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禤慶山從醫學院畢業后,分到了廣州市婦嬰醫院工作。1998年夏天,已擔任婦產科主任的他接到一項特殊的任務,與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合作,對一位艾滋病孕婦楊玲進行引產手術。
引產手術,在醫生們看來只是“小兒科”,但這次引產手術由于孕婦患有艾滋病,禤慶山和同行都非常緊張和慎重。手術前,禤慶山穿了雨衣和高簡雨靴,頭戴摩托車頭盔,心里還是有些發憷。對楊玲做了羊膜槍穿刺引產手術后,榻慶山好像虛脫了一般,很累很累。手術過程中,楊玲無奈、傷心,遺憾的表情,一直刻在了禤慶山心里。他想:一個“艾滋媽媽”,為什么不能擁有生育一個健康孩子的權利?
這年國慶節,一個叫趙小紅的女人快分娩時被診斷是艾滋病患者,榻慶山當即決定將母嬰垂直傳播阻斷接生在她身上進行首次手術試驗。這個驚人的消息傳開后,醫院頓時炸了鍋。
一片反對聲中,禤慶山急得嘴唇上冒出了水泡,他一個個做思想工作。終于,那些反對的人被他的勇敢和善良感動了,而妻子卻氣得一連幾天都不理榻慶山。
禤慶山雖然心里很自信,但還是戰戰兢兢走進了趙小紅的病房。但他從手術室走出來時,一臉喜悅地宣布:孩子出生后很健康,沒有感染,手術很成功。
禤慶山成了第一個勇于“吃螃蟹”的人。
不懼流言,最是感動知心愛人
妻子對他實行了“分居”警告,最好的朋友也避他唯恐不及。別人的誤會和歧視,沒有把榻慶山打倒,他開始總結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止術中感染的經驗。
不久,第二個“艾滋媽媽”許慧霞找到了榻慶山。榻慶山和同事們等著產期的到來,病房上下高度戒備。
那天上午,辦公室的緊急信號燈忽然閃爍起來。禤慶山一邊招呼值班醫生,一邊飛速地奔向許慧霞的病房。
許慧霞的子宮內膜已經非正常脫落,子宮內出血了。出血就意味著孩子遭受感染的可能成倍增加。
當許慧霞躺在手術臺上時,羊水已呈污濁色。這意味著胎兒處于危險的缺氧狀態。麻醉師給她實行了硬膜麻醉。3分鐘過去了,她依然清醒地睜著眼睛,聲音輕微而堅決:“快救我孩子!別管我!”禤慶山閉了閉眼睛,手術刀迅速地在許慧霞的對麻醉沒有反應的肚皮上劃切下去……
終于,胎兒發出了微弱但清晰的啼哭。更慶幸的是,孩子HIV原體測試為陰性,母子平安。
回到家,禤慶山把這事對妻子說了。妻子被這位艾滋病媽媽的母愛深深感動了,她流著淚向丈夫道歉。夫妻倆的心靈終于交融在一起。
鏗鏘男人誓與危險相伴一生
榻慶山在圈內漸漸成了“名人”。
除了為“艾滋媽媽”做接生手術,他開始把自己的手機當成咨詢熱線使用,為那些“艾滋媽媽”排憂解難。
禤慶山還想到一個辦法,把剛剛生完孩子的艾滋病媽媽和正在經歷懷孕的準媽媽召集到一起,讓她們之間互相安慰、互相傳授經驗。讓他欣慰的是,聚會的效果很好,她們建立了QQ群相互聯系、互相鼓勵,共同分享難以向別人述說的煩惱和歡樂。
禤慶山說:“在艾滋病孕婦面前,我會把一切問題告訴她們,讓她們自己作決定。我能做的,就是利用科技手段,盡量將悲劇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是的,除了一例母嬰阻斷失敗,其余的寶寶都很幸運地躲過了艾滋病病毒的侵擾。
禤慶山,這個鏗鏘男人,祝福天下的母親都能正常生下小孩。他也堅信,不久的將來,有更多的艾滋孕婦也能實現這個愿望!
摘自《現代家庭》2008年第10期
編 輯 任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