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現在,梅子都在后悔那天晚上往臉上貼面膜的舉動。她對我說,如果不是那張面膜,她與洋一一定不會像現在這樣。
梅子一進公司后,就喜歡上了帥氣溫和的洋一。兩人經常一起吃午飯,有時也會偶爾下班去泡泡酒吧,聊聊彼此的煩惱,說說上司的閑話。但僅此而已,洋一從來沒有超越友誼的舉止和暗示。同事兩年,兩人關系平靜得讓梅子有些心慌。
前年十月份,洋一被派去了大阪分公司,梅子在送別會上當著大家的面流了眼淚,洋一第一次摟緊她的肩膀,說:“大阪也不遠,你可以來看我的。順便我帶你去登大阪電視塔,一起看大阪美麗的夜景。”
梅子含著眼淚笑了,說:“我一定去!”
那一刻,梅子感覺甜蜜,她明顯地感到洋一對自己也有一份情誼。以后幾乎每個周末,兩人都會通長距離電話。電話里,洋一的聲音溫情而甜蜜:“你快來大阪吧!見不到你,我快寂寞死了。”半開的玩笑,讓梅子心跳不已。
年末,梅子整理行李登上了前往大阪的新干線。想到馬上要見到思念的洋一,梅子一刻都無法平靜。窗外是向后飛逝的風景,在這片風景里,梅子看到自己臉紅得艷麗,眼睛亮得迷人。
洋一來大阪車站迎接梅子,一個多月沒見,洋一給了梅子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后洋一抱歉地說:“年底的賓館都滿員了,你如果不介意地話,可以住在我那里。”梅子注意到,洋一說這話時,臉漲得通紅,眼睛都不敢看她。梅子笑了。
晚上,洋一親自下廚房,給梅子做了好吃的意大利面,還備了紅酒,在燭光里干杯共酌。
兩人聊得很開心,一直笑談到夜深。梅子突然興起,想起行李里備著一包面膜,為了有一個亮麗的夜晚,她偷偷跑去洗臉間為自己貼上了面膜。一邊做面膜,一邊幻想著和洋一的關系會因為今晚而走得更近……但是不巧的是,洋一也進了洗臉間,他看到了梅子臉上的面膜,臉上的笑容僵硬住了,抱歉地對梅子說:“是呀,太晚了,你也累了。該睡了。”
那一晚,洋一把單人床讓給了梅子,而自己睡在了地上。本來幻想著與洋一能成為情侶的梅子,瞪著天花板發了一晚上的怔。
以后,洋一依然與梅子保持著若近若離的朋友關系。半年后,洋一有了新的女朋友。很多人問洋一:“都以為你會和梅子談戀愛,你怎么會對梅子這樣的漂亮女孩毫不動心。”洋一說了那晚上梅子貼面膜的事情:“那張面膜就是表示拒絕,也許她一直只把我當朋友吧!”
這話很快傳到了梅子耳里。
梅子恨死了那天晚上的那張面膜,她覺得要不是那張面膜的暗示,現在走在洋一身邊的也許是自己。
日本文化比較含蓄客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大多如此。大多數日本人在說話前,先要考慮會不會添對方麻煩,讓對方產生不愉快和難堪,說話時語氣曖昧,帶有探試,說話只說一半,行事先看臉色……于是,暗示成為交流中必要的先行方式,更是男女之間情愛探試的一個重要手段。
比方說,每年的情人節,日本女孩都會送男孩子們巧克力,給同事和朋友的一般是市場上都可以買到的那種普通巧克力,大多方方正正,不帶心型的。而對自己心儀已久的男孩則會送上包裝精巧,滿盒粉紅心型的巧克力,有的會親自下廚制作一份絕無僅有的愛心巧克力。所以,收到普通巧克力的男孩千萬不要沾沾自喜,自作多情,以為自己成為佳人心中的真愛,其實女孩在暗示你:我和你的關系不過是普通朋友,和那盒巧克力一樣普通。送巧克力就是女孩子們的暗示,在暗示中擺明自己的感情立場。
當女孩送出一份“愛心巧克力”的時候,她送出去的是一個“我想和你談戀愛,我喜歡你”的暗示,如果對方沒有這個意思的話,也不用當面拒絕,只要在3月14日白色情人節的那天裝聾作啞,不回贈奶油小餅干就可以了,這樣女孩就會明白男孩對她并沒有特殊好感,雖然有些遺憾,但也不會太過傷感和尷尬,兩人的友誼依然能夠保持完好。
可是有時也會出現暗示錯位的事情,暗示錯位帶來的是尷尬和誤解,也有可能像梅子一樣錯失一份愛情。
無獨有偶,多年前也發生了一個與梅子很類似情愛暗示的故事,只是起點和結局完全不同。
筆者的朋友李芳來日本留學。她進入大學不久后,有一位日本男生一直伴在她左右,對她關懷備至,替她補習日語、找工作,帶她去東京美味小吃店嘗鮮,陪她去房地產公司找房子,給她做租房的經濟擔保人。李芳搬新家的那天,日本男生還特地借了車,心甘情愿地給李芳當“苦力”。
對于這個日本男生,李芳心存感激,她想趁搬家的機會好好地報答一下這個好心人。于是,她在新家的廚房大顯身手,不但包了餃子,做了滿滿一桌好菜,還備上了中國醇釀,以犒勞這位同學。
不知為什么,這位日本男生看到一桌菜時忽然不好意思地扭捏起來,一個勁地問:“真的可以嗎?真的可以嗎?”
“什么可以不可以的?讓你吃,你就吃吧!”李芳并沒有注意到男同學不自然的表情,把筷子塞到男同學手里,并為他斟上了酒。
這頓晚飯吃得很開心,男同學開始聊到自己的父母和小時候的趣事,李芳聽著有趣,竟也忘了時間。酒過三巡,男同學錯過了末班的電車。李芳就說:“要不,今晚就住下吧!”男同學的臉紅到了脖根,開開心心地跑進浴室洗澡。等他出來時,李芳已經分別在兩間房間里鋪上各自的被褥,并在自己的房間里酣然入睡。
第二天起床后,一夜未眠的男孩一反常態地憤怒不已。他對李芳說:“我一直這樣關心你,但沒想到你居然把我當作傻瓜。”以后,男同學在李芳的生活中消失了。李芳有些發怔,她實在不明白她錯在哪里。
過了多年后,李芳才恍然明白,那一夜,大大咧咧的她給了男孩太多的情愛暗示——明知男孩開車來為她搬家,還備下酒菜,這分明是暗示男孩今晚別走;直接對男孩說“要不,今晚就住下來吧”,這句話在日本男孩聽來,就是“我想和你發展更深一層的關系”的意思;而男孩向女孩談起小時候的事情,或自己的家庭狀況,便表示他也很愿意深入地了解你,并讓你了解自己——這些情愛暗示,應該是一場情感的開場白。而李芳無心的錯誤暗示,以及最后的舉動,刺傷了那個男同學的心,并讓他陷入“被耍”的尷尬和誤會中。
一直到現在,李芳還在嘮叨:真想向他解釋清楚那天的事情。其實從心里我一直是感謝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