵敵畏、樂斯本等任選一種)均可。也可用菊酯類農藥和有機磷類農藥按比例混合對水稀釋后葉面噴灑。
五、造混交林據調查,純楊樹林食葉害蟲危害重,混交林楊樹食葉害蟲危害輕。因此,生產上應營造速生楊與刺槐、楝樹、紫穗槐、白蠟等的混交林。
六、選好樹種據觀察,一般速生楊如中林46、歐美107等,食葉害蟲危害較重,而三倍體毛白楊和抗蟲楊食葉害蟲危害較輕。如轉基因雙抗蟲741楊樹,除了抗楊扇舟蛾外,對楊小舟蛾、美國白蛾、古毒蛾、盜蛾等也具有較高的抗性。
七、保護天敵在對楊樹食葉害蟲進行防治時,應注意對害蟲天敵的保護,這也是消滅楊樹食葉害蟲的一種防治方法。
(451450河南省中牟縣林業局杜國玉)
如何提高棗樹造林成活率
一、適時造林掌握造林時間是確保造林成功的關鍵技術措施,我國北方冬季干旱,氣溫低,秋栽越冬或早春栽植,幼樹易抽干死亡,故不宜秋栽或早春栽植。3月下旬至4月中旬,氣溫升高,地溫也已回升,栽后能很快發芽生根,萌芽吐綠時莖尖產生的激素往下運輸,有利于斷根傷口愈合和萌生新根。遲栽因氣溫較高,苗木未生根就大量展葉,消耗水分養分,造成幼樹缺水枯死。實踐證明,棗苗萌芽期栽植成活率最高。
二、科學起苗為保證苗木根系完整,增加苗木體內水分,于起苗前5-10天苗床澆透水,使土壤濕潤松軟,易于起苗且不易傷根。起苗時在苗畦一頭先挖開一條深約0.4米、寬0.3米的溝,再用鐵鍬逐行挖起苗木,切忌用手撥苗,盡量保護苗木側根和須根。
三、栽前處理起苗后用草袋包好,嚴防暴曬,以避免苗木脫水,如需長途運輸,要用篷布遮蓋苗木。苗木運到立即假植并淋水保濕,造林時隨取隨栽。為提高苗木抗旱能力,延長幼樹生命,從外地購進的苗木要進行淋水泡根,增加苗木體內水分。方法是在造林地挖一條寬0.5米、深0.3米的溝,灌滿水,把苗木根系散開排入溝內浸泡24-48小時,或水滲下后用濕土培實,浸苗用的水要用清水,嚴禁用污水,以避免病菌感染,苗木隨起隨栽。
四、足墑栽植提前挖坑整地是無水造林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措施。整地挖坑要在冬季或早春進行,以便蓄水造墑,坑的規格根據苗木大小而定,一般坑長寬深為0.6-0.8米,表土放在左邊,心土放在右邊。挖好坑后把表土或肥料混合后回填入坑的3/4處待植。無灌溉條件的要在雨后栽植,有灌溉條件的栽植后澆透定根水。栽植深度為苗木的原土地痕處,一般為0.3米,栽后填滿土踏實,使根系和土壤密接,以利于吸水保墑。
五、覆蓋保墑保持土壤水分是促進幼樹生長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具體做法是:苗木栽植后,填土踏實,用塑料薄膜覆蓋樹穴,薄膜長寬各為1米,或培高0.3-0.5米的土堆,以防止水分蒸發,提高地溫。
(451450河南省中牟縣林業局白志懷米廣磊祝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