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全球最大的屈光鏡片生產商法國依視路國際集團進入中國的第10個年頭。雖然中國區總裁何毅把這10年稱為做鋪墊和打基礎的10年,但就在這10年里,依視路的中國業績已經由最初不足2000萬元飛速增長到了2007年的兩億多元。
依視路是由法國兩家光學公司依視和視路1972年合并而成的光學集團。追根朔源依視路已有近160年的歷史。1849年,三位窮途潦倒的手工匠在法國巴黎的東郊成立了一家“兄弟合作社”,15年后,依視光學公司誕生了。到了20世紀后半葉,依視光學曾推出無框、半框鏡架和雙光、漸進多焦點鏡片等多項革命性的產品。1938年,視路的創始人Lissac在巴黎開了一家眼鏡店,這家眼鏡店不同凡響地首創了鏡架挑選、驗光、割邊和裝配一條龍,一改顧客試戴眼鏡舒適就成的落后方式。1959年,Lissac向全球推出輕巧不碎的樹脂鏡片后,公司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兩強聯手后的依視路集團展開了它的全球發展攻勢,時至今日,依視路已成全球鏡片制造業霸主,占據25%以上的市場份額。作為全球最大的專業鏡片制造商,依視路是漸進鏡片、樹脂鏡片(CR39)的發明者,每年集團注冊的專利都有100項左右,科研經費的投入是廣告費的2倍。

“作為全球老品牌,我們繼承了前人的寶貴傳統,那就是永遠走在時代的前沿,并且一直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何毅對依視路品牌做出的詮釋,也給出了它在中國能夠快速發展的理由。
1997年,依視路在中國安家落戶,當時中國市場上還都是玻璃鏡片。“現在中國市場基本找不到玻璃鏡片了,整個行業發展都很迅速。”何毅對《商務周刊》說。
何毅認為在進入市場之初,最重要的就是先讓客戶認識這個品牌,他誓言要將這一國際知名光學品牌全面推向中國鏡片市場。何毅采用的是直銷加代理兩條腿走路的銷售模式,首先進入市場上比較著名的眼鏡店,而較小的配鏡店則通過代理的形式去覆蓋。5年之后,依視路實現了這一目標。目前依視路在中國僅銷售公司部分就擁有300多員工,并在北京、廣州成立了分公司和加工廠,產品遍及全國30多個省市。
何毅希望依視路在中國也能擁有穩定的增長業績和穩固的企業團隊,因為在他看來,正是這個原因才使得依視路能夠走到今天。在法國依視路集團組建之初,他們就成立了一個叫Valoptec的公司,這是一個員工持股公司,每人定期拿出固定的錢存入這家公司,而依視路公司也會拿出相應的數額,再用這些錢購買依視路的股票。今天,Valoptec是依視路集團最大的股東,依視路的股票也始終保持穩步上升的態勢,在全球經濟危機沖擊下,其頑強的抗跌能力令人刮目相看,在巴黎CAC指數股中名列第四。
“依視路通過Valoptec這個經濟紐帶增強了員工的凝聚力。使員工團隊長期以來保持穩定。”何毅透露,依視路中國很快也要實行這個制度了,“到那個時候,我們將有更多的精力去開拓市場”。
2007年,在受到匯率浮動等不利影響下,依視路集團的營收仍然同比增長8.1%至2.98億歐元,穩居全球視光產品市場的頭把交椅比位居第二、第三的競爭者的產值總和還多40%。自1997年依視路在上海投資已超出2000美元,目前已占據了12%的中國市場。“接下來我們會進入新的發展期,依視路已在上海松江投資建立中國最大最先進的樹脂鏡片生產基地。”何毅說,“依視路中國將一如既往地推動眼鏡行業的發展,讓更多的消費者享受到更新、更好、科技含量更高的依視路鏡片,我們的心愿就是人人都能看世界更美好。”(記者/邵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