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化將遍布世界每個角落”的預言正在加速實現,然而未來兩年誰來主宰這個遍布世界每個角落的空間,無疑是充滿懸念的。
2008年5月,微軟公司正式宣布推出虛擬化技術Hyper-V管理程序,消息一出,無異于撕開了遮掩在這塊暗流洶涌市場頭上的幔布——全球虛擬化市場的三大主力VMware、微軟、思杰系統之間的關系,也由此變得微妙起來。
2007年,VMware公司占有市場的大部分份額,處于領先地位,但當年11月,思杰系統公司以5億美元收購了XenSource公司,一舉成為在業界首個擁有應用交付、服務器和桌面系統虛擬化,提供端到端應用交付基礎架構解決方案的公司。此后市場格局開始向復雜化轉變,黑馬Google宣布進軍虛擬化,而巨頭微軟多年潛心研究和技術收購也使得自身的虛擬化技術和市場份額不斷增加,硬件廠商戴爾、惠普、IBM、富士通西門子、聯想、NEC等對于不同虛擬技術的支持,更是加劇了虛擬技術市場的激烈競爭。
今年年初,有傳言IBM和思科都有意收購思杰系統,思杰股票當即大漲10%。5月,微軟公司不僅推出Hyper-V管理程序,而且又與思杰共同宣布推出雙方共同研發和營銷的創新性產品。為占據新興市場的先機,VMware新的大中華區負責人在奧運期間走馬上任,而10月15日,思杰系統中國公司也正式成立,并宣布增強對于中國市場的承諾,計劃在未來5年將在華員工總數增加三倍,同時全力支持不斷擴大的客戶群體和合作伙伴網絡。
面對如此復雜的未來虛擬化市場,本刊采訪了思杰系統公司Windows應用交付部門副總裁兼產品線主管Nabeel Youakim。
《商務周刊》:聽說您是思杰系統公司最早來中國的人,所以很了解這塊市場,在與中國政府官員和客戶接觸的過程中,您是如何介紹思杰公司的業務和理念的呢?
Nabeel:我確實是思杰公司第一個來中國的人,那是1999年。我的家鄉是澳大利亞的悉尼,悉尼已經是一個大城市了,但和北京一比我感到非常驚訝,北京是一個更大城市,而且也只是中國眾多大城市中的一個。當時我就覺得,中國對于思杰系統公司來說是非常大的市場機遇。
在與中國官員和企業見面時,我通常會講綠色IT是很重要的,思杰公司能夠為中國的節能減排工作提供幫助,因為我們的虛擬化技術可以把服務器的數量減少30%。因此使用思杰技術的企業不僅節省了大筆的硬件投資,而且還實現了節能降耗。如果中國大量的政府機構和大型企業都這樣做的話,將非常有利于中國政府所提倡的節能減排的政策執行。另外,思杰的技術也可以透過終端虛擬化來實現PC等投資成本的減少和電能節約。
《商務周刊》:VMware公司在中國的市場開拓也做得不錯,作為競爭對手思杰與它在發展戰略上有哪些不同?
Nabeel:Vmware公司的虛擬化技術確實很不錯,發展戰略也很好,但思杰與它還是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兩家公司的技術是不同的,思杰提供的是虛擬化的交付,可以實現應用的虛擬化、桌面虛擬化、服務器虛擬化,思杰進入這幾個領域的歷史都很長。除了應用交付的技術外,思杰還提供其他的相關技術,比如說Netscaler網絡的優化,還有Wanscaler廣域網的優化。因此相對來說,思杰擁有更完整的端對端的解決方案;其次,兩家公司的不同之處在于和微軟的關系上。目前,VMware公司越來越把微軟看成競爭對手,而思杰系統一直是把微軟公司看成合作伙伴的。
思杰從成立之日起一直擁有這樣的合作理念。我們相信對于客戶而言,能實現不同系統間的互相可操作性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這方面,思杰要領先于其他公司。
《商務周刊》:VMware公司更像一個挑戰者,而思杰更像一個合作者,可以這樣理解嗎?

Nabeel:確實思杰在市場上一直都在扮演合作者的角色。以微軟為例,1989年思杰剛成立時就和微軟開始合作了。我們的合作是雙向的,通過互相合作來滿足客戶的要求。今年微軟宣布,思杰是他的最佳獨立軟件提供商的全球合作伙伴。事實上,思杰系統和微軟有這么密切的關系是因為我們的應用交付戰略,目前人們使用的絕大部分的應用程序都是基于Windows技術的,而思杰公司的戰略就是把Windows的應用程序從桌面機轉移到服務器上,然后以一種更加高效的方式交付出去。對微軟而言,思杰增強了他們Windows產品的性能,使它更靈活、更快、成本更低的得到使用。
思杰和微軟合作的另一個領域是虛擬化。在這個新的市場,微軟也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思杰擁有從應用到桌面到服務器的一套完整的虛擬化技術,可以提供更為完整的端到端的虛擬化服務。而且我們虛擬化技術可以非常好的在微軟的桌面機和服務器環境下運行。今年9月微軟發布了全球虛擬化戰略,進行了一系列活動,這些活動中他們都提到思杰公司是至關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們和微軟合作的新的趨勢就是桌面虛擬化,對于微軟而言桌面虛擬化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現在世界大概97%的桌面都是Windows系統的,所以如果當顧客看到了對桌面虛擬化的需求、把應用集中到數據中心的這種需求的時候,微軟考慮和我們進行這方面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今年剛剛發布的XenDesktop的一個產品,是業界最為完整的桌面虛擬技術,而微軟自己是沒有桌面虛擬產品的,這也是思杰的價值所在。
今年5月,微軟發布了服務器虛擬化技術Hyper-V和WindowsServer2008的產品,微軟希望Hyper-V能實現基于Linux系統的工作負載問題。此前微軟一直就此與XenSource公司合作,在思杰收購了XenSource公司后,顯然思杰與微軟的合作關系就進一步加強了。現在我們已經可以實現微軟的Hyper-V和思杰的XenServer 兩個產品之間互相的可操作性。
《商務周刊》:在桌面虛擬化上,是思杰和微軟一起與VMware競爭了?
