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東
灤南縣地處河北冀東平原,土質肥沃。水源充足,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性氣候,具備蔬菜生產的良好自然條件,是京,津、冀、山西、內蒙及東北三省大中城市的重要農產品供應基地。但傳統的栽培模式制約著蔬菜生產高效益的取得,為提高其效益,2002年,我們引進了甘藍精選8398,尖椒冀冬35,在加苫加后土墻型冷棚中栽培,甘藍精選8398平均產量54675kg/hm2,收獲期集中在元旦、春節,比對照中甘11增產7425kg/hm2,產值增加30740元/hm2;尖椒冀冬35平均產量79350kg/hm2,4月上旬采收,比對照朝研牛角椒提前20~30d上市,增產22050kg/hm2,產值增加62637元/hm2。改良型栽培模式平均純效益達163870元/hm2,比傳統栽培模式高83920元/hm2,該模式在京、津、冀等北方地區有著廣泛的推廣價值,其重點技術措施如下:
1、冬茬甘藍
1.1育苗甘藍在小拱棚中育苗,上蓋舊薄膜,加蓋葦簾起遮蔭防雨降溫作用。
1.1.1床土配置菜園土與廄肥2:1混合,加三元復合肥(N:P:K=15:15:15)1kg/m2,將配好的床土鋪入苗床,厚度10-12cm。
1.1.2種子處理用52℃溫水浸種20min。然后常溫下浸種3-4h。將浸好的種子風干用濕布包好,放在20-25℃處催芽,20%的種子萌芽時即可撒播種。
1.1.3通風降溫苗期外界溫度很高,白天遮蔭,晝夜通底風降溫。
1.1.4控制水分根據苗床墑情,盡量控制澆水、不旱不澆,以防秧苗徒長。
1.1.5培育壯苗幼苗2葉1心時分苗于10×10cm的營養缽內,澆緩苗水后蹲苗,當苗長到6-8片真葉時定植,苗齡約40d。
1.2定植定植前加苫冷棚中施優質有機肥75000kg/hm2,尿素225kg/hm2、二銨225kg/hm2,硫酸鉀150kg/hm2。按寬80-90cm,東西走向起壟。按株行距35×40~45cm定植,密度67500株/hm2左右。
1.3定植后管理
1.3.1溫度定植前期注意通底風。蓮座期后白天溫度控制在15-20℃,夜間8~10℃,結球期白天溫度不超過25℃,夜間注意保溫,加蓋一層舊棚膜或草簾。
1.3.2肥水定植后立即澆水,以免造成高溫烤苗。進入蓮座期中耕蹲苗6-8d,控制水分。當植株葉片明顯掛蠟粉、心葉開始抱合時結束蹲苗。結合澆水結球初期,追施尿素150kg/hm2;結球中后期。追施尿素75kg/hm2,硫酸鉀75kg/hm2。結球后期控制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防裂球。
1.3.3病蟲害防治發現中心病株后可用77%可殺得500倍液,或14%絡氨銅600倍液噴霧防治黑腐病;用64%殺毒礬600倍液,或58%瑞毒霉600倍液噴霧防治霜霉病,7-10d一次,連續防治2-3遍。用1.8%阿維菌素2000倍液、10%除盡、2.5%天王星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菜青蟲、甘藍夜蛾和小菜蛾。
1.4采收葉球堅實后可采收。甘藍精選8398不易裂球。可根據市場價格提前或延后采收時間。
2、早春茬尖椒
2.1育苗尖椒在雙塑雙苫的冷棚中育苗。
2.1.1種子處理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min,然后沖洗干凈用濕布包好,放在25-30℃的條件下催芽2-3d,當60%,的種子萌芽時即可播種。
2.1.2苗床消毒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與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按9: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用藥8-10g與25kg的細土混合,2/3用于播種時鋪苗床,1/3覆在種子上。
2.1.3播種10月下旬播種,澆足底墑水,水滲后覆一層藥土,將種子撒播于苗床,然后覆藥土1-2cm。
2.1.4溫度管理播種至齊苗,白天適宜溫度為25-30℃,夜間20-22℃;齊苗至分苗,白天23-28℃,夜間15-18℃;分苗至緩苗期,白天25-30℃,夜間18-20℃;緩苗至定植前7d,白天23-28℃,夜間15-17℃;定植前7d,白天18-20℃,夜間10-12℃。中后期夜間采取雙塑雙苫保溫措施。
2.1.5分苗及分苗后管理幼苗長到3葉一心時分苗。按10cm株行距開溝座水,單株擺苗。分苗后每15-30d噴水一次,同時注意中耕除草。定植前1~2d用70%百菌清800倍液葉面噴施一次,然后起苗囤苗。
2.2定植2月下旬上茬甘藍采收后整地施肥,一般施優質有機肥75000kg/hm2,注意磷肥配合使用,可將過磷酸鈣按750kg/hm2與有機肥漚制。當棚內最低氣溫達8℃以上,10cm地溫達10-12℃C并穩定7d時即可按35×60cm株行距定植,密度45000穴/hm2,每穴單株。
2.3定植后管理
2.3.1水肥管理定植后澆緩苗水,中耕2~3次,緩苗后注意蹲苗,門椒坐穩后,結合澆水追施尿素112.5kg/hm2,硫酸鉀60~90kg/hm2。果實采收期結合澆水追施二銨225-300kg/hm2,進入盛果期后每7-10d澆一小水,隔一水追一次肥,每次用尿素75~150kg/hm2。硫酸鉀120-150kg/hm2。
2.3.2溫濕度管理緩苗期白天28~32℃,夜間18-20℃,生長前期白天25~28℃,夜間16-18℃;結果期白天25-30℃,夜間18-20℃。生長期間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50%~75%。
2.3.3植株調整及時摘除門椒以下的側枝及病葉、老葉,以利于通風透光。
2.3.4病蟲害防治辣椒疫病為主要病害,發病初期用阿米西達1500倍液,或金雷600倍液噴霧,7d噴一次,連續噴2-3次。褐斑病為次要病害,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40%福美雙500倍液,7-10d噴一次,連續噴2-3次。蟲害有:蚜蟲、自粉虱、煙青蟲、茶黃螨等。防治蚜蟲及白粉虱主要采用黃板誘殺法。另據試驗。在移栽前2-3d用2kg/m2阿克泰1500-2500倍液噴淋幼苗,持效期可達30d。防治煙青蟲用BT乳劑2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ECI500~2000倍液。防治茶黃螨用20%噠螨靈、或6.3%蔬欣WP1000倍液。
2.4采收門椒對椒要提早采收,以防墜秧,盛果期需及時采收,以免影響上部座果。
作者單位:河北省灤南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