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是有的,但如何打開中小企業這個市場?
溫州一家LED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得意地展示著公司的網上銀行使用情況,財務人員打開電腦,輸入賬號和密碼,就可以隨時查詢客戶的貨款是否到賬。而他們也能很輕松地向原材料供應商支付相應的貨款,即使供應商并不在場,他一樣可以得到貨款,財務人員足不出戶,只需要點幾下鼠標而已。…
這已經是許多中小企業習以為常的網上銀行應用了。銀行業大力推廣電子銀行,使這家企業的負責人深有感觸,有一回,他去銀行取款,排在他前面的有幾十個人。這時,一位正在銀行營業大廳尋找客戶的業務員走到他身邊:“先生,你辦理了我們銀行的網上銀行業務嗎?”
這一問,使這位負責人了解到了網上銀行業務能夠為他帶來的諸多便利,他下定決心,讓自己的工廠開始使用電子銀行系統。
誠信坎
一家經營化妝品的企業在網上招募了多家銷售商,這些銷售商形成了強有力的網上零售渠道。為了方便管理銷售商,化妝品企業通過網絡支付來進行財務結算,銷售商的訂貨直接用網上支付方式付貨款。當某銷售商的訂貨達到一定數量時,化妝品企業就通過網絡支付進行返點。同樣,如果某銷售商違反了價格政策或有其他破壞渠道規則的行為,化妝品企業又會對其進行罰款,這一切都通過互聯網來進行。
在這種模式下,化妝品企業甚至不需要對銷售商進行實地考察,雙方可能根本沒有見過面,卻已經形成了很好的合作關系。但這種打破了傳統渠道合作模式的新型網絡銷售渠道,卻也面臨著一些待解決的問題。
化妝品企業之所以選擇并著力培養網絡渠道,是因為傳統渠道的競爭過于激烈,而自身實力不足,難以在傳統的商場、超市等渠道中取得優勢。品牌影響力較弱,就注定其對網絡渠道的控制能力也較弱,因此,一些強勢的網絡代理商會要求賬期,即進貨一段時間后,才進行貨款結算。這樣,網絡支付的優勢就大打折扣。
不僅如此,雖然合作雙方一般都期望能夠達成雙贏的結果,但中小型化妝品企業和小型零售商之間的合作還是充滿了風險。風險來自于短期的資金周轉困難、商品經營風險以及其他任何微小的市場波動。正因為雙方的合作風險因素較多,因此,小型企業的誠信度一般偏低。較低的誠信度使得小企業之間的交易往往以明確的支付憑證或者貨物驗收憑證作為支付成功的關鍵信物。為了保證資金安全,中小企業寧愿選擇最原始的支付方式,甚至是現金支付,也不敢輕易嘗試網上支付。
以第三方信用擔保為特色的支付系統,在企業級支付中,正好解決了交易雙方誠信度不夠,對交易存疑的問題,但在現實中,這種第三方信用擔保因為交易成本過高的原因,難以在企業級支付得到應用。
這家化妝品企業雖然使用了網上支付,但因為對合作方的誠信擔心,以及合作方對自己的誠信擔心,實際上運作時會遇到很多問題。同樣,化妝品企業與原材料供應商之間也存在微妙的信任關系,種種誠信擔心使得網絡支付在其中難以推行。而大型企業在面對銷售商時,則能輕松地建立較完善的網絡支付系統。比如,一家藥品制造商為其銷售商建立了網上返點系統,銷售商提貨獲得的返點,在藥品制造商的網站上可以真實地消費。因為藥品制造商是大企業,有著良好的實體資產,因此在渠道管理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盡管藥品制造商提供給銷售商的返點只是與人民幣有一定兌換比例的“積分”,但他仍然對銷售商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財務坎
一位第三方支付企業負責人有一次感慨地談到:“讓企業接受網絡支付,最難的就是讓他們的財務部門接受。”
企業財務部門看上去很平常,卻是企業的關鍵部門,而傳統財務制度是頑固而不可破的,在接受網絡支付時,就顯得很艱難。
財務票據的出、入賬都需要有明確的憑證,以方便將來核賬,而網絡支付往往缺少了憑證這個關鍵環節,沒了實物憑證,財務部門是否能夠接受?