Nabeel:可以這樣講。當VMware公司發布了它的桌面虛擬化產品時,微軟還沒有這種成熟的技術,所以微軟就找到了思杰,并運用了思杰的XenDesktop桌面虛擬化技術來與VMware競爭。雙方的正式合作是從今年5月份思杰發布了XenDesktop之后,今年9月微軟發布了它的全球虛擬化戰略之后,雙方的關系又進一步加強。
《商務周刊》:那么思杰與惠普、IBM等硬件廠商的關系又是什么情形呢?
Nabeel:思杰系統公司與他們的合作分為兩部分:硬件和服務。在硬件方面,惠普和IBM在他們服務器上運行了思杰的技術。每次當思杰開發出新的產品時,都會和合作伙伴進行合作,確保他們認證思杰技術是可以在他們的硬件環境下使用的。同時惠普現在也在銷售思杰公司的解決方案,事實上惠普是作為硬件銷售的組成部分來銷售思杰的XenApp、XenDesktop和XenServer系統的。
另外在瘦客戶機上,惠普和思杰也有合作。瘦客戶機消耗的能源只有PC機的1/10。所以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運用思杰公司的技術來降低能耗,用瘦客戶機來實行數據更新。因此,惠普可以說是我們一個非常完整的合作伙伴。還有像IBM、戴爾也是我們的重要合作伙伴。
《商務周刊》:可以說,當年沒有硬件廠商IBM就沒有今天的微軟,時至今日,硬件廠商的作用仍很大,思杰在與他們的合作中誰占主導地位?
Nabeel: 我們是互相關聯的,思杰需要硬件廠商的支持,因為在硬件上才能運行我們的技術;當然一項技術也可能促成消費者來購買硬件,所以我們是互相依靠的。我們也可以把產品推向市場,提供相應的硬件環境,讓客戶來自己挑選硬件環境,但現在我們和惠普、IBM、戴爾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對于客戶而言,選擇就更加容易。
如果一定要說誰更重要,我認為是軟件更重要。硬件和軟件都要面對商業世界,就整個商業世界的運作而言,下訂單、處理交易、對客戶服務以及賬戶管理等等都是通過軟件來實現的。思杰公司相信,“應用”對于公司來講是生命線。因為所有的信息,無論是客戶、伙伴還是產品都是在應用當中體現的,沒有應用的話就無法生存下去。思杰提供應用的接入和基礎架構,這樣可以使有這種使用需求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獲得這些應用。這些使用盡管需要通過硬件來執行,但之所以需要硬件,還是因為有應用的需求。
《商務周刊》:今年早些時候,業界傳出消息,IBM和思科正在競購思杰系統公司,受消息刺激,思杰股價大漲,這是否說明思杰這類技術公司只有被業界的巨頭收購后才會體現更大價值呢?
Nabeel:我得強調,思杰系統公司沒有希望被收購的意愿。我們的技術如此的強有力,完全可以獨立于任何一種軟件或者硬件的環境來實現我們的價值。我們保持獨立,對于進一步開展軟件和硬件的合作是最好的。我認為思杰公司可以成長為現在的2—3倍,市場份額會更大。目前,大概全世界有1億用戶使用思杰公司的技術,但是我們知道全世界大概有8億臺個人電腦。這個市場潛力還是非常巨大的。
《商務周刊》:“云計算”最近在中國也非常熱,一下子很多IT廠商都在強調這個概念,10月15日,思杰在中國公布了云計算戰略,您能介紹一下思杰的“云戰略”嗎?
Nabeel:思杰云中心(C3)產品系列,將“經過驗證的云”虛擬化與向當今許多最大型互聯網和網絡服務供應商提供支持的網絡產品整合起來。這種獨特的結合使下一代云供應商能夠利用托管云服務的最廣為應用的虛擬基礎設施平臺,以及最為穩定的基礎設施,為云用戶及企業數據中心提供可靠而安全的服務。思杰戰略的重心將放在為新的和已有的云供應商提供向客戶成功交付“云”所需的基礎設施。目前,有超過21.5萬個企業客戶每天依靠思杰交付中心的產品,以類似云服務的形式向用戶交付應用和桌面系統。新的思杰云中心(C3)為新崛起的一代云服務供應商提供這些同樣的功能,使他們能夠以相同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為其用戶成功地提供云服務的托管和交付。
10月14日,思杰系統公司還發布了Project Kensho計劃的技術預覽版,這是一套可在企業和“云”中開發和部署可移植虛擬機設備的工具包。該技術可以讓客戶充分利用思杰和微軟這對合作伙伴之間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所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