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自國際奧委會創辦109年以來第一位進入國際奧委會高級行政管理層的中國人,國際奧委會駐北京首席代表李紅在特殊時期的北京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才智雙全的李紅是國際奧委會和2008北京奧組委的橋梁,沒有人相信這個眾人艷羨的女子讀大學時只有通過考試和跑步來掩蓋自己的自卑。聽李紅講述一個自卑女孩的成功故事
我小時候一直都不太自信,又黑又瘦,我媽媽總是說我“你怎么這么黑啊?你把臉好好洗洗干凈啊。”記得我上中學和大學的時候,我天天都羨慕別的女孩長得漂亮。那個時候除了對自己的智商和體育成績有自信,別的方面我都沒什么信心。當時在大學的男朋友也不斷給我灌輸我在很多方面都不行,將來只能依靠他的觀點。
1991年我從清華大學畢業,隨著出國潮我到了美國。到了美國加州才發現,又瘦又黑實際上是最陽光的。從小到大,我一直都是學校的體育健將,我的身上都是很健康的肌肉。我好像突然得到了思想解放,也對自己自信了很多。我們從前要在社會、老師、家長面前做好學生,有不自覺地討好別人的意識,因而對自己不管是從智力、審美上都有很大壓抑。我在美國是一個自我解放的階段,我覺得這個階段對很多中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對自己有了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這個自我謀生的過程,我今天的信心來自于此。這種信心是那種能生存的信心,就是你把我放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即使語言我不能說,人我不認識,我都能生存,都能夠很快地融入到這個社會,很快地了解他們的體系,變成一個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人。
學習對我來說是挺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從小文理科都很平衡發展,我的分析能力很強。現在每到一個新的環境里,對一個公司的結構和組織行為很快就能了解,能夠很快分清楚誰領導誰,領導方式是什么,他下面的人是怎么樣來配合領導。這一點對我現在服務奧運會贊助商的時候都特別有用。
1992年我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州立大學拿到土木工程的碩士,之后我工作了近4年,在加州當工程師,后來又考上了哈佛商學院。畢業之后我和我的瑞士丈夫——他是我在哈佛的同學——回到了加州,共同在美國高通公司工作。
2002年底,我被國際奧委會雇傭并派駐到中國,我的先生也因此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后來高通公司就派他來到中國負責投資業務。
作為國際奧委會派駐北京的首席代表,我的工作就是在中國保持奧林匹克品牌形象的圣潔和持續性。奧運會到了每一個城市都會加上這個城市的色彩,但是不能改變奧林匹克的初衷。奧運會TOP贊助商的簽約方是國際奧委會,實施方是北京奧組委,有任何的協調、市場的推廣工作都是由我們來協調完成。我們常駐在北京奧組委,很多信息可以很準確地傳遞。
我很興奮地看到中國體育營銷市場馬上就要成熟。國際奧委會有一套非常成熟的體育營銷模式,2008北京奧運會帶動了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我們看到很多的中國企業希望成為奧運會的贊助商,利用這個平臺提升自己企業品牌形象。
如果不是在國際奧委會工作,我也不會經歷那么多可以載入史冊的時刻。如果國際奧委會有需要,我將繼續把承辦北京奧運會的經驗介紹給別的國家,但是我始終希望做與中國有關的事情,我將來也希望為中國的教育事業作一些努力。
摘自《商務周刊》2008年第8期
推 薦 宋春華 編 輯 王文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