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勝 霍金泉 孫加亮 袁玉付 蔣祝成
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適應性強,繁殖快,栽培容易,周期短。草莓果實色澤鮮艷,柔軟多汁,香味濃郁,營養豐富,是一種高檔營養水果。草莓果實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草莓汁、草莓醬、罐頭等,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秦南鎮孫伙村2組宦立國在鹽城市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種植大棚草莓180畝,畝產量2500kg,畝均產值1.5萬元左右,畝平純效益1萬元。現將大棚草莓無公害栽培關鍵栽培的“五項”關鍵技術簡介交流如下:
1、選用良種
選用休眠較短、在低溫條件下開花多、白花授粉能力強,果型大而整齊、畸形果少、產量高,風味佳,特別是市場競爭力強的品種,如:豐香、法蘭地、紅巖、章頤等。
2、培育種苗
每年秋季9月下旬到早春4月底以前,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做苗圃地,畝施有機肥5000kg,深耕25cm,做成1.5-2m的平畦。母株選擇一年生、生長健壯、根系發達、無病蟲害、有不少于4枚正常葉的匍匐莖苗(無病毒病的脫毒苗更佳)。按繁殖系數高低,畝用苗量1500-2500株。4月初及時摘除花序,以節約養分,促進匍匐莖的生長。及時將匍匐莖擺布均勻,防止過稀或過密,子苗及時培土,促發新根。5月20日開始噴赤霉素,間隔15d后,再噴一次。
3、及時定植
除采用脫毒苗和進行土壤消毒地外,忌選重茬地。定植前20d,建好大棚,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kg,磷酸二銨30kg,硫酸鉀30kg。于8月中旬定植。撒施后深耕25cm,細耙2遍,澆足底墑水,采用小高壟栽培,壟高15cm,壟距90-100cm,壟面寬50cm,每壟裁雙行,行距18cm,株距12-15cm,畝密度8000-10000株。選用5片葉以上的苗,選在陰雨天或晴天下午4時以后,帶土移栽,做到“上不埋心,下不露根”,新莖的弓背一律向外,栽后連續澆小水,直到成活為止。
4、精細管理
4.1前期管理定植苗長出2枚新葉后開始摘去老葉,長出4枚新葉時畝追施尿素10kg。9月中下旬,施磷酸二銨或復合肥20kg,施肥后及時澆水、中耕。10月20日左右,當夜間氣溫降至8℃時扣棚。
4.2田間管理
4.2.1溫度管理萌芽期白天26-28℃,夜間8℃以上;花期白天22-25℃,夜間12-15℃;果實膨大期白天20-25℃,夜間8E,采收期白天18-25℃,夜間5-6℃。
4.2.2水分管理開花期控制澆水,座果到成熟保持土壤濕潤。早晨采收前控制澆水。
4.2.3臺理施肥追肥宜“少吃多餐”,從頂花絮吐蕾開始,每20天追一次,每次每畝追施尿素、過磷酸鈣各15kg,或復合肥50kg。第一次采收高峰后,每30天追一次肥。追肥時先把肥料用水化開,再隨水灌入。結果始期用500-1000倍磷酸二氫鉀每7-10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
4.2.4摘葉疏花與輔助授粉及時從莖基部摘除發黃的老葉及病葉,以利通風透光和防病,并帶到田外深埋。在第一朵花開放前,每個花序留7—8個小花,摘去花序前端的其他花蕾,使果實大而整齊,成熟相對集中。在開花期放養蜜蜂輔助授粉。
4.2.5病蟲害防治用100cm×20cm的紙板上涂黃漆,上涂一層機油,每畝30-40塊,掛在行間防治煙粉虱和蚜蟲。當板上粘滿煙粉虱和蚜蟲時再涂一層機油。防治灰霉病:用50%速克靈800倍液,或速滅霜1支加水10kg,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霉清800倍液,或50%多菌靈600倍液等,也可用百菌清、速克靈煙霧劑或克霉靈粉塵劑等,輪換用藥可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防治根腐病,要輪作不重茬,及時清除病株和周圍土壤,用600—800倍敵克松等灌根消毒。防治自粉病:在發病初期畝用三唑酮L500倍液噴霧。采果期盡量少用藥,必須用藥時應選擇殘毒低的藥劑,并且噴藥后2-3天內停止采果,防止果實殘毒影響人體健康。
5、適時采收
大棚草莓果實以鮮食為主,必須在70%以上果面呈現紅色時方可采收,冬季和早春溫度低,要在8-9成熟時采收,一般需隔1-2d收一次。采摘應在上午8-10時或下午4-6時進行,不摘露水果和曬熱果,以免腐爛變質。采收時要帶果柄,不損傷萼片,分級架空堆放,切忌貯存和搬運時受擠壓。
作者單位:鹽城市鹽都區農林局江蘇省新洋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