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手機這幾年來的峰回路轉背后是這樣一種宿命:脫胎于聯想集團的聯想移動始終懷揣著一顆跟做電腦一樣做中國最好手機的“高貴的心”,但在國外品牌大亨和國內山寨草莽的沖擊下,這顆心十分脆弱。它突出重圍的動力何在?
“叮!——”清脆的金屬落地聲。
呂巖當著《商務周刊》記者的面,將他的手機——聯想移動目前賣得最火的聯想P609狠狠地往地上一擲,然后彎腰撿起脫落的金屬后殼,舉著朝記者晃了晃:“且不論他們能否有我這樣的質量,單就我們手機這范兒,他們也很難做到。”
作為聯想移動公司總裁兼CEO,呂巖用“他們”來指代“山寨手機”,以顯示自己的不屑。
去年聯想手機業務出現虧損,今年1月,時任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的呂巖出任聯想移動總經理,當月聯想集團宣布將手機業務的所有權益作價1億美元出售給由弘毅投資為首的私募資金。
此前的呂巖已經在聯想工作了15年,主要負責臺式機業務。盡管缺乏手機行業經驗,但上任8個月后,他確信自己已經找到了聯想手機的出路。“今年上半年聯想移動已經實現贏利。”而且呂巖稱,8月份以來他不斷收到讓自己欣慰的消息——聯想手機在山寨機的“老巢”深圳賣得很不錯。由于市場逐步飽和,山寨手機利潤越發稀薄,這是呂巖等國產主流手機品牌商所樂見的。
在呂巖看來,這其中的含義非常清晰:“山寨機不可能成為主流,聯想移動堅持的高端化才是手機業發展的趨勢。”
他進一步分析到,高端化分為追求時尚外形和功能兩個方向,聯想手機將來的發展也就是要在時尚和科技這兩個緯度上——“時尚就是要做得美觀,高科技就是將手機發展為互聯網的終端”。
隨著手機電視標準的發布,以及TD網絡的逐步完善,手機廠商開始制造出一個令人興奮的話題——手機將進入“看”時代。8月1日,聯想移動聯合TD芯片商展訊正式向中國移動交付首批支持數字電視功能的TD手機,呂巖充滿激情的宣布:“TD電視手機的時代已經到來。”
“手機視頻是一個充滿潛力的上升市場。”呂巖對《商務周刊》表示,“聯想手機之前的調研發現,目前有10%左右的用戶使用手機觀看視頻,這個比例將不斷提升。”
早在今年3月,就有媒體披露聯想移動將進行高達50%的裁員以專攻高端手機的消息,聯想移動的銷售部門首先采取行動,其他部門也陸續展開裁減計劃。目的是讓聯想移動完全轉型走高端路線,主要朝3G方向轉型。
呂巖回避了有關該消息的提問,但聯想手機最近推出的幾款產品確實都定位在漂亮的外表和創新的功能上。最新推出的“新視界”系列手機,無論是外觀還是功能都很費工夫。
與三年前聯想筆記本產品事業部的總經理張暉在發布會上摔筆記本一樣,呂巖對于山寨機的不屑和對高端的向往,都來自于聯想那顆高貴的心。“沒有一個好的品牌,企業能做的就只能是貿易,根本沒有品牌可言。聯想始終把提高用戶體驗、打造一個真正的品牌為己任,無論是PC還是手機。”呂巖說。
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呂巖不斷地起身手指墻壁上貼的一句英語,翻譯成中文就是“做最好的個人電腦”。“做手機也是這樣,我們的目標是做最好的手機。”呂巖說,這是聯想移動的理想。
但他沒有把這個理想也貼到墻上。呂巖無奈的表示,中國沒有一個廠商提出要做最好的手機的口號,因為這對并不信賴國產品牌的消費者來說,“是個很虛妄的口號”。
“國內手機廠商最大的能力不足,是客戶對國產品牌的忠誠度。”呂巖說,“品牌是一個積淀的過程,你買了這個產品,知道了這個企業是個什么文化的符號,我拿到這個手機代表著我是個什么樣的定位和人群。盡管聯想移動和國內企業都沒有做到這一高度,但聯想移動一直在照著這個目標做。”
初入手機行業時,聯想手機部門相關人員都很迷茫,他們不知道該從何下手。于是在PC領域積累的管理經驗給予了“摸著石頭過河”的聯想手機“新兵”很大的幫助。以風險控制為例,聯想有一套嚴格的考核體系,可以保證采購部門不多進貨。聯想電腦的存貨周轉期為10-15天,而聯想手機的存貨周期在國內也是最短的,比其他廠商少200%-30%。這些來自PC業務的管理經驗,讓聯想在更新換代日新月異的手機市場避免了產品的大量積壓,將庫存風險降到最低。
這兩大業務其后也一直關聯緊密。兩個有代表性的例子,一是聯想移動歸CEO阿梅尼奧直接統管,盡管手機業務的市場基本在中國,但卻是直接向CEO匯報,這也是聯想集團種子業務中唯一的例外;二是手機業務要與電腦業務合并報表。
聯想手機有著濃重的“PC風格”,聯想控股總裁柳傳志提出“賣電腦就像賣海鮮”,聯想移動緊接著提出“賣手機就像賣新鮮水果”;聯想PC開始注重高端產品,手機也將重點放在高端智能手機上;聯想手機在國內還沒有完全站住腳跟,當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后,也蹣跚著進軍海外。
