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忙了好幾個月,我和父親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與網上銷售相配合,2008年9月1日,匯農時尚特產連鎖店正式對外營業。
在傳統銷售行業,父親是“老行家”,所以這個店從開始選址到產品確定,父親一直從旁指導;而我,則為網上銷售如期上線而爭分奪秒地工作。從傳統到電子商務,我們父子一直都默契配合。
跟上父親的步伐
父親是那種典型的“蕭山沙地人”,白手起家從開門店賣炒貨到現在成立集團公司,中間吃了不少苦,剛剛創業的時候,一家人連續幾年沒回家過年而住在工廠。
從心底里,我一直想幫一幫父親。但是在三年前的一次飯桌上,當父親問我能否負責創建中華名優特產網,我還是有些彷徨,要知道那時我還是一個從來沒有接觸過電子商務的大四學生。父親似乎看出了我的不安,“以我在農業行業十多年的經驗和對近年來形勢的觀察,我覺得現在做農業電子商務正合適。我當初創業的時候,文化沒有你高,條件沒有你好,可照樣成功了。惟一相同的是,我們所面臨的大環境是相似的。所以你要抓住機會,機會可不多。”
那次,我與父親促膝談了很久。父親的堅定打動了我。就這樣,在其他同學四處找工作的時候,我開始了創業生涯。
一路扶持
2005年6月網站上線了,但畢竟剛畢業的我社會經驗和社交能力有限,父親還是身兼兩職,既是集團董事長,又分管了中華名優特產網對外事務,比如向各級政府領導做匯報、邀請各行業的領導來公司參觀。而我主要負責公司的內部管理工作和運營。
但闖一片天地總是要走很多曲折路的。雖然我們買設備、招人才、添信息和做宣傳花費了大量資金,而效果卻甚微,因為剛接觸行業門戶網站,我們所采集的信息、所提供的服務在質量和實際需求上都沒有什么特色,來網上瀏覽信息的人不多,與我們合作的企業更是少。
這個時候公司內部部分人對發展農業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打起了退堂鼓。在內外雙重壓力下,父親硬是以自己的耐心和毅力以及他對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認識,慢慢說服了他們。而我也在極力向其他農業類網站“討經”。那個時候,我帶領著團隊通宵達旦地工作是家常便飯,討論新的服務模式、網站定位以及信息收集等等,最后完成了網站改版,又添加了有價值的信息。終于,經過這次大的改動,網站人氣慢慢上去了。
為了說服公司其他的領導,我們父子還不能放松。那段日子,父親一直吃住在廠里,雖然離家只有十幾分鐘的車程。晚上,父親不是和網站員工探討就是上網查看資料。而在白天,除了處理集團公司事務之外,同時還要為網站尋找合作契機。即使再忙,幾乎每天父親都要抽時間和我開一個小小的“碰頭會”,這總能讓我們有所進步,甚至幾次新的思路也是在“碰頭會”上產生的。
古話說得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一番努力之后,如今網站已取得了初步發展,網站榮獲“2006年中國行業電子商務網站百強”、“2006中國農業網站百強”等稱號;并與國家農業部信息中心共同主辦了“名優特產”欄目。
過去的三年,我和我父親經歷的是一種“磨練”,我們深刻體會到農業信息化不僅需要投入時間、金錢和精力,更重要的是堅持不懈的毅力,相信父子兩人一路相攜還會走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