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房價一路下跌的局面,建行已提前安排
8月25日下午,中國建設銀行在北京和香港兩地同時舉行中期業績發布會。行長張建國在北京向記者表示,建行資產總額比上年末增長6.96%,突破7萬億大關。
中期報告顯示,建行2008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586.9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1.34%,年化平均資產回報率為1.72%,年化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為26.36%,分別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54個百分點和6.56個百分點,每股基本及攤薄贏利為0.25元,資產總額更是達到70577.06億元。
事實上,整個中國銀行業過去幾年的資產年增速都在15%以上,建行的發展速度屬于正常。摩根大通副董事兼銀行與金融研究員陳舜告訴《商務周刊》:“上半年增長的主要因素是利差,這是中國的利率環境造成的。再加上銀監會的風險預警,銀行是政策的得益者。”數據顯示,建行2008年上半年利息凈收入增長24.51%,達到1110.80億元,凈利息收益率比上年末提高0.11個百分點至3.29%。
在信貸方面,房地產業貸款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焦點。從2004年開始,中國房地產業一片繁榮,全年國內銀行貸款共17萬億元,其中房地產企業和個人房貸占2.5萬億元左右,占比近15%。房價此后一路高歌猛進。直至去年達到最高點,而后迅速回落。建行與其他商業銀行相比,房地產貸款占貸款比重要略高一些,是建行贏利來源的重要部分。其近期發布的《2008年上半年對公房地產信貸業務運營情況報告》顯示,房地產市場波動調整導致市場持續低迷、部分地區房價漲幅回落甚至下跌、房市觀望氣氛濃厚,一些房地產企業資金鏈日趨緊張。
面對可能來自房貸的不良資產反彈壓力,張建國在會上坦言:“鑒于當前個人按揭貸款、房地產開發貸款的市場走勢不太明確,建行在去年風控壓力測試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對于在房地產價格下跌的情況下采取何種對策進行了提前安排。”
陳舜表示,房地產調控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銀行過去兩三年在這方面一直都很積極。建行今年上半年房地產貸款占總貸款額度9.4%左右,去年年底這一數字是9.7%,而去年上半年則為10.3%。中期業績顯示,建行對房地產業的貸款增幅僅為4.8%,呈現逐步壓縮的態勢。
“至于說不增長,我認為現在還不到時候。中國的房地產業從長遠來說還是可以的,但這里面有一個短期的陣痛。”陳舜說,“這一時期對于客戶的選擇很重要,因為不是所有的房地產商都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今年上半年,建行的個人房貸主要投放在一手房和價量走勢平穩地區,實際抵押率48%;房地產業貸款A級以上客戶貸款余額也占到92.3%。
建行的報告還指出,房地產市場已經由年初時的“價漲量跌”演變為目前的“價滯量跌”,區域分化明顯,深圳、廣州、成都、東莞、南京、重慶等城市甚至出現“價量齊跌”。為此,張建國在發布會上也謹慎表示,通過分析全國房地產市場的不同狀況,建行對房價增長過快的8個城市房地產開發貸款進行了嚴格控制,這8個城市的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量僅占建行全部房貸增量的3%。
正是由于采取了一系列風險防范措施,建行副行長范一飛在香港表示:“目前建行資產質量持續良好,房地產業不良貸款比率約為4.2%,屬歷來最好的水平,而個人按揭貸款的不良比率更低于1%。”
提及前段時間的“斷供”現象,陳舜則認為并不屬實,“從所有銀行的數據來看,還看不到所謂的‘斷供潮’,這只是對個別案例的斷章取義”。以深圳為例,下跌30%不是指每套房產的價格都下跌了30%,而是從整體房價的最高點向下調整了30%,真正利益受損的是去年在高位買房的人,而2006年以前買的房子,即使是零首付也是增值的。
“下降30%看似可怕,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去年房價漲幅之巨,這應該是一個回歸理性的正常過程。”陳舜說。此外,建行董事長郭樹清也表示,全國房地產貸款總額占內地生產總值的12%-13%,相較其他發達國家80%-90%的水平,未來仍有不少發展空間。再加上我國法律允許銀行擁有無限追索權,建行有理由在房地產田地繼續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