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和產業界已經意識到了傳統制造模式的弊端,也試圖找到一個適合中國的循環經濟模式和綠色制造模式,而隨著歐盟等綠色貿易壁壘指令的不斷出臺,“從搖籃到搖籃”的制造模式變得越來越緊迫
據報道,歐盟2007年8月11日起開始實施的《耗能產品生態設計指令》(EuP指令)第一批實施細則近日出臺,第一批實施細則涉及街道照明產品、辦公室照明產品、待機和關機功耗、外置式電源產品,簡易式機頂盒。據說歐盟相關官員曾明確表態,EuP指令80%針對的是中國企業。
EuP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節能指令,而是一個完備的生態設計框架體系。并以不斷出臺實施措施(implementingmeasures)的方式進行逐步推進。這一指令出臺的積極意義是,它將迫使企業進行思維上的轉換,從戰略上重視產品的生態設計。
EuP指令是個逐步深入的過程。產品能耗已經成為EuP首先關注的問題。EUP指令對進入歐盟的相關產品將會有不同的能耗標準,而且能耗限制有一個過渡期。這只是一個技術門檻,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通過一定的技術攻關是能夠解決的。EuP指令還要求企業引入生態設計管理機制。這就要求企業應盡快把生態設計管理體系納入到企業的設計體系當中。EUP指令要求企業建立產品生態檔案。企業需要提供相關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的輸入與輸出數據,主要包括能源和資源的輸入及對環境的各種排放輸出。在建立產品生態檔案過程中,企業不僅本身要做好基礎性的調查和統計工作,還必須對自己的供應商甚至對整個上游產業鏈提出要求,要求各級供應商和生產企業一起來合作建立產品的生態檔案。
為了適應越來越嚴厲的環保要求,中國企業必須主動實施產品生命周期評價。產品生命周期評價就是對一個產品系統的生命周期中輸入、輸出及其潛在環境影響的匯編和評價。生命周期評價主要包括目的與范圍的確定、清單分析、生命周期影響評價、生命周期解釋四個步驟。對企業來說,進行產品生命周期評價的意義在于完成產品的生命周期解釋,并根據評價指標,改進產品設計系統,提升產品生態屬性。不斷進行上述的四個過程,以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傳統工業設計被稱為“從搖籃到墳墓”的設計,現代工業革命在此設計思維基礎上發展起來,但因為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和產品回收再利用困難而越來越受到質疑。根據統計,美國用于制造耐用品所開采的資源,超過90%幾乎是立即就變成了廢物。中國制造業在這些年異軍突起,中國也成為了所謂的“世界工廠”,但中國工業設計制造模式沿襲的仍然是“從搖籃到墳墓”的思維。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制造業對資源消耗日益加劇,對環境的破壞也日益加重,中國政府和產業界已經意識到了傳統制造模式的弊端,也試圖找到一個適合中國的循環經濟模式和綠色制造模式,即“從搖籃到搖籃”的制造模式。
隨著歐盟等綠色貿易壁壘指令的不斷出臺,從外部也給中國制造帶來越來越緊迫的轉型壓力。據了解,目前中國企業在應對EuP指令問題上并不積極,很多企業都沒有針對這一指令開展有實質性的工作,還有些企業甚至都不清楚EuP是什么,更談不上進行能耗管理、引入生態設計管理機制、建立產品生態檔案和產品生命周期評價了。如果歐盟嚴格按照指令實施的話,對歐盟有出口貿易的中國企業受到的打擊肯定非常巨大。建議中國有關部門和產業界整體行動起來,協同配合,積極應對,主動打造“從搖籃到搖籃”的制造模式。否則,最終受傷的不僅是中國的環境,也會是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