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之前的網絡泡沫,使得當時勃興的數據中心(IDC)為大眾所熟知,隨后泡沫破滅,大批IDC服務商隨之倒閉。2008年,突然而至的資本市場和風險投資市場的寒冬,使前兩年一直在大把燒錢的視頻網站、社交網站以及Web2.0網站被釜底抽薪,今年人們又不時聽到北京和上海的多家IDC突然關閉或資金鏈斷裂的消息。
但有一家老牌IDC公司卻在2008年出盡風頭。創建于1996年的世紀互聯先是在今年1月第二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會上奪得“卓越貢獻獎”、優質服務獎”和“優秀CDN平臺獎”三項大獎。4月,世紀互聯獲得由計世資訊主辦的“下一代數據中心國際峰會”頒發的“最可靠第三方綠色數據中心提供商”稱號。10月底,世紀互聯又以互聯網基礎設施服務商的身份,憑借三年收入增長率超過300%的業績,入選“德勤2008年度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

在8月份北京奧運會期間,包括央視國際在內的9家獲得授權的奧運直播網站,PV(頁面瀏覽)總量首破14億、網絡傳播受眾規模達2.44億,如此巨大的訪問流量,9家直播網站沒有出現掉線、響應速度慢等現象,這份答卷的背后,則與世紀互聯所提供的專業網絡服務密不可分。
截至10月,世紀互聯的收入已經達到2.15億元,員工規模也擴展至500多人,在全國部署了10個以上的獨立機房——其中包括投資高達7000多萬元的五星級數據中心M5機房,覆蓋北京、上海、廣州、天津、西安等重點城市,全網處理能力超過200Gbps。
世紀互聯副總裁肖峰將公司的快速成長,歸結為近年IT與互聯網上的企業應用不斷豐富和深化,“以前,互聯網的應用以娛樂為主,而現在網上銀行、電子商務等商務應用增多,這些基礎因素支撐著數據中心這個產業仍然處于上升通道之中”。
近兩年來,經歷過上一輪互聯網泡沫破滅的世紀互聯把專業化、個性化的增值服務作為自己的成長空間,致力于從一個完全靠提供主機托管等簡單基礎設施服務的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轉變成全方位的互聯網基礎服務商。不僅提供優質的數據中心服務,還在提供醫療、媒體、網絡游戲等行業數據中心解決方案。
在業務模式上,世紀互聯也在順勢變革。比如改變數據中心只租不售的模式,大力發展“數字地產”業務,“數字地產”是集土地、開發、電力、UPS、空調和外包管理集一體的項目,交易方式可租賃、也可以購買。世紀互聯副總裁曾犁將之比喻成食客對上海兩個生意紅火的美食街選擇:“充斥著傳統餐館的上海黃河路美食一條街匯聚了各種美味小吃,與傳統IDC企業的做法一樣,提供的是典型標準化服務。而上海的銅川路卻不一樣,食客可從周邊的海鮮市場自購原材料,請相鄰餐館代為加工,只需支付加工費。同樣是飯館,銅川路給了食客更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同時也為食客節省了大量的費用。互聯網企業對IDC的選擇,與其極為相似。”
世紀互聯響應市場需求的另一個變革方向就是打造綠色節能的“下一代數據中心”。世紀互聯認為綠色IDC將是大勢所趨,下一代數據中心將具備三個顯著特征:1、綠色節能:通過采用節能設備,在電源、制冷、環境、空間等多個方面進行控制,用高級別的國際標準建設綠色節能的數據中心;2、虛擬化:通過虛擬化技術,服務器、存儲、網絡等被虛擬化為資源池,通過統一的接口供上層應用按需調用,提供更好的資源利用率、彈性和可管理性,并能有效降低運營成本;3、公用化:提供水電一樣的公用化服務,按需使用、按需支付。
基于此理念,7月,世紀互聯宣布推出業內首款基于云計算的彈性主機租用(EPS)服務,EPS對客戶最大的價值就是服務器失敗可自動恢復,確保了業務的連續性。世紀互聯副總裁蔣建平表示,EPS只是世紀互聯“云”戰略的第一步,當EPS應用積累到一定階段后,更多的基于“云”的服務將被陸續推出。(記者/倪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