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學生評語是學校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學生評語寫得是否中肯,是否對學生有指導價值,是否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是否能對學生的就業有幫助,直接體現評語的質量。在過去特定的歷史時期,學生評語過于程式化、政治化,甚至出現了“八股評語”、“萬用評語”等。隨著改革開放帶來的社會進步,我們認為學生評語應該反映學生的個性特征,應該指出學生的潛在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生活提出有參考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檔案 班主任 學生評語
大凡做班主任的往往有個習慣——在學生報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翻閱學生檔案中的評語。通過高考被錄取的新生,其檔案非常簡單,一般只有一張志愿表,一份體檢表,一份中學時期的學籍表(前些年還有一套學生的高考試卷)。而這些檔案材料最讓班主任關心的就是中學時老師給予學生的評價。
由于從事學生檔案的管理工作,我們有了翻閱不同年代學生評語的機會。通過對歷年來學生評語進行比較、分析,我們發現,這些評語帶有很明顯的時代印記。特別是八十年代之前,有些評語政治化,和當時政治運動聯系很緊,可以說是當時政治宣傳的記錄,這樣的評語,按現在的觀點,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但歷史就是歷史,學生檔案中的評語,以其莊嚴的形式,白紙黑字地保留下來,留給我們深深的思考。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學生是中國青年中思想最活躍,創造力最強,社會良知最敏銳,視野最開闊,智慧最集中的群體,他們是當時最勇敢的探索者,是未來中國的領導力量,是家庭責任不可替代的繼承人。在學生生活的幾年,他們接受新的思潮,吸收廣博的知識,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倫理觀,在這個過程中,與他們朝夕相處的班主任,是他們行為的引導者,思想的領航人,學業的輔助者,學校里班主任對學生的評語,是學生們十分看重的教誨,對學生有著特殊的導向作用。
當我們閱覽不同時期班主任對學生的評語,看著一份份的檔案卷宗,一句句的評價,字里行間既有老師對學生的評論,也留下了時代的印跡。下面,我們從上個世紀不同年代摘錄幾條評語,透視一下當時人們的主流價值觀和思想境界。
50年代中葉:你是一個熱愛偉大祖國的學生,不怕艱苦,學習刻苦努力,生活節約,思想改造積極深刻,敢于與小農意識劃清界限,立志為建設偉大祖國貢獻青春,努力吧,祖國在召喚你。
60年代:你熱愛偉大領袖毛主席,積極學習毛主席著作,斗私批修,能自覺與資產階級思想決裂,積極投身到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堅決捍衛毛主席,做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70年代末:攻城不怕堅,攻書不畏難,你能認真學習,積極探索,主動與老師探討問題,熱愛班級活動,堅持鍛煉身體,積極參加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80年代后期:你的思想活躍,思維敏捷,好勝心強,學習中把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相結合,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對社會上的弊端提出獨到的思考。學習中與同學討論積極大膽,希望與同學搞好團結,提高生活的計劃能力。
以上幾條評語,選自不同的年代,我們可以看出,每個時代都有著不同的語言傾向。這種語言傾向的背后透視著當時的政治形勢,是當時的歷史強勁地影響著寫評語人思維方式的結果。從我們多年從事學生檔案管理的實踐來看,給學生寫評語,是一件看起來容易實際很難的事情。我們認為,學生的評語要進入學生的檔案,跟著他(她)一輩子,用人單位要根據學校老師的評語,對報到的學生進行初步的了解。因此,學校里的班主任在寫評語時,要從學生的思想境界、學業水平、工作態度、工作能力、道德傾向、心理水平、潛在能力、個性特征、在校表現等做出較全面的介紹,讓用人單位基本把握學生的綜合素質,以便做到人盡其用。假如做不到這樣,而是泛泛地對每一個同學做出雷同的評價,則是不負責任的,其檔案也失去了參考價值。
目前,學校班主任因工作量太大,有時給學生寫評語時偷工減料,出現了所謂的“萬用評語”、“八股評語”。下面僅舉幾例:
“本學期你認真學習,遵守校紀,團結同學、尊重老師,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本學期你能按時上課,按時交作業,尊重老師,熱愛班級,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取得了明顯的進步。”
“你是一位上進心很強的學生,學習刻苦努力,工作認真負責,參加班級活動積極踴躍,有集體榮譽感,團結同學,尊重老師,是一位好學生。”
我們可以看出,以上幾個評語毫無個性,凡是不受處分的學生幾乎都適用,這是“萬用評語”、“八股評語”。一個老師與他的學生相處幾年,對學生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給學生的評語沒有什么參考價值,是教育的遺憾。
我們認為學生檔案中的評語,應該有以下幾種意義。
一、檔案中的評語要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在進行學術交流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有些院校對學生寫評語有一個大體的規范,如有個院校的系主任,在介紹經驗時專門談到學生評語的填寫,要按照勤、績、德、能的格式去給學生分條去寫,這是一個有章可循的好經驗,它借助了工作單位干部述職報告的形式,對學生做出綜合評價,言之有物,教之有方,使學生看后心服口服,感覺老師是在用真心對待他(她),他(她)們對老師的尊重也會是由衷的,對學校的熱愛也是誠心的。
二、對學生的學習、做人要有明確的指導意義
現在的學生,由于是在應試環境下走進學校的,沒進入學校之前,他(她)們壓倒一切的任務是參加中考,素質教育喊得震天響,也穿不透中考這道又高又厚的堅壁。可以說,剛入學的學生,除去學習的訓練之外,他(她)們身上沒有多少其它的知識儲備。作為班主任,要從各方面給學生以指導,第一學期的評語應傾向于總結學生的優點,指出哪些需要調整,給出個性化的指導性建議,以便學生在學習、生活過程中少走彎路。這些指導性的建議被學生采納后,將成為他們的行為參考,使他們在大學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的調整方向,調整心態,健康、愉快地修完學業。這些白紙黑字的指導性評語,將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記憶里,成為融進他們人生記憶中的檔案。
三、檔案中的評語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進入學生檔案中的評語,應該是個性的、誠懇的、客觀的。對一個學生寫評語,要想經得起歷史的檢驗,首先應是個性的,所謂個性,就是抓住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指出該學生的優勢潛能,提醒今后哪些需要他們特別注意改進或加強,對他們今后的發展方向提出建議,讓他們正確的認識自己,適應社會,注意及時調整策略,以便在人生的競賽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奮進的心態,平和的愿望。
如果班主任能給他的學生寫出這樣的評語,幾十年后,當學生們回望評語,覺得老師對他們的成長給了中肯的指導,我們說,這樣的評語就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四、檔案中的評語要及時和學生見面,發揮客觀的指導意義。
過去,我們做檔案工作,特別是人事檔案,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檔案內容基本不跟當事人見面,這實在是一個荒唐的現象。對于平常人,身上沒有秘密可言,用人單位也很少有秘不可宣的評價裝進當事人的檔案中,為什么不能讓當事人了解自己的檔案內容?因此,我們寫的評語,理應在沒有裝進檔案之前和學生見面,讓他們了解老師對他們怎么看,以便于把評語當作一面鏡子,明白地看到自己身上的亮點和不足,如果他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心悅誠服地改了,評語中可以去掉這部分內容,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讓陽光透進神秘的檔案,讓檔案中的評語成為鼓舞學生前進的號角,讓學生畢業后以陽光的心態帶走檔案,自信地在人生的海洋中暢游,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愿望,也應該是檔案真正的生命力所在。
(作者單位:張雪華,蚌埠市中小學教師進修學校;王允才,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