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江青AA制
吳連登從1964年到1976年,為毛澤東管理家政長達12年。
給毛主席管家,吳連登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主席的工資總不夠用。“毛主席的工資是404.80元,每月的固定開銷:黨費10元;主席的房屋是租的,一月費用84元;兩個孩子的學費,原來每人15元,后提高到每人30元,江青有一個姐姐住在這里,每月生活費30元,也由主席支付,冬天還要取暖費30多元。大約固定花銷為200元。吃飯每月100元左右。主席還有很多民主黨派的朋友,請他們,也是主席自己掏錢。另一個開支是抽煙,每個月將近100元,還要有幾十元的茶葉。”
“主席除了工資,沒有任何額外補貼。錢不夠用時,我只能找毛主席簽上字,才能到中央特別會計室去領稿費。”
江青的工資,也由吳連登管理。“江青的工資是243元。主席的賬我叫一號賬,江青的賬我叫二號賬,他們都是各花各的錢,這是主席交代的,就是現在通常說的AA制。”
去世時家里無一分存款
有人說毛主席常吃紅燒肉,吳連登糾正說:“我們安排一個月吃兩三次紅燒肉。主席平時吃雜糧、青菜比較多,幾乎每天都要吃一個紅薯,一個玉米。”
吳連登說,毛主席喜歡吃魚頭,如果中南海打了大魚,他就去買來。把魚頭弄下來。“但剩下的魚身子,要再去賣給食堂,好給主席購置別的蔬菜。”
吳連登說,毛主席一生吃、穿、用都沒有講究。主席唯一在生活上有要求的,就是煙和茶。“茶葉,主席一直喝龍井。1969年,主席對李先念抽的雪茄產生了興趣。它是成都一個老師傅卷的。這個雪茄煙有個缺點,抽了容易引起咳嗽。為此,我們在里面加了一些止咳化痰的中草藥。我們還給這個煙加了一個特殊的工藝,在30秒之內不抽,它就會自動熄滅。”
吳連登感慨地說:“主席去世后,我坦誠地講,家里沒有剩一分錢存款。”
稿費到底有多少
汪東興,人稱“中南海大管家”,在毛澤東身邊擔任中央警衛工作30余年。
汪東興說“十年‘文革’期間,出版過數以億冊的《毛澤東選集》《毛澤東語錄》《毛澤東詩詞》等,但是毛澤東沒有拿過國內一分錢稿費。毛主席的稿費存放的地方,就是中辦特會室!”
關于毛澤東留給江青的遺產,汪東興說:“我只記得毛主席跟我講過:‘江青以為我要死了,要辦后事了,向我要15萬元。我給了她3萬。”
從1952年到1986年離休,鄭長秋一直在中央辦公廳工作,專職負責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特別財務。“毛主席的稿費一直是我管的,到他老人家1976年9月逝世,共計為124萬元人民幣。到1983年底,由于存款利息上調了,毛主席的全部稿費為157萬多元。”
稿費的幾次特殊用途
鄭長秋回憶,當年毛主席的稿費主要用于資助中國革命的黨外民主人士和特殊開支。“毛主席每年都給章士釗、王季范各2000元。”
鄭長秋還記得:“1972年,經毛主席批示,分別給賀子珍、江青、李敏、李訥各8000元。當時,賀子珍在301醫院住院,花了4000元。剩下的錢,她堅決不要。最后又放回毛主席的稿費中。”
吳連登也知道鄭長秋談到的這一事實:“那四個8000元,最初是因為1972年李訥生下了兒子后,生活非常困難,找到張耀祠同志求助。經張耀祠寫條子,毛主席才同意從稿費中支取8000塊錢給她。”
毛主席出于對親屬的一視同仁,又分別給賀子珍、江青、李敏各8000元,作為生活補貼之用。
摘自《戀愛婚姻家庭》2008年第10期
編 輯 任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