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全球最大的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供應商羅克韋爾是跟隨雀巢、卡夫、百事可樂等跨國公司投資中國的腳步來到中國。最初的目的是服務于這些多年合作的大主顧們,為他們在中國的新工廠提供自動化產品和技術服務。
20年后,這些跨國巨頭仍是羅克韋爾的大客戶,但中國本土企業經過20年的快速發展,也成為羅克韋爾銷售代表瞄準的對象,并對這家國際行業冠軍的技術和服務提出越來越苛刻的要求。如今,羅克韋爾的中國客戶遍及汽車、冶金、采礦、石油天然氣、食品和制藥等20多個行業,其全線自動化產品,從控制器、通信與網絡組件、軟件、變頻器、傳動系統、軟啟動器以及工業控制組件產品到集成狀態檢測(ICM)以及電力監控產品。已經應用到中國的各個商業角落。

“這20年中,面對中國市場以及中國制造業快速崛起的巨變,羅克韋爾始終根據中國市場的變化進行著不斷的市場調整和針對中國本土的技術研發。” 羅克韋爾亞太區戰略發展副總裁孔如山(Bruce M.Quinn)對《商務周刊》說。他舉例說,今天的中國在保持重工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正向著一個成熟的消費型社會轉型,而消費行業制造業領域對于生產自動化技術和產品有了更強勁的需求,制造企業需要更新的技術提高生產技術、效率以及專業的自動化技術支持,這給了羅克韋爾新的啟示和機遇。
在羅克韋爾進入中國市場20周年之際,孔如山接受了本刊的專訪。這位曾經參加過當年中美WTO貿易談判的美國人,如今負責羅克韋爾在亞太區的戰略發展。
《商務周刊》:20年前,羅克韋爾自動化進入中國時,目標客戶還是雀巢、百事可樂這樣來華投資設廠的跨國企業,中國本土市場由于整體經濟和制造業水平的原因還非常有限。20年過去了,羅克韋爾在中國市場取得了哪些戰略成果,對于推動中國自動化水平,又起到了怎樣的推動作用?
孔如山:羅克韋爾是全球最大的自動化產品和技術提供商。20年前,由于羅克韋爾的客戶雀巢、卡夫、百事可樂、通用汽車和寶潔等紛紛進入中國投資設廠,為了能在中國本土服務于這些多年的合作客戶,羅克韋爾也進入到中國。
除了這些跨國客戶,我們也注意到當時中國的大型重工業企業對自動化有很多的需求,所以在進入中國市場的早期,國內大型的冶金、石油天然氣、電力企業成為我們最重要的本土客戶。而且,中國的制造業已經開始了發展,我們認識到中國肯定是未來重要的新興市場。
20年中,我們在中國市場的投入持續增長,如今羅克韋爾在中國有25個銷售代表處、5個培訓中心,在上海和大連有兩個研發中心,在深圳還有一個專門針對華南大量OEM廠商的開發和應用中心。
從1998年開始,我們還與中國大學發起了“羅克韋爾自動化與中國大學共勉”項目,目的是培養中國下一代的自動化人才,目前,我們已經與中國32所大學建立了這樣的合作關系,總共投入了6000萬元人民幣,用于幫助大學建立自動化實驗室,提供學生的獎學金和青年教師的獎教金。這一項目目前在行業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成為我們最有活力的項目。
《商務周刊》:此前本刊在采訪羅克韋爾的時候,也關注到羅克韋爾在中國市場上的目標客戶所發生的一些變化,隨著大型工業客戶被開發殆盡,中小企業市場和OEM客戶越來越成為羅克韋爾新的利潤來源,而與此相伴,是羅克韋爾正在迅速調整自己的產品策略。2006年下半年,羅克韋爾在中國推出了緊湊型多功能控制器CompactLogix,這是基于原來Logix這個高端平臺開發的中端控制平臺。2007年,還將會有更多的相關中端產品陸續推出。
孔如山:確實如此,進入中國市場初期,我們的客戶集中于大型工業客戶,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在這里1/4的業務量集中在冶金領域。20年來,中國經濟和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消費品生產領域迅速崛起,一個成熟的消費型社會正在形成,而集中于南方的OEM廠商成為一個巨大的市場。針對中國市場的變化,羅克韋爾也在逐漸調整自己的市場戰略。
羅克韋爾在繼續服務于大型重工業客戶的同時,消費品行業,比如食品和制藥,也成為我們新的市場客戶,同時,從2004年開始,除了繼續與大企業合作外,羅克韋爾就將目標投向中國二、三線城市眾多中小企業身上。
當然,從我個人角度看,我認為客戶不存在高、中、低端的概念,從服務和產品質量角度說,客戶都是一樣的,他們的需求都要求我們一樣去尊重和滿足。唯一不同的,可能是客戶對產品類型和技術需求的不同,所以我們針對越來越多層次的客戶,研發出了全線的自動化產品,以滿足不同類型的客戶。
羅克韋爾也始終在關注中國區域市場的局部興起,并迅速跟進。今年4月,羅克韋爾正式宣布進軍安徽市場,因為那里有江淮汽車、馬鋼、淮南礦業集團、淮北礦業集團等多家生產型企業,羅克韋爾希望能為這一新興市場提供高品質的自動化產品與解決方案。
《商務周刊》:我們知道,歐美設計的產品一向重視功能,在自動化產品設計上,羅克韋爾一直以高端和多功能見長,但這也增加了客戶采購的成本,甚至造成產品運行中的功能浪費,而且相對日本和中國本土的競爭對手會形成價格上的劣勢,羅克韋爾是如何應對的?
