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的自我保“胃”
思 遠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疾病也活躍起來,胃出血、急性胃炎、胃潰瘍等胃病發作幾率明顯增加,保“胃”健康刻不容緩!
【案例1】陸是個酒品推銷員,經常要喝酒。春節期間,她常和不少人“拼酒”,經常是在這一桌喝完,又到另外一桌喝酒,結果這次剛走到第三桌,陸小姐就突然感到胃部疼痛,并伴有咳血。
【專家點評】小陸的情況是因飲酒過量而引起胃出血。過量酒精會傷肝傷胃,經常飲酒者,血管壁受到反復刺激,使血管增厚、硬化,并可導致消化道潰瘍、腦血管意外等軀體疾病。胃出血患者應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煎炸及粗糙食物等。其飲食應從流質、半流質、軟食過度到普食,如雞蛋羹、麥片、清淡煮爛的飯菜都適合此時食用。
【案例2】曹總是感覺胃部疼痛,同時還伴有口干,食欲不佳,小便色黃,大便不暢等癥狀。
【專家點評】這種癥狀屬脾胃內濕所致。現代人往往缺少運動,喜歡呆在空調屋里,往往發生濕熱或寒濕交加。脾胃濕熱癥的治療可用冬瓜皮,使濕祛熱清,脾胃安和。濕熱下痢多用葛根芩連湯服用;若出現黃疸之癥,可用茵陳五苓散。如果喜歡喝粥,則可以將冬瓜皮剁碎后與米粥同煮,每天早晚食用。
【案例3】葉近來身心欠佳,整個人都提不起精神來,并伴隨有腹部脹滿、兩脅脹疼、胸悶噯氣、不思飲食、四肢困重等癥狀。
【專家點評】這種癥狀屬肝郁脾濕型脾胃疾病。春季人容易情志抑郁,肝氣郁結。由于脾胃之升降與肝氣的疏泄關系密切。若不得疏泄,就會加重病情,導致脾胃升降運化失常。胃氣不降者可用柴胡疏肝散加減;脾虛者多用逍遙散與平胃散合方。
【案例4】許一覺醒來,突然感到頭暈腦脹,身體發熱,胃腹部冷痛、脹氣,還伴有惡心想嘔吐的感覺。
【專家點評】這種癥狀大多屬于脾濕外感型脾胃疾病。外感病多因于風,風為百病之長,常挾諸邪襲人。可用平胃散加杏仁、葛根、藿香、桂枝、羌活、防風等辛散祛風和胃的良品,一同服用。既祛表之風邪,又散胃中之濕濁。還可以與瘦肉或牛肉共煮,不但味道鮮美,也是時令補品。
【溫馨提示】預防胃病七戒:
一戒長期精神緊張:精神緊張會通過大腦皮層影響植物神經系統,使胃黏膜血管收縮,胃功能紊亂,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過多,導致胃炎和潰瘍發生。
二戒過度勞累:無論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不能過度勞累,否則就會引起消化器官供血不足,胃黏膜分泌失調,從而導致種種胃病發生。
三戒飲食不規律:饑餓時胃中空空,胃黏膜分泌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容易傷害胃壁,導致急、慢性胃炎或潰瘍發生。暴飲暴食會使胃壁過度擴張,食物在胃中停留時間過長,這也容易造成急、慢性胃炎或潰瘍,甚至發生急性胃擴張、胃穿孔。
四戒酗酒無度:酒精會使胃黏膜發生充血水腫,甚至糜爛出血而形成潰瘍。
五戒嗜煙成癖:吸煙又會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縮,使胃黏膜中的前列腺素合成減少,使胃黏膜受到傷害。
六戒濃茶咖啡:濃茶和咖啡對胃刺激性強,使胃黏膜發生充血、分泌功能失調、黏膜屏障破壞,促成發生潰瘍病。
七戒睡前進食:睡前進食不僅影響睡眠,而且會刺激胃酸分泌,容易誘發潰瘍。
(摘自《健康美學》)
飯前養生三件事
1.運動飯前腹中空空,脂肪細胞內尚無新的脂肪酸進入,鍛煉較易將其“動員”出來化為熱量而消耗掉。飯前1小時鍛煉,快速散步、慢跑,持續30~45分鐘,效果較飯后運動好得多。
2.水果飯后吃進的水果可能被先吃下的食物阻滯于胃中,產生發酵反應甚至腐敗,出現脹氣、便秘等癥狀,給消化功能帶來不良影響。將吃水果安排于飯前,保護體內的免疫系統免受熱食的不良刺激,飯后吃水果則無此種保健功效。
3.喝湯“飯前喝湯,勝似藥方”,因為從口腔、食管到胃、腸,乃是食物的必經之道,先喝幾口湯無異于加點“潤滑劑”,可使食物順利下咽,以減少硬食物對消化道黏膜的刺激。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