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創業進行時
有這樣一群人,開著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甚至沒有實體店鋪,只是一個網店,卻隔三差五跑到世界各地淘寶進貨,他們店里的商品是他們親手從世界各個角落淘來的。一邊做生意一邊“玩”,這樣的生存狀態是不是很令人羨慕呢?
最近記者接觸了三位或業余或專業的小店老板——為工作,她們必須仔細衡量收支平衡,用最便宜的價格進到最適當比例的貨物;為生活,她們把出國當成“放養”自己的機會,享受異國風情,有的還會開博客,交流心得;經營小店時,她們還要想出種種策略,讓自己的小店既有個性又有人氣。
四處跑,邊學邊玩進好貨
何昀的實體店在杭州環城西路和莫干山路交叉處,外間賣衣服,里間則是琳瑯滿目的飾品。既有按克賣的普通銀飾,也有從尼泊爾、印度淘來的鑲嵌銀飾,還有從阿富汗買來的各種玉石項鏈,還有的——如果你不是老客,她都不會拿出來——許多老石頭、老琉璃,從印度尼西亞、柬埔寨、非洲等地方搜羅來的,每例僅有一件。
出于對飾品的垂涎,記者馬上盯上了一串天藍色半透明的老琉璃,產自印度尼西亞。因為年代久遠,所以它的光澤不像玻璃一樣尖銳,而是溫潤含蓄,像玉石一樣。
“迷上了吧”,何昀臉上有一絲得意的神情。“我這邊就是賣這種有特色的產品。現在銀器店開得整個杭州都是,要經營出色就得有特別的東西。”
她的第一份工是外貿公司員工,曾被派到柬埔寨去做進出口貿易。愛玩的她一有空就去柬埔寨各地跑,發現了許多有趣的村莊。“他們那兒很多手工作坊以村為單位,做傘的、做紡織的、做首飾的等等。我本來就對銀器很感興趣,馬上就被迷住了。”
那時,國內的銀器市場還沒有做起來,由于自己感興趣,這又是一個市場空白點,何昀下決心辭掉工作,開起了自己的小店。
當了店主,原本就愛旅游的她有更多理由出去見世面了。“我覺得,每多走一個國家,就能學到很多東西,工作游玩兩不誤,我喜歡這樣的生活。”
市場在發展,何昀的經營思路也在不斷變化。現在杭州銀飾店遍地開花,她又引進了阿富汗的玉石。“阿富汗人會用最簡單的材料,串出美麗的項鏈,非常隨意,非常質樸。”她開始琢磨自己搭配各種新老石頭、新老珠子,加上小銀件的點綴,串成成品賣,能賣比較好的價格,也很受顧客歡迎。
每回出國淘寶,總能給何昀新的靈感,并激發她下一步的欲望。“這種非洲的琉璃是朋友帶過來的,惹得我現在又非常想去非洲。這是我下一步的目標。”
開店心得
腳步要勤快,不停地在各地淘寶,店里的貨品就能時時更新。有時候進到特別的東西,當然更能賺錢。
她在淘寶上也開了一家小店,然后把原來位于武林路的店搬到環城北路上。租金成本大大減少,并拓展了全國市場。
因為店鋪場地有限,她“窩藏”了很多淘來的寶貝,有老客過來才拿出來。一邊挑一邊交流,就像做一道私房菜,親切感油然而生。
她有個朋友常在北京、上海做一些藝術沙龍,她負責提供原料,朋友負責設計,做成更精美的藝術品出售。既拓寬銷路,也提高知名度。
寫博客,拉近與顧客的距離
朱小姐在淘寶網上開店,源于一次很偶然的旅行。去年1月份,朱小姐和幾個朋友一起去泰國旅行,因為買的東西太多自己用不了,便想到在淘寶上出售。“沒想到,賣得特別好。”于是,做外貿的朱小姐便決定把淘寶的小店兼職開下去,專門代購泰國商品。
“我有一個關系很好的朋友,在泰國生活了9年,對當地的情況非常熟悉。”第二次去泰國,朱小姐便在這位朋友的陪伴下,經過詳細的考察,確定了當地最受歡迎的十種物美價廉的產品作為自己進貨的主要目標。“如珍珠膏、泰國披肩、曼谷淑女包、泰國香料等,在國內很難買到正宗的商品。”