孔如山:羅克韋爾一直重視中國市場的客戶特殊需求,并針對不同行業研發出適合該行業的自動化產品。比如PowerFlex 40P,就是專門為中國紡織機械市場量身設計的,該產品的功能使用率能夠達到90%以上。為此,我們在上海的研發中心以及深圳的OEM開發和應用中心的一個主要功能,就是針對中國市場需求,從產品本身入手,重新進行設計,只保留客戶真正需求的模塊,從而大幅度的降低成本。
《商務周刊》:中國客戶的需求除了技術和產品質量要求,在整體解決方案上與歐美客戶還有哪些不同?羅克韋爾如何進一步體現自己的市場服務特色?
孔如山:20年來,我們對中國的客戶越來越了解,我們的產品和服務也更接近于中國客戶的需求。羅克韋爾從一開始就明確,我們不僅僅是來中國賣產品,而是要與中國客戶和中國市場建立一個長期的緊密的戰略伙伴關系,把我們百年的經驗拿來與中國分享,并推動中國自動化水平的整體提高。
基于此,羅克韋爾會細致的分析中國客戶的需求和特色要求,并執行與歐美市場不一樣的服務策略。在中國,我們的服務和產品技術的提供方式確實發生了很大變化。在美國和歐洲市場,我們把控制器等自動化產品直接交給客戶就成了,客戶自己完成安裝使用。但在中國,客戶需要的是一種“交鑰匙”的方式,需要一整套的解決方案。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全面了解中國每家工廠甚至每條流水線的情況,針對不同的客戶提供不同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所以針對中國客戶,羅克韋爾發展了一個非常強大的工程服務團隊,以及售后服務和培訓的隊伍。
西方的工業革命歷史非常長,在漫長的時間里,西方才完成了制造業的自動化,而中國的工業革命歷史非常短,在短時間內跨越式進入了自動化時代。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但又充滿魅力,羅克韋爾要幫助中國廠商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實現向自動化的跨越,幫助他們獲得世界一流的自動化產品和技術,同時幫助他們更好地應用自動化技術,來提高他們的國際競爭力。所以我們必須貼近這個市場。
《商務周刊》:過去幾年里,由于自動化與離散自動化領域技術的匯聚,以及DSC(數據記錄與監控)和基于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系統功能方面差別的消失,客戶希望在一個控制平臺上就可以實現多功能的自動化控制過程,而羅克韋爾也注意到了這一趨勢,并致力于研發一個適用于所有過程控制的平臺,請問這是一個怎樣的平臺?
孔如山:這一平臺就是我們所說的集成架構,是羅克韋爾自動化未來技術的體現,也是我們高端技術引以自豪的產品。這是一個體現新一代控制理念的Logix控制平臺,把邏輯控制、過程控制、運動控制、安全控制、變頻調速控制等所有控制功能齊集在一個平臺上面。
集成架構有多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UC),這些控制器安裝在生產線的關鍵部位,通過以太網串聯在一起,發揮著數據采集和流程監控等作用,生產管理人員和公司決策層通過操作平臺和遠程控制可以監控到生產線的每一個關鍵環節,了解到生產線上的現狀和數據。從而使制造商們提高產量、質量,并加快進入市場的速度。
集成架構還可以針對特定的生產程序進行編程,獲得可重復的生產過程,這種可重復生產過程使得每一次生產是完全一致的,可以實現生產的標準化,節約時間,提高效率,降低廢品率。
集成架構在很多方面是獨一無二的,除了使用一個單一平臺提供多種類型的控制外,它還具有模塊化和可升級功能,制造商可以迅速地從50個I/O點(輸入與輸出端口)升級為一個具有上萬個I/O點的強大平臺系統。
另外,通過安裝在生產末梢的傳感器和控制元件,可以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有效監控,知道哪個生產環節出現了問題,而不用把整個生產線都停下來檢修,極大縮短停機檢修時間。
這個系統還可以保留生產過程里的證據,比如在食品和制藥行業,對產品質量和產品安全要求很高,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對產品生產流程的追溯性也要求很高,我們的系統對生產線的每一個生產環節都有記錄功能,為今后萬一發生訴訟提供法律證據。目前,市場上沒有其他的自動化系統可以帶來范圍如此寬廣的功能。
《商務周刊》:自動化技術除了滿足傳統自動控制功能外,近年來,隨著全球環境變化等因素,對自動化在節能、環保和安全等方面有了更高要求。同樣的,中國也越來越意識到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并明確了節能減排的目標。作為全球自動化領域的先鋒,羅克韋爾一直在強調可持續的制造業這一理念,你們正在如何實現這一更高目標?
孔如山:我們也關注到中國政府和企業在節能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決心,我們認為,通過我們的先進技術,是完全可以在這方面實現政府、客戶和羅克韋爾多方共贏的目標的。
每年,65%的工業用電被拖動電機所消耗,而靠簡單的自動化技術就能實現電力的節約,安裝在拖動電機上的變頻驅動裝置能降低40%以上的電力消耗。同時,我們的自動控制系統能有效監控每一個生產過程,使得管理者清楚知道每一個生產流程的電力消耗和合理的電力需求,根據監控數據,可以合理降低電力消耗。
在中國,成功的案例有很多,南京鋼鐵公司在使用了羅克韋爾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后,第一年就節約了30萬美元的電費;威海發電廠在改造煤灰漿管道的電動機控制系統時,使用了羅克韋爾的變頻驅動裝置,控制電動機速度、運轉和管道輸送網絡,改造前,威海電廠的三個灰漿泵在8月份的用電量高峰期總共要使用94860kWh的電量。改造后,在同一月份總的用電量只有51840kWh,下降了45%。
我們相信,使用羅克韋爾先進的自動化技術和系統,生產企業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保證標準和質量,同時使用這一技術,可以減少能源的消耗,以及合理利用能源,這對環境保護和節能目標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