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粗糙”一點
□譚曉艷
我們總想把幸福緊緊攥在手心,它卻像細沙一樣悄然無聲地從指縫間流失。于是,我們患得患失,我們甚至歇斯底里,我們忘記了幸福的滋味。其實幸福很簡單,心境豁達些,活得粗糙些,那么幸福就多些!
若玲的妹妹最近一直抱怨很煩心,常亂發脾氣,有時晚上連覺都睡不著,自覺無論是身體和心理都快要崩潰了,她想與姐姐聊聊。
妹妹在一個機關任職多年,捧著薪水相當優厚的鐵飯碗,壓力并不來自于工作。若玲想,妹妹的壓力應該是來自于家中有個幼兒吧,但是妹妹也有堅強的“后盾”:住隔壁的公婆在她上班時會為她照顧小孩,丈夫也會分擔家務,和真正蠟燭兩頭燒的她比起來,算是幸福的。
姐妹結婚后難得獨處。當她在妹妹家喝下午茶后,馬上發現了妹妹的問題所在。妹妹家一塵不染,地板上連一根頭發也沒有,什么東西都收拾得井井有條,小孩一流口水一秒鐘內馬上擦掉,杯子一喝完馬上洗掉,妹妹還在聊天時夸口,她連早上的豆漿都是自己磨的,連果醬都是自己做的,因為外頭買的都不干凈……
看妹妹忙進忙出,怎么也沒空閑,讓姐姐感到妹妹的問題出在哪里?!鞍?,她的問題就是什么都想求全,不肯放棄一點點,”姐姐說:“如果眼光都停在那一點點上,那么生活中最輕微的事情也會變得沉重難擔!”
活得粗糙點,其實就是多愛自己一點。別對什么都那么周到,滴水不漏,唯獨漏了自己。活得粗糙一點,就是舍得放棄,放棄才會擁有。世界太大了,想做的事太多了,人生有限,能都做過來嗎?就說讀書吧,每年新出版的書數以萬計,每本都讀,就是什么都不干,也讀不過來。只能讀些精品,讀對自己有用的。再說做事,想做的事太多,不能光想自己做什么,更要看自己能做什么,值不值得去做。許多人在小事上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等真該做大事時已力不從心。人說難得糊涂,其實我們應在小事上粗糙點,留著精力做大事。(摘自《東西南北》)
給心設個“彎道”
□程功
第一次開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我心想:這么寬闊平直的大道,一定很順利,很安全??墒?,當走過一段筆直平坦的道路后,前面出現了起伏很大的彎道。我頗感遺憾,說:“要是沒有這樣的彎道多好。”駕駛員沖我一笑:“你不懂,這彎道可是故意設計的。這些彎道能使開車的人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避免由于慣性造成視覺上的誤差……”
高速公路上的彎道是人為設計的,而生活中的“彎道”則是客觀存在的。人生在世,除了自己的心態,又有多少事情能夠按照自己的初衷去發展、去實現呢?大凡有點人生閱歷的人,靜下心來反思一下,都會有此感悟,我們何不主動在心中設上一個“彎道”?
記得一位高爾夫球名將談到自己的制勝體會時說,他每打一局球之前,都事前準備打出六個壞球,那么打出了壞球之后自己就覺得很正常,也不以為然了。這樣,他反而發揮出色,成績出乎意料地好。有行家評論說:事先承認不論哪一局球你都會不可避免地犯錯誤,就可以減少心理壓力,從而發揮出更好的水平。
對這種現象,有位心理學家還做過一個實驗:在給小小的繡花針孔穿線的時候,你越是全神貫注地努力,你的手抖得越厲害,線越不易穿入。在醫學界,這種現象被稱為“目的顫抖”,意思是說,目的性越強越不易成功。聯想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生活中我們一直在追求成功,但結果往往不是百分之百的如愿。準備失敗,并非放棄追求與向往,恰恰會因放松而讓弦上的箭射得更遠更準。給心設個“彎道”,其實是為人生鋪設了一條坦途,引領自己步入成功的佳境。(雪兒薦自《??谕韴蟆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