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雜糧有“藥性”
□邱正楠
一說到進補,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各種補藥、肉類或山珍海味。其實,我們平常吃的五谷雜糧也是不錯的補藥。中醫有“藥食同源”的說法,五谷雜糧的藥性既可以用來防治疾病,又經濟實用,且沒有副作用。
大米大米又名粳米,味甘性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除煩渴的功效。空氣干燥時,早晚喝點大米粥,可以遠離口干舌燥的困擾。特別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大米不同的烹調方法對血糖的影響不同。研究表明,等量大米煮成的干飯比稀飯對血糖的影響小。因此,糖尿病患者早餐進食干飯有利于控制血糖。
小米小米又名粟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適用于脾胃虛熱、反胃嘔吐、腹瀉及產后、病后體虛者食用。小米熬粥時上面浮的一層細膩的黏稠物,俗稱為“米油”。中醫認為,米油的營養極為豐富,滋補力最強,有“米油可代參湯”的說法。
小麥小麥味甘,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腎、養心安神功效。心煩失眠者可用小麥與大米、大棗一起煮粥服食。此外,麥麩含高膳食纖維,對高脂蛋白血癥、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痔瘡、老年性便秘、結腸癌都有防治作用。
玉米玉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濕、開胃益智、寧心活血的作用。玉米油中的亞油酸能防止膽固醇向血管壁沉淀,對防止高血壓、冠心病有積極作用。此外,它還有利尿和降低血糖的功效,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美國科學家還發現,吃玉米能刺激腦細胞,增強人的記憶力。玉米中所含的黃體素和玉米黃質可以預防老年人眼睛黃斑性病變的發生。
苡米苡米又叫薏米,其所含蛋白質遠比米、面高,易消化吸收,對減輕胃腸負擔、增強體質有益。中醫認為,苡米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的作用。現代研究證明,苡米有抗腫瘤、增強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將苡米與大米煮粥或加入適量冰糖食用,能使腫瘤患者食欲增加、減低放化療的毒副作用。此外,苡米中含有的薏苡素對橫紋肌有抑制作用,可減少皺紋,愛美的人不妨多吃。
高粱高粱味甘性溫,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小兒消化不良,可取高粱入鍋炒香,去殼磨粉,每次取2至3克調服。但高粱性溫,含有收斂止瀉作用的鞣酸,便秘者不宜食用。
黃豆黃豆性平味甘,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脾胃虛弱者宜常吃。用黃豆制成的各種豆制品如豆腐、豆漿等,也具有藥性:豆腐可寬中益氣、清熱散血,尤其適宜痰熱咳喘、傷風外感、咽喉腫痛者食用。
(摘自《市場報》)
“上班族”吃點醋泡黑豆
□吳堯
視力下降,頭暈目眩,這是案頭工作的人最大的痛苦。吃黑豆就能緩解這些不適。
黑豆的功效已得到人們高度評價。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常食黑豆,可百病不生。”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張國喜教授指出,黑豆能夠滋補肝腎,而肝腎的健康對改善視力有很大的幫助。此外,黑豆中富含抗氧化成分——花色素和對眼睛有益的維生素A。這兩種重要的營養素不僅能緩解眼睛疲勞,也助于防止視力下降。其中陳醋能促進黑豆中的營養元素溶出,有助于高效攝取營養成分。
醋泡黑豆做法非常簡單,首先準備一個平底鍋,放入黑豆,但不放油,用中火炒5分鐘左右,等黑豆皮迸開后,改為小火,再炒5分鐘,注意不要炒糊。將炒好的黑豆晾15分鐘后,放入帶蓋子的干凈容器中,之后加入陳醋,浸泡兩個小時左右,陳醋被黑豆吸收后,就可以食用了。
醋泡黑豆除了能幫助抑制視力下降外,對治療慢性疲勞、寒癥、肩膀酸痛、高血壓、高膽固醇等也都很有效,這些都是在辦公室里工作的人最容易得的疾病。
醋泡黑豆做好后當天就可食用,放入冰箱可以保存半年,因而可每次多做一些。黑豆本身具有天然的甜味,醋泡黑豆味道醇和,比較好吃。如果不喜歡醋的酸味,還可以加入少量的蜂蜜。(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