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廣交會的天然資源使中國進出口商品網在B2B平臺中有很強的競爭力
一直參加每年廣交會的企業主也許已經發現,2008年10月份的第104屆廣交會將進行改革:廣交會分為3期舉行,每期舉辦4天,依次以大型機械五金產品、日用化工以及服裝紡織醫藥品為主要交易品類,這表明中國日益豐富的產品和行業細分理念在影響著類似廣交會等展會的固有模式。而舉辦場館也不再使用原先的流花路展館,全部移師到琶洲展館,無形中規模進一步擴大。作為廣交會的承辦和組織者,廣州交易會進出口有限公司也對旗下的中國進出口商品網進行了功能升級和完善。8月1日,在廣州舉行的“電子商務主力產業升級”大會上,中國進出口商品網與廣東網上博覽會、泰國正大集團、華南美國商會、法國樂華梅蘭集團、美國1ST PMF銀行、美國洛杉磯中國商貿城公司、美國泰翁有限公司、廣東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以及美國UPS中國深圳公司等機構舉行了合作簽字儀式,與國際買家、網站搜索服務各地區專業協會等進行進一步合作。中國進出口商品網董事長梁金勝表示,該網站與其他B2B平臺有很大的不同,具體表現在其兩大殺手锏上。
雙向功能的B2B網站
據梁金勝介紹,中國進出口商品網依托廣交會的17萬來華國際采購商資源,并通過廣交會、德國科隆五金展及其他數十個全球著名展會,接觸全球近30萬鮮活買家資源。不僅如此,在很多國外展會上,進出口商品網的工作人員也接觸到了很多有出口到中國意向的國際供應商,而這些需求促使“進口供應商”區在進出口商品網站建立起來。梁金勝說:“根據國家改善貿易平衡的政策,從第101屆開始,廣交會增加了進口商品展區,效果良好。而中國進出口商品網根據國際供應商的需求設立的進口供應商,是專為國外生產型企業提供產品展示和供應信息發布,同時,也為想做大的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與國際供應商合作、向國外先進企業學習和引進最新生產和管理技術的廣闊平臺。”
集群化與買家對接
中國生產企業具有產業聚集性的特點。同類的廠家,或相關的產業集中匯聚在某些特定地方,形成行業內有相當影響力的產業區。例如,中山的家具、佛山的陶瓷和東莞的電子產品等。

中國進出口商品網在看到了中國這種地區產業集群分布的現狀后,為采購商提供了地區性的搜索服務界面。企業用戶在傳統B2B行業網站進行搜索時,輸入的關鍵詞只能是某種產品名稱或單個廠家的信息,搜索出來的信息也是零散、不成系統的,如果買家要廣泛了解該產品的生產集中地、當地整體生產情況,就會費時費力。而在進出口商品網搜索某類產品時,網頁首先集中呈現相應的地區特色的產業集群信息,方便國際買家在集中地找到所需特色產品,了解產業整體狀況。這樣可方便買家查找,另一方面也便于行業利用集群效應進行推廣。
另外,針對中小企業外貿專業力量薄弱的問題,進出口商品網還推出了“外貿助手”服務,通過經驗豐富的外貿人員為企業全程協調訂單的跟進工作,并為想做大的中小企業提供培訓服務,幫助中小企業的外貿團隊在銷售能力及專業素質上得到提升。網站同時提供對企業的資信認證,讓有實力的供應商得到相應的會員證書、提供便捷的聯合國采購供應商注冊申報服務。
“中國制造未來一段時間還是世界上最具有性價比的生產基地。我們也將進一步為國內外商家提供更切實有效的交易服務。”梁金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