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車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斌在近一年時間里保持了足夠的低調。這個高個子的34歲男人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為企業進行更為精準的定位上。2008年易車完成了兩大舉措:一個是4月份正式推出國內首家汽車媒體買車測試項目,二是7月份將汽車媒體之外的業務拆分重組。
“整合完成后的易車集團將專注于汽車專業媒體領域,致力于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汽車傳媒集群。”曾經遭遇過互聯網冬天的李斌,現在已經可以宣稱,盡管經濟危機會給各行業都造成影響,易車依然會保持好的增長勢頭,甚至會掌握一些主動權。
作為中國早期“觸網者”之一,李斌的名字曾經與幾家中國最早的互聯網企業連在一起。1996年,他創辦的北京南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中國最早經營虛擬主機托管業務的公司;1997年,他同時成為當當網前身——北京科文書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但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之時,李斌遭遇重挫。2000年6月,李斌創辦的易車服務網只做了三個月,投資人就停止投資。在2001年底李斌舉債數百萬從投資人以及合作伙伴手中換回易車所有股份后,易車員工從80人減至7人,搬到一個居民樓里艱難經營。

為了公司能夠生存下去,李斌開始利用手中的技術編寫第二代汽車經銷商管理系統(DMS軟件)。2002年10月,易車終于接到了華晨汽車的訂單,獲得第一筆百萬級的收入。這一年,不但互聯網開始走出寒冬,中國轎車產銷也突破百萬輛大關,汽車廠商紛紛加大對網絡營銷的投入。該年底,一汽馬自達成為易車數字營銷服務的首家客戶。
2004年6月,李斌和六七位公司高管在香山開了一整夜的會,最終決定把所有資源都投入到“利用互聯網給汽車經銷商提供市場營銷服務”上。當年8月,易車與新浪等國內門戶網站達成合作,為這些網站的汽車頻道提供新車購買的后臺服務,這個后臺集成經銷商信息、最新報價、優惠促銷等數據資源以及線下的客戶服務體系。當年11月,易車網重新發布,定位于新車導購第一站。在此基礎上,易車開始做區域擴展。截至今年5月,易車在全國43個城市設立了分支機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慢慢具備了一些能力,即平臺媒體經營模式。后來我們就想,汽車廠商的傳播需求是多層面的,不可能單靠易車網一個平臺去滿足,是不是可以把這種模式擴展到其他媒體上去呢?”李斌回憶到。2007年1月,易車完成對專業汽車電視節目團隊《車世界》的收購。5個月后,定位于汽車廣播節目的制作、發行、廣告代理的車語傳媒成立。在平面媒體方面,2008年1月,易車成立車文傳媒,與全國19家省級日報共同打造“日報車盟”,同時《汽車產經報道》也正式創刊。
易車集團精心打造的“易車測試”項目,則是國內首次以專業媒體的角度,以普通消費者身份買車試車,對熱銷乘用車進行測試。6月28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孔輝擔任主席的“易車測試”專家委員會宣布成立。李斌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同一批人、同一個場地、同一套設備和同一種測試方法,把國內銷售的熱點車型都量一遍。這實際上是一個數據庫的積累工作,也是我們專業化的一個重要表現。”
從2003年到2008年,易車實現了每年超過100%的增長。繼2005年10月獲得聯想投資和Authosis Capital的第一輪投資后,2006年9月,易車再次獲得了來自NVCC和DCM的1000萬美元投資。2007年9月,易車的原有股東DCM、聯想等又增加了1500萬美元的投資。
在李斌看來,易車集團多年來積累的兩方面經驗極具價值,首先是跨媒體運營的經驗,其次是跨區域的媒體運營經驗,尤其是后者在中國還少有成功案例。依靠互聯網、廣播、電視、報紙、雜志五大專業媒體類型,易車“能夠深度影響95%以上的中國汽車用戶和潛在用戶”。他并不否認未來易車把這兩方面經驗實施到其他行業中的可能性,但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在汽車行業的“內外兼修”。他說:“由于我們的平臺媒體模式精準化、區域化的特點,即使汽車廠商縮減預算,易車的經營也不會太受影響。”李斌對中國汽車行業和易車的未來充滿信心。在他看來,未來十年將是中國汽車行業也是易車的穩步增長期。(記者/張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