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萍水相逢,東北大哥護理小老鄉120天
“小兄弟,要站起來,好好活著!”許多年過去了,當年李信國情真意切的這句話,一直縈繞在王國軍的耳邊。
1984年,年僅19歲的王國軍右大腿犯了病,被醫院診斷為“骨癌”,這讓一個貧困的農家陷入了巨大的悲哀中。但王國軍不甘生命就這樣消逝,開始了與命運抗爭的艱難歷程。只要聽說哪里能治這病,王國軍就拖著病腿一瘸一拐地前往求診。錢,從親戚朋友、四鄰八舍處借,家中一些能賣的物件也都賣了。最后雖然被確診為廣泛性骨髓炎,但由于拖延了治療時間,仍有截肢的可能。
1985年6月,王國軍從報上看到一條消息,說山西省稷山縣有一家民間醫院能治這病。王國軍揣著東挪西湊來的百十來元錢,拖著病腿,渡長江,過黃河,急忙趕去。
醫生告訴他,病可以治,但需動兩次大手術,而這需要一筆可觀的費用。當時王國軍身上帶著的百十來元錢已所剩無幾,家中一貧如洗,想到這些,他不禁暗自流淚……此時,一位東北漢子來到他身邊,“小兄弟,遇上什么難事了?”王國軍止不住把自己的苦水盡情地傾倒了出來。
這位東北漢子就是李信國,是一位寧波知青,15歲就插隊到黑龍江七臺河桃山煤礦工作,他當時正在醫院服侍一位工友。他是聽到王國軍那濃重的老家口音好奇地過來詢問的。
聽了王國軍的訴說,李信國沉思了一會兒,沈“你有難處我可以幫你。小兄弟,要站起來,好好活著!”李信國拍了拍王國軍的肩膀。
醫院為王國軍做了兩次“剔肉敲骨”的大手術。王國軍躺在病床上,一動都不能動。而李信國一邊照顧著自己礦上的工友,一邊照顧王國軍。炎炎盛夏,傷口經?;摚钚艊陀们逅疄橥鯂姷膫惹逑磘為避免生褥瘡,李信國又每天為他擦身……就這樣,李信國毫無怨言、不圖回報地服侍了王國軍 120多天,并墊付了他的醫藥費。
功成名就,
心中難舍那段患難真情
在李信國的精心服侍下,王國軍完全康復了。李信國又掏錢為王國軍買了回程的車票。當繞道路過北京時,兄弟二人在北京故宮前合影留念。這張照片,王國軍至今珍藏。照片上“哥兒倆”親昵地依偎在一起。
王國軍的身體雖然基本康復,但家里已是一貧如洗。“按我當時的處境,想改變命運,出路只有一條:闖!”
家鄉盛產榨菜,王國軍想到了推銷榨菜。而他推銷的第一筆生意就是在李信國的幫助下做成的。
1987年的冬天,東北氣溫零下40多度。王國軍冒著嚴寒,只身坐火車來到黑龍江七臺河。當看到衣著單薄的南方小兄弟鼻子凍得通紅、瑟瑟發抖來到家里時,李信國馬上找出自己的大衣和圍巾為王國軍披上,還給了他300元錢。隨后,他幫助王國軍到處聯系單位,一起奔波推銷。兩三天下來,七臺河市果品公司決定向王國軍要一個車皮的壇裝塊形榨菜。這筆生意,王國軍賣了1.9萬元,這在當時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從推銷榨菜開始到辦小型榨菜加工廠,再成立生產食品添加劑山梨酸、山梨酸鉀的企業,王國軍的人生歷經坎坷沉浮,但李信國“站起來,好好活著”的溫暖話語一直激勵著他。1997年,王國軍組建了寧波王龍集團有限公司?,F在,這家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已成為世界上生產同類食品添加劑的最大企業,產品占全球市場45%的份額。
1991年,噩耗傳來。王國軍接到李信國妻子的來信:李信國因患肝癌不幸去世了!頓時,王國軍止不住放聲大哭。李信國大哥就這么走了,王國軍傷心不已,更讓他傷心的是,不久他與大哥的家人也失去了聯系。
從1997年開始,事業走上坦途的王國軍報恩之情更切。他多次委托朋友四處打聽,尋找李信國的親屬。然而,礦工來自五湖四海,流動性極大,許多人都說,“活人都很難找到,何況是一個死人!”