在一些支付系統中,為了解決憑證問題,開始引入電子簽名系統。比如某冶金企業擁有諸多集團公司,各公司之間有財務往來,而各公司又有相對獨立的銷售渠道,資金往來較為復雜,在使用網絡支付時,如果沒有憑證支持,是不可想象的。這家企業在網絡支付中,引入了電子簽名,因為《電子簽名法》規定電子簽名具有與實物憑證同樣的法律效力,這就保障了其進行網絡支付的法律許可地位。
但實際上,大多數中小企業的財務部門仍然難以接受沒有實物憑證方式的錢款入賬或支出,盡管錢是通過網絡支付完成的,事后仍然需要補一張實體的進貨通知之類的憑證。以上文中的那家化妝品企業為例,化妝品企業與銷售商之間的交易都通過網絡進行,但在化妝品企業的發貨部門,仍然需要一個實物的提貨憑證,以確定貨物發送指令已真實下達。而財務同樣也需要這樣的憑證,以證明確實需要向銷售商支付返點費用等。各種需要蓋章或者實體簽名的程序,都會嚴重阻礙網絡支付進入到財務部門深處。

尤其對第三方支付企業來說,他們獲得企業級支付的客戶,更為艱難。當前,絕大多數第三方支付企業都沒有開通企業級網銀接口,而國內銀行業,也只有少數幾家向第三方支付企業開通了企業網銀接口,企業如果希望使用第三方支付企業靈活多變、較適合其使用的網絡支付系統,可能需要通過個人賬戶進行交易,這將大大增加企業的財務管理難度。
而另一方面,盡管銀行業的網上銀行業務推廣力度越來越大,但銀行業不會針對中小型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因此,銀行業的支付產品適用性將受到極大的限制。如果更多的銀行能夠為第三方支付企業提供企業網銀接口,由第三方支付企業對個性化支付工具進行精耕細作,提供增值服務,將為中小企業網絡支付帶來新的生機。
安全坎
當前,網上銀行的服務變更頻繁,讓人眼花繚亂。而服務變更頻繁的原因,是因為這些網上銀行不斷遭受著來自網絡犯罪行為的挑戰。某知名銀行才在不久前推出了虛擬支付卡,用戶申請一個虛擬支付卡,即可在網上進行每天小于200元的支付,但這一電子支付卡才使用不久,該服務即被取消,用戶必須向該銀行支付一筆費用,購買一個電子簽名,才能繼續使用網上銀行。
一方面,不能頻繁地升級網上銀行安全系統,網銀行竊案就會不斷發生,另一方面,頻繁的升級造成了用戶對網上銀行安全性的不認可。事實上,電子簽名已經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證網上銀行的安全性了,但當前電子簽名不通用,造成了用戶每申請一家銀行的網上銀行,就要注冊或者購買一次電子簽名,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對于第三方支付企業來說,其安全意識遠遠落后于銀行,這是不爭的事實。目前,已經使用電子簽名作為基本安全手段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屈指可數,其根本原因在于,這些第三方支付企業更關注的是如何盡量降低自己的運營成本,以及用戶的支付成本,因此不采用電子簽名系統。對網上支付交易額度較低的普通消費用戶而言,只要在其賬戶中不存放較多資金,安全性尚可得到保障,而對于資金流量巨大的企業級支付來說,這樣的安全性,是企業無法接受的。
對企業級支付而言,他們擔心的不止是網上銀行安全性的問題,他們同樣擔心支付安全。網上銀行支付非常便捷,下達網上支付的指令也只是點幾下鼠標就能輕易完成的工作,因此,即使財務人員樂于使用網上支付來提高工作效率,企業負責人卻擔心網上支付會造成企業內外勾結造成財務損失。第三方支付企業應該意識到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市場空間,通過與財務軟件廠商的合作,互相提供接口進行對接,使財務部門的網上支付受到企業關鍵負責人員的監控,大大提升企業級支付的安全性。
對于電子支付來說,還沒有形成規模的市場其實正是最有潛力的市場。前景是有的,但如何打開這個市場,還需要仔細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