盡管在戰略和管理上亦步亦趨,但將PC的成功復制到手機行業,并非蕭規曹隨就可以實現。
2002年聯想殺人手機市場時,國產手機的銷售額和市場占有率都創下了歷史記錄。以當時風頭最勁的TCL為例,2003年銷售額近100億元人民幣,市場份額位居中國第三位,在國產手機中排名第一,當年凈利7.82億港元。而在當時強調自主研發的聯想移動并沒有獲得回報,在整個國產手機最鼎盛的時期,聯想移動2003年卻虧損了2500萬港元。
在經歷了頭年的敗局,聯想移動并未放棄。這中間廣為流傳的一個故事是,在2003年聯想手機處境最艱難之際,當時的掌門人劉志軍下決心2004年自主開發手機的比例要提高至50%,而一位咨詢公司的顧問卻認為這完全不可能,于是兩人相約誰輸了就要剃光頭。最后的結果是2004年聯想移動自主研發手機的銷量達到70%。
雖然2003年聯想手機由于研發而忽視了占領市場,但這種賭注也給聯想移動帶來了一些幸運。2004年國產手機普遍遭遇滑鐵盧,庫存壓力不斷增加,市場占有率一路下滑。聯想手機小批量、多品種的產品為其贏得了生存空間。積重難返的國產手機企業紛紛倒下,聯想卻站住了腳,當年銷量翻番。
塞迪通信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蔣利峰對《商務周刊》分析說,這是由于聯想手機在當時沒有庫存的壓力,在其他品牌落魄的時候得以輕裝上陣。
然而,這些優勢并不足以讓聯想移動抵御“山寨機”的沖擊。與更為靈活的山寨產品相比,聯想的研發周期過長,生產出的新款手機跟不上步伐,一出場就面臨著過時的命運。
聯想移動這時做出一個無奈的決定,同眾多山寨機廠家一樣選用聯發科芯片平臺制造手機,以使用聯發科芯片的“運作型”產品,緩解外資品牌和山寨機在二三線市場的打壓。
2005年百萬像素拍照手機成為市場主流,聯想停掉了所有彩屏手機的生產,開發基于聯發科芯片平臺的拍照和多媒體手機。但即便如此,聯想仍沒有放棄高端手機的自主研發。2007年3月,他們發布了基于微軟Windows Mobile 6中文版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聯想ET600;4月請來了“大小s”代言最新推出的s系列手機,沿襲“粉時尚”的設計風格,注重色彩表現,定位在時尚白領人群。
“變相山寨化”讓聯想移動在當年實現了增長。2006年,已經成為國產手機第一的聯想移動把競爭的目標指向了國際品牌諾基亞、索愛、摩托羅拉等,一心做大的聯想移動開始踏上了一些國產手機廠商曾經走過的路。
但正如TCL、波導曾經因為提出千萬產能的目標最終走上衰落,這一魔咒也降臨到聯想移動頭上。2006年下半年,聯想手機業績開始下滑。到2007財年,凈虧損額約為1.33億元人民幣。2007年2月,聯想公布的2006-2007財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手機業務比第二季度銷量下降了6%。
今年1月,聯想集團宣布將手機業務出售給聯想控股旗下弘毅投資為首的私募資金,聯想移動從原來一個事業部變成獨立的公司。聯想控股副總裁、弘毅投資總裁趙令歡的解釋是:“兒子必須要離開家才能成長。”
但在外界看來,聯想移動東家的變換只不過是“左手倒右手”——不僅弘毅投資與聯想集團同屬于聯想控股,而且包括呂巖在內的多位聯想移動新高管均來自于聯想集團。
“聯想手機在PC的影響下,一直逃脫不了它的圈子,逃不出去,就意味著不能真正的獨立,也就無法談長遠發展。”互聯網實驗室執行總裁劉興亮對《商務周刊》說,“獨立不僅表現在法律意義上,而是擺脫PC業務模式的影響。”實際上,與PC同行一度帶亂了聯想手機的步伐。對庫存的計算上,聯想沿用P C的管理方法是看實貨而不是賬面,而手機渠道并不習慣統計實貨,引起了一些渠道的不滿。這些渠道商比PC渠道更加“江湖”,對聯想移動的忠誠度并不高。
他認為,由于很好地迎合了受眾口味,而且在同一價位的低端產品上山寨機更有性價比優勢,所以短期內山寨機仍會有很好的市場發展,聯想移動乃至整個國內手機行業的冬天遠未結束。
呂巖十分清楚聯想手機的處境,但他堅定地認為“技工貿”能為聯想手機找到一條出路。“3G時代的高端智能手機不是我們唯一的發展策略,但跟別人相比,我想這會是未來我們的優勢所在。”呂巖說,“高端手機是我們的戰略產品,在未來的3G時代,聯想將拼命開發基于3G技術的手機,強調手機和電腦之間的關系,積極推出涉及流媒體技術的手機。”他表示,為了加快發展步伐,如果機會合適的話,聯想移動會選擇收購相關手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