王國軍沒有氣餒。2007年,他再次委托黑龍江的朋友在七臺河電視臺連播數天尋人廣告。春節前夕,終于有好消息傳來:嫂子孫輔清還健在,已經和女兒、兒子搬到了七臺河市的勃利縣。
王國軍迫不及待地撥通了嫂子的電話。20多年過去了,孫輔清還記得這位曾經在家住過兩宿的寧波“小阿弟”。她告訴王國軍,全家人都很好,讓他不要惦念。 但王國軍聽說孫輔清一家生活并不寬裕。李信國去世時兩個孩子都還不到10歲,全靠孫輔清一個人拉扯大?,F在她已年近60,卻還在別人家幫傭,女兒靠擺冷飲攤為生,年近30歲的兒子是個電焊工,還沒有成家。
王國軍決定拿出一筆錢資助他們。嫂子孫輔清卻說:“你能來看我們,我們已經領受了你的情誼。當年要是換了別人,信國也一定會幫的,以前他還救過一個落水的孩子呢?!?/p>
“讓更多人像大哥一樣
做善良無私的人!”
第一次北上尋親,在見過大哥家屬之后,王國軍并沒有立即返回,他去了李信國曾經工作、生活過的煤礦,心中又萌生了一個想法:“我要以大哥的名義幫助七臺河桃山煤礦的貧困學生,讓大哥的精神繼續傳下去!”
王國軍在礦場前后只呆了15分鐘,沒有舉行任何儀式,更沒有邀請任何領導和當地媒體記者,就把20萬元錢交給了礦領導,希望能成立“李信國教育基金”。眾人被王國軍的舉動驚呆了。當天下午,礦黨委當即決定授予王國軍“七煤公司桃山礦榮譽礦工”的光榮稱號,并表示將立即啟動“李信國教育基金”的運作。
據了解,現在當地已有99名貧困學生得到“李信國教育基金”的幫助,共發放了2.97萬元助學金。
對王國軍而言,感恩是對李信國真情的回報,更是一種社會責任。這幾年,事業成功的王國軍回報社會、造福桑梓的義舉如涓涓細流,無聲流淌。
王國軍當年游走于生與死的邊緣,最能理解那些不幸者的苦痛。在小曹娥鎮里,若有貧困孤寡的人生病或去世,王國軍會是最早知道的人之一。他總是不遺余力地出錢幫忙,少則2000多元,多則7000多元。
今年42歲的俞師傅回想起前年的一場大病,滿眼淚水:“多虧阿軍帶頭捐款,使我得到2萬多元的資助,能夠順利去上海華山醫院治療?!?/p>
人和村黨總支書記姚菊芬告訴記者:“國軍小時候很苦,現在發達了,仍惦記著鄉親們。村里有困難,只要向他開口,他總是二話不說,立即幫助解決。村里的文化宮,他就捐了10多萬元。”
前年,余姚市實施村企結對工程,王龍集團一下子與人和、鎮海、新南庵等3個村子結對,先后投入300多萬元幫助各村開展道路改造、河道駁岸、環境綠化和外來人員公寓建設,被評為“寧波市村企結對優秀企業”。 去年,王國軍聽說鎮里沒有救護車時,就以王龍集團的名義贈送鎮衛生院一輛價值20萬元的救護車。
近年來,王龍集團一直為人和、鎮海兩村的郝分村民支付每月1噸的自來水費。數目不大,但聚沙成塔,情深意長。10多年來,王國軍個人結對助學的貧困學生已有20多名。
摘自《記者觀察》2008年10月8日
編 輯 王文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