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石油美元,分拆晶圓制造業務還能給AMD帶來什么?
“好漢才有晶圓廠(Only real men have fabs)。”這是全球第二大電腦芯片商AMD創始人杰里·桑德斯的一句名言,如今一語成讖。10月7日,AMD宣布分拆其晶圓制造業務,與阿布扎比高科技投資公司(ATIC)成立新合資企業。AMD由傳統IDM(設計與制造一體)模式走向了Fabless(專業設計)模式,這也成為AMD歷史上最重大的戰略變革。
AMD公司CEO梅耶爾(Dirk Meyer)對此的解釋是:“AMD探索出了一條創新的道路,使我們可以集中精力于創新的設計,而不需大量投資于半導體生產。”AMD連續7個季度虧損,其中大部分虧損都與運營昂貴的芯片生產廠有關。那些芯片生產廠的建設成本一般在30億美元到50億美元之間,每年還需要大量資金對它們進行技術和設備升級。AMD的新管理層認為,分拆芯片制造業,是繼續保持其競爭力、避免被邊緣化的最佳選擇。

此次交易涉及AMD在德國的兩家芯片制造公司及在紐約新建的一家工廠所相關的資產及知識產權。在此基礎上,AMD將與阿布扎比高科技投資公司共同組建名為The Foundry Company的新半導體公司。ATIC將向合資公司注入21億美元,其中14億美元為直接投資,剩余7億資金將用于收購AMD所持有的合資公司股份。ATIC還將在未來5年內對合資公司投資36億—60億美元的股權基金。此外,合資公司還將承擔AMD的12億美元債務。
“這個交易只是AMD的一個融資策略,短時期內解決了AMD資金短缺的窘境。”賽迪顧問半導體產業高級分析師李柯對《商務周刊》表示,從長遠看,中東人手中大筆的石油美元也可望為AMD以后的發展帶來強勁的資本支持。
阿布扎比政府所屬的ATIC是全球知名的主權基金,擁有超過8000億美元的資金。這次交易對ATIC與AMD來說是一個雙贏的結局。在新成立的半導體公司“The foundry company”中,ATIC占有55.6%股權,AMD擁有剩下的44.4%。交易使ATIC在全球半導體行業中快速獲得領先地位,也使AMD在繼續握有制造業務情況下擺脫了困擾已久的資金短缺壓力。
AMD一直在實行資產輕量化戰略。今年8月19日,AMD曾將其德國德累斯頓的Fab30工廠的設備與技術出售給俄羅斯半導體廠商Angstrem,8月26日又將其數字電視芯片部門以1.928億美元出售給Broadcom,現在正考慮出售其手持設備部門。分拆制造業是AMD自2006年收購顯示芯片巨頭ATI以來的又一個大動作,也是其品牌定位轉化為“The future is fusion(未來屬于融合)”后的及時調整。
“收購ATI,出售數字電視芯片部門,分拆制造業,這一系列動作符合AMD長遠發展戰略,有利于提高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AMD中國公司經理對《商務周刊》表示,此后AMD將專注于創新計算技術和圖形顯示方案的設計與開發,將在X86芯片領域利用GPU+CPU模式搶占市場,向英特爾發起強大攻擊,力爭改變自身不利的競爭地位。
盡管AMD在短時間內還無法撼動英特爾的地位,但英特爾第一時間站出來對這場交易提出質疑,認為由于AMD與英特爾之間曾簽署過一項專利交叉許可協議,交易可能會侵犯英特爾的專利權。
但在李柯看來,這筆交易更類似于提供了一筆長期無息貸款。他認為:“雖然石油美元占有新公司55.6%的股份,但這實際上是一個外行與內行的合作。”ATIC完全不懂半導體,它只是一個風險投資財團,新公司的生產線、工藝等都是依據AMD而設,目前唯一的客戶也是AMD自己,AMD依然需要尋找來自其他方面的技術、市場、人才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