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誕生之初,其規模大都較小,但恰恰是因為各種家庭式小企業的存在,我們在諸如修鞋、補衣、吃飯等各方面的需求才能得以滿足。
小企業雖然員工較少,但它們卻是推動幾乎所有國家經濟向前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在美國,小企業占據了99.7%的雇傭市場,它們擁有全國近一半的私營員工。在全球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巴西,全國550萬家企業中有98%是小企業,它們擁有全國60%的雇員。在中國,作為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支柱,中小企業的數量每年都以15%左右的數量遞增,到2012年將增長到5000萬家,目前中國的中小企業貢獻了58%的GDP、48%的稅收,解決了75%的就業。
在今后10年,小企業還將釋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隨著下個10億互聯網用戶的增加(目前全球已有10億互聯網用戶),他們將充分開發并利用互聯時代給企業、家庭和社會乃至全球經濟所帶來的巨大潛能。
國際中小企業聯合會預計,在今后5年內將有超過5億家新企業成立。這些新興的企業大都來自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金磚四國)等經濟發展迅猛的國家,以及以色列、土耳其、印尼、越南、波蘭等新興國家和拉美地區。
分析公司IDC的調查表明,中小企業認識到,他們要想取得成功必須依靠信息技術,自2002年以來其IT支出增長已超過了全球企業IT總支出的增長速度,并且這樣的情況還有望持續到2010年。
IDC的調查顯示,中小企業的這種發展態勢使得電腦價格在過去10年呈穩步下降的態勢。例如,從1997年到2007年,一臺臺式機的平均價格下降了60%。而對于筆記本電腦,未來的10億網絡用戶正在不斷將其作為首選電腦,筆記本的價格同期也下降了幾乎相同的百分點。此外,計算基礎架構的成本也越來越低,運行網絡和網站的服務器的價格下降了55%。在電腦價格不斷下降的同時,根據摩爾定律,計算能力則每18個月左右會翻一番。
這些對小企業的發展都十分有利。只要配備合適的技術,他們不僅能與同級別企業展開競爭,還將能與全球范圍內的大型企業進行抗衡與合作。

但是,低價并不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小企業選購技術時考慮的唯一因素。他們追求的是以適當的價格購買最符合需要的技術和服務。經濟、可靠且易于維護的技術產品,才是他們的理想之選。為此,電腦制造商必須像這些小企業服務他們的客戶那樣,迅速調整自身的產品和服務,來適應并滿足新興企業不斷涌現的需求。這意味著需要直接與客戶進行交流,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包括預算)來為他們量身定做IT產品以及服務。
目前,新興國家的小企業和一些院校及政府客戶表示,他們需要簡單、經濟的業務計算和連接特性,不需要更高端的性能。IDC調查表明,僅15%的中小型企業(員工不超過20人)擁有專門的IT人員。這樣一來,為他們提供從基本安裝、電話故障診斷,到下一工作日上門服務等可靠、直接的服務就變得至關重要。
總的來說,中小型企業和新興國家將為IT業帶來巨大的機遇,促使IT業不斷開發適用于他們的解決方案,但我們在把握這一機遇的同時,也必須謹記以下幾點:
首先,這些客戶大都剛開始部署信息技術,但他們渴望采用最新且最高效的標準技術來武裝自己的企業。他們往往希望跨越基于其他企業幾十年以來一直使用的專項技術的復雜系統,并正在不斷嘗試使自己不再依賴于該系統。
其次,我們必須認識到基于行業標準的技術能帶給客戶的價值,并應基于這些標準來繼續開發創新型的新產品和服務。采用互聯網協議技術(名為iSCSI存儲)的數據存儲系統便是一項基于行業標準的偉大技術。在這個數據爆炸的互聯時代,它們能為用戶提供所需的高級存儲功能組合,同時它們的設置和使用方式更為簡單。此外,基于行業標準的存儲系統的價格遠遠低于舊版系統,因此,分析人員預計,從2005年到2010年,使用 iSCSI存儲技術的客戶將增加76%。
最后至關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必須學會傾聽客戶的需求。了解并滿足客戶特定需求的唯一方式是經常與他們進行交流溝通,這對于滿足新興國家小企業各種不斷變化和增長的需求尤為重要。只有那些懂得傾聽客戶的需求、捕捉這些需求之間的差異,以及利用定制解決方案滿足這些需求的供應商,才會贏得客戶的信任和合作,并最終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