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新聞在報紙中歷來占有重要的位置。如何把時事新聞做出深度,做出特色,一直是十分重要的問題。對此,筆者從近十年從事新聞編排的經驗,談一談自己的心得。
首先要有“政治意識”。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政治意識形態、不同的讀者定位、不同的宣傳目的,決定了同一個新聞事件在不同的視角中,會形成不同的認識。媒體人首先是政治人。必須堅持政治家辦報,堅持于我有利、于我有用的原則,做好時事新聞報道。
復雜的國際問題不能簡單處理。比如對中東問題,就不能簡單地定義其性質,必須從各國歷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綜合分析,并從我國政府處理中東問題的政策出發,進行客觀報道。對朝核問題、伊朗核問題等等的報道,都要堅持這一原則。
外事報道尤其值得注意。我國主要領導人的出訪,我們總是濃墨重彩地進行報道,比如胡錦濤對東南亞的訪問、對非洲的訪問、對中亞的訪問、對俄羅斯的訪問等,我們安徽工人日報時事版每次都不惜版面重點報道。2006年中非論壇在京召開,我們推出“兄弟50年 把酒話明天”專版,獲一致好評。
其次,要有“全球意識”。
時事新聞報道是對國內外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這樣一個命題決定了時事報道的寬度和廣度,決定了時事編輯必須具備寬廣的全球視野和全局觀念。時事編輯如果不能對國際政治經濟態勢與趨勢有比較清晰準確的了解,對中國的國家利益與綜合國力競爭焦點有比較清晰準確的了解,就很難處理許多重要的新聞題材、重要的新聞事件,就可能把握不好宣傳策略和節奏,就可能會在編發時事新聞中出現問題。
第三,要有“ 策劃意識”。
在如今日新月異的新形勢下,在成千上萬的新聞信息需要甄別與選擇的背景下,要搞好時事報道,需要加強策劃。對于時事報道每次盡可能提前周密策劃,實施時不吝版面,表現出的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如對“神五”發射,本報辟出專版,從“追夢”、“參照系”、“未來”等角度系列報道;奧運報道每天3個版。
這些根據當日、近日要聞確立選題,用“事件緣由”、“來龍去脈”、“背景介紹”、“問題關鍵”、“發展態勢”、“史實追蹤”、“各方觀點”、“影響反映”等方式,把報道做足做好,達到新聞性、開放性、可讀性、知識性和服務性的統一,內容厚重全面,突出了重大時事報道的宣傳效果,深受讀者的喜歡。
第四,要有“好稿意識”。
新華社每天向地方報紙播發的新聞稿達二三百條,數十萬字,而地方報紙的時事版面畢竟有限,只能采用一小部分。面對大量稿件,時事編輯在有限的空間里,要盡可能把重要的國內新聞和國際新聞挑選出來。
對國內新聞而言,一般是當前政治經濟生活中的重大或重要新聞,當前老百姓關注的焦點或熱點問題,或和群眾生活貼近的服務性內容等等;對國際新聞而言,一般選擇重大或重要的政治事件,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突發性事件。從讀者需求出發,對電訊稿進行大膽篩選,精挑細揀,突破一些條條框框的束縛,創出自身特色。在版面定量的前提下,精編稿件。2001年9月11日,美國發生了震驚世界的“9·11”事件,對此,新華社播發了包括消息、特寫、新聞分析等不同類型的稿件,當時《安徽工人日報》時事版只有1個版,我們決定把這個版面全部給這個事件,盡可能全面地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
第五,要有“精擬題意識”。
標題是新聞中最突出、最吸引讀者的部分。擬題當以讀者為主體,對報道內容認真琢磨,將群眾最為關心、最想知道的內容“拎”進標題。如2001年11月10日,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審議并通過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決定,新華社發了一條消息《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通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決定》,我在制作時,把它作為副題,以“世貿組織擁抱中國”為主題,既讓讀者一目了然,又顯得生動、鮮活、大氣。
擬題時遵循貼題的前提下,力爭做出有“神”。如對雅典奧運會閉幕式的報道,《安徽工人日報》只在一版組合刊發了一幅新華社圖片和200多字自編文稿,圖片沒有選用大場景,而是挑了一張北京市長王歧山自豪地揮舞五環旗的近鏡頭,以主打圖片的形式推出,制作了“北京接過奧運旗”的標題,這也是首次時事圖片作為主打圖片上一版,效果非常好。
第六,要有“包裝意識”。
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曾說過一句很精辟的話:“內容非他,即形式之回轉內容;形式非他,即內容之回轉形式”。這句話對應報紙而言,就是要在新聞報道的同時,必須懂得如何用更好的形式來包裝新聞。
從我的新聞實踐來看,最能突出內容的有兩大形式:其一,讓頭條“跳”起來。好的頭條給人的感覺是“新聞仿佛是延長了的雙臂”。經營好頭條,是最能吸引讀者眼球的一個點。這個點,可以是一個引人注目的標題,可以是一幅震撼人心的圖片,也可以是一段編者按、一段引語,還可以是線條粗細的運用等。比如打破標題居中的工整對稱,將其裁短、加厚、靠邊等手法,從而造成版面的動感。
其二,讓圖片“亮”起來。俗話說,圖片是版面的“眼睛”,充分運用好形象耐看的圖片,一下子就可拉近報紙與讀者的距離,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與心靈的震撼。
(作者單位:安徽工人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