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育圖書編輯,我負責編輯過教育學者的專著,編輯過教師的教育隨筆,而編輯這樣一本介于教育專著和教育隨筆的書卻是第一次。任勇先生的這本《走向卓越,為什么不?》是一本什么樣的書?感性與理性并存,激情與冷靜同在。在編輯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常常忘記自己的編輯身份,成了這本書的讀者,思維和激情跟隨任勇先生的筆而涌動。一本不算太厚的書,我編輯了很久。編輯到最后幾頁的時候,竟然有種不忍編完之感。
這本書是有些特別的,它在向傳統觀念挑戰!大多數輿論宣傳都是這樣倡導的:教師要甘于平凡,默默奉獻一生。很多教師也這樣定位自己:燃燒自我的蠟炬。而這本書卻向這種世俗觀念發出7挑戰。任勇先生追求卓越,他從來沒有放棄這樣的渴望——成為一名卓越的教師。于是,他走出了這樣的教育人生軌跡:普通教師——骨干教師——特級教師——名校校長——教育局副局長。
這本書是有些特別的,書還未出版,就被預訂7。任勇先生不但自己追求卓越,更引領所有的教師追求卓越,于是有了“走向卓越”的講座。講座受到熱捧。聽眾期待讀到任勇先生對“走向卓越”的更深入的解讀,于是有了——《走向卓越,為什么不?》。于是,這本書還未出版,就被預訂了。
這本書是有些特別的。封面上書名為“走向卓越:為什么不?”,而到封底,文字卻變為了“走向卓越:為什么不!”。從問號到感嘆號,這并不是書的封面設計上的獨出心裁、嘩眾取寵,而是任勇先生貫穿本書的一個思路——引發教師從甘于平凡到走向卓越的思考,喚起教師走向卓越的激情。
這本書是有些特別的,既有教育管理者的宏觀視野,有名校校長思考問題的中觀視野,也有普通教師觀察問題的微觀視角。走向卓越,不只是一個教師個人的事情。一個教師走向卓越,受益的不只是一個教師。在追求卓越的路上。任勇先生不僅是一個踐行者,更是一個引導者。他在校長的位置引領全校教師追求卓越,在副局長的位置上引領一方教育者追求卓越。在這本書里。任勇先生指出了一個學校、一個區域應該如何如何打造卓越的教師。
這本書是有些特別的,既是任勇先生的人生宣言,也是教師專業成長與進步的指南。在這本書中。走向卓越并不只是一句人生口號,作者用自己的“走向卓越”的回顧。作者對所了解的他人“走向卓越”的總結,以及作者對“走向卓越”的思考,按照名師篇、教學篇、課程篇、育人篇、學習篇、教研篇、發展篇、境界篇八個篇章論證了如何走向卓越。任勇先生用自己走向卓越的經歷。用自己走向卓越的研究為普通教師指出了一條康莊大道。廣闊的視野,深入的研究,文字中涌動的激情,讓讀者從感性到理性地認識到走向卓越的意義和途徑。
一個起步于龍巖縣城的普通中學老師,而今已成為治教一方的教育局副局長。對照這本正在編輯的書,我不禁反觀自身,從小受到的就是做人要,甘于平凡的教育,我是否已經喪失了追求卓越的勇氣和激情?
這本書的讀者對象應該不只是教師。那些像我一樣被甘于平凡思想束縛的人應該讀這本書,他們會通過這本書沖破思想的樊籬。勇于晨露自己的鋒芒;那些被平淡生活磨去激情的人應該讀這本書,他們會通過這本書重新喚起追求卓越人生的激情;那些正在追求卓越的人應該讀這本書,他們會通過這本書找到志同道合者。
能成為這樣一本書的編輯,我感到十分幸運。在這里,我愿寫下我走向卓越的宣言書……
(責任編輯:林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