這次,朱小姐對泰國風俗人情的了解也更多了。“泰國人大多禮貌、友好,泰國旅游業發達,社會環境比較安全,出行購物都比較方便,處處都有英文的指示和說明。我希望在賣東西的同時也能介紹更多的文化和風俗,并介紹給買我商品的顧客。”
朱小姐的創意果然受到了網友的歡迎。每個月,朱小姐都會親自去泰國采購或者托人帶貨,“一兩個禮拜就會賣完,有些人還會提前預訂想要的東西,比如榴蓮硬糖、碳燒腰果。”朱小姐還專門學了幾道泰國菜,這樣,還可以教買咖喱醬的顧客做咖喱蟹。
空閑下來,朱小姐又在淘寶的博客上寫泰國游記,如曼谷、皮皮島嶼和巴東海灘的風土人情介紹,給想去旅游的顧客介紹泰國好玩的景點、好吃的特色菜以及如何買到最便宜的飛機票等細節。“因為這些游記,更多的人關注我的網店,也更加相信我的貨都是很地道的。”
代購次數多了,朱小姐成了顧客眼中的“泰國通”。一次,她的一位顧客和丈夫一起去泰國旅行,丈夫想買包香煙,結果到處無法尋獲。當晚,顧客通過網絡詢問朱小姐。“泰國當地政府不鼓勵市民吸煙,香煙不能放在柜臺銷售,只能放在看不到的地方。你去問,他們才會從抽屜里拿出來。”“泰國通”果然名不虛傳,朱小姐馬上給出回答。這樣的“貼心服務”,為她留住了不少老顧客。
開店心得
把文化和經營結合起來。她的泰國游記寫得非常生動,許多人都是因為看到博客才對泰國商品感興趣的。有人買過她的東西后,還問這問那想去泰國旅行。
因為熟悉泰國情況,朱小姐很會挑進貨的地方。比如,曼谷游客多,物價普遍較高,所以她常去普吉島和其他一些城市采購。
仔細算,控制成本很重要
“如果我不在家,那么我一定在巴黎或者米蘭;如果我不在那里,那么我一定在去往那里的路上……”殷小姐在北京西單有一家時尚店,每年有幾個月的時間飛在世界各地,參加各種服裝節、發布會,逛各種商場、集市,尋找適合的東西。她的生活狀態,更像白領時尚人士。但看似悠閑的工作,背后更多的是不為人知的艱辛。
殷小姐開這家店已經兩年了,對客戶的喜好、成本的控制自有一套心得。在她看來,選購的商品必須滿足顧客的不同需求,她一般控制在50%受大眾歡迎、40%個性化和10%另類上。
一開始,這個行當讓她緊張的是怎么找到顧客的需求。“沒有人告訴我他想要什么,因為顧客要看到商品才能決定自己是否喜歡。”
此外,僅僅找到需要的東西,還遠不能代表完成了任務。為小店進任何一件貨品,都要考慮將成本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這時候溝通和對資本的預算、控制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這活兒‘看上去很美’,給人的感覺無限風光,背后的辛苦和壓力只有自己知道。”殷小姐感嘆說。每逢流行發布會,幾天時間內都精神高度集中。為了抓緊時間挑選商品,往往連午飯都沒時間吃,累得精疲力竭。
“我最大的喜悅,不是在買到足夠便宜又好的商品時,而是看到顧客穿著我買的衣服,顯得那么光彩奪目時。”殷小姐記得,曾經有一位顧客來到店里,被模特身上個性十足的服裝款式吸引,看了許久,最終因為覺得價格偏高而離去。第二天,這位顧客又回來了,很干脆地把衣服買了下來,說想了想覺得錯過這套衣服非常遺憾。這套衣服就是殷小姐從馬來西亞一家小店“淘”回來的,作為這樣一家小店的老板,最滿足的時刻可能莫過于此了。
開店心得
記住商品是賣給客戶的,不是挑給自己的。
不同地方能接受的東西是不一樣的。韓國人喜歡絢麗的珠子;歐美人喜歡簡單明快的服裝,但這些不一定能讓中國人喜歡。
一定要保持所淘貨品的比例,比如,超級有個性的淘一部分,大眾的淘一部分,才能盡可能滿足不同客戶需要。
討價還價時,永遠記得再堅持一會兒自己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