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這一人類歷史上的特大災難給當地民眾帶來的打擊是沉重的,人員傷亡,家園傾毀。然而,中華民族越是遇到困難越是團結而堅強,“中國人以竹自喻,彎而不折,以我這些天的經歷,這句話是如此的真實。這就是希望,即使是在這樣可怕的災難面前,中國人民也將戰勝困難,重建他們的城市,重建他們的心靈與生活?!边@是來自美國的臨床心理醫生Todd Burdick博士,在汶川災區擔任災后心理干預顧問時發出的感慨。
抗震救災,眾志成城。中國政府對此作出的快速反應贏得了世界的贊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的國家地震救援隊,以其精良的裝備、訓練有素的救援行動、高度的敬業精神在此次救援行動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拔覀兊年犖橐呀洺砷L為科學施救的專業化隊伍;救援時,對廢墟結構安全性進行評估,打開安全通道;在救人過程中防止二次傷害。此次汶川救援中,我們的國家救援隊在映秀鎮、綿竹、北川、都江堰等地都是救別的隊伍救不出來的人,并且做到自己零傷害?!敝袊卣鹁终馂膽本仍舅鹃L黃建發這樣說,而這一切“與中國地震局近年來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有著密切的關系。沒有專業化的培訓就不可能有專業救援,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而且,中國首次打開國門,邀請外國救援隊參與救援行為,來自韓國、日本、新加坡、俄羅斯的四支國際救援隊在汶川災區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救援工作,展現出了高度的敬業精神。俄羅斯救援隊在四川都江堰市救出一名被困127小時的61歲女性幸存者,受到了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親切接見。除了專業救援技術和素質外,他們還展現出對生命的敬畏和救援行動上的人文關懷。中國地震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趙明在接受采訪時,對此評價說,中國從接受國際物資援助到接納人員的救援,表明了中國開放的態度,是一次很大的進步。
來自國際的援助還不僅于此,更多的外國專家或者捐款、捐物,或者專門趕赴災區參加抗震救災,他們所表現出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令人感動?!鞍浊蠖饔只貋砹?”這是災區人民對以色列整形外科專家莫瑞斯·托帕茲博士的贊譽,剛剛從中國返回以色列的托帕茲博士,在聽到汶川地震的消息后,立即決定飛赴災區救人。在災區,他視察患者傷情,為傷者做手術治療,他的國際救治行動鼓舞著災區的救援者和傷員。這里的人們說:“莫瑞斯·托帕茲先生就是四川抗震救災的白求恩!”
而李放博士則是海外學子的優秀代表,早年留學海外的李放博士,在橋梁建筑界享有盛譽,曾參與或主持美國金門大橋、海灣大橋等的抗震加固工作。在聽聞汶川發生大地震后毅然選擇回國,投身抗震救災。李放博士說:“所謂防患于未然,對橋梁的抗震加固,在平時看來不起眼,然而在地震發生時卻可充分發揮生命線作用。因此,現在我從事的工作,正是在‘與時間賽跑’,盡自己最大努力盡快給重慶、給中國的橋梁加上‘保險’,為人民安居樂業和中國的發展騰飛加上‘保險’!”
在組織這期特別策劃的文章時,編者不斷地被感動著,危難見真情,而來自國際社會的真誠幫助同樣如此溫暖人心,一個充滿和諧與愛心的世界原來竟這般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