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層危機是中國企業難以回避的痛楚。一直以來,業界往往從企業的角度談論中層的缺失與管理危機。但事實上,作為中層管理者自身,也面臨著職業發展的困境。
中層管理者面臨的職業發展困境種種
困境之一:世界變平了,我們怎么辦
JS公司在接受了國內某知名管理咨詢公司提出的組織扁平化建議后,著手推行組織改革,以達到裁減冗員,使組織變得更靈活、敏捷,富有柔性和創造性的目的。聽到這個消息,公司綜合管理部的李經理便覺得坐立不安了。用他的話來說,就是組織變平后,領導的管理幅度變寬,“一竿子捅到底”的情況更多了,中層崗位的數量會大大減少,他的位置看來也不保了。
——組織扁平化的本意是指,運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通過壓縮中間管理層級,來實現信息傳遞的直接性;通過加大授權,來提高普通員工參與決策的力度。扁平化組織結構要求減少層級,勢必導致中層管理者向上晉升的機會減少。因此,可以說,組織結構扁平化使得一些高素質、高技能管理者的職位晉升空間變得越來越少。這種情況會使得中層管理者對自身的前途產生悲觀的情緒,極大地影響工作行為,降低工作積極性,極端者甚至有可能另謀高就。
困境之二:夾心之苦,揮之不去
小姚熬了十幾年,才在所在的國有大型企業當上了部門經理。從此,他再也沒有了往日的悠閑和灑脫,為了工作經常早出晚歸。這還不算什么,最讓他頭疼的是“夾心之苦”:他的幾名部下都是理科生,不擅長文字工作,可分管領導又恰恰是個咬文嚼字的“老文科生”。給總公司上報的材料,部下寫得不好,姚經理了解情況,也就不便多說什么;但分管領導卻總是對此不滿,動不動就和他發脾氣。沒辦法,姚經理只能有苦往肚子里咽。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了多次,也不知道何時是個頭。
——在職業壓力排行榜上,中層管理人員的壓力指數常常高居榜首,中層管理者的個人成就感和社會壓力排名并列第一。他們既要不折不扣地執行上司的命令,對上負責;又要調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對下負責,是名副其實的職場“夾心餅干”。現實中,中層管理者的確有著太多的委屈和無奈,常常被人稱之為中“間”力量,即上有高層、下有員工,夾在中間;也有人稱之為中“煎”力量,承擔著上傳下達、溝通協調的責任,必須做到面面俱到,實在備受煎熬;更有人稱之為中“堅”力量,即中層管理者需要堅強和堅毅;還有更為殘酷的說法,人們稱之為中“艱”力量,說其如履薄冰,艱難生存。由此可見,中層管理者壓力過大,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對企業和中層管理者來說,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困境之三:遭遇職場天花板
張經理在一家外資企業工作八年了,從生產車間工人一路晉升至現在的生產部經理,在這個崗位工作也有三年了。最近,她向公司提交了辭職報告,原因是本公司的高管都是從國外派來的,本土員工最高只能做到部門經理,再無上升空間。經過思慮再三,張萍最后上交了辭呈。
——本地人才難以進入外資企業決策層,是導致外資企業中層不穩定的重要原因。不少外資企業由于產品以及行業特性,一般習慣從總部“空降”高管到中國,這無形中給本土中層管理者的職業發展設置了“天花板”,在升職無望的情況下,跳槽成為家常便飯。
擺脫職業困境,助中層管理者破局
招數一:理清角色
在一些企業中,中層管理者職能之所以得不到充分發揮,往往是由于很多中層管理者尚未達到角色要求所致。有相當一部分管理者還沒有明確或者適應組織變革后自己應扮演的角色。
事實上,中層管理者至少應扮演好以下三種角色。首先,應扮演好執行者角色。有效執行對企業的生存至關重要,這是中層管理者的首要任務。其次,應扮演好建設者的角色。每一名中層管理者,都應了解企業的使命,領會企業的戰略,成為領導的智囊參謀,成為主管領域的策劃者、建設者。再次,應扮演好溝通協調者的角色。在任何組織體系中,中層管理者都承擔著承上啟下、協調溝通的責任,他們的工作側重于收集上層領導與基層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將有價值的信息進行整合、反饋,促進上層領導與下層員工的溝通、協調,實現上情下達,下情上知,最終實現組織與員工的共同成長。
招數二:堅持學習
組織扁平化及信息技術的大量應用,要求組織具有快速應對變化的能力。在此形勢下,中層管理者將會被賦予更多的決策權。因此,這就要求每位中層管理者都應盡快擴展自己的技能,走多樣化發展道路。應主動學習如何才能與團隊成員之間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培養團隊協作精神;掌握新的管理技能和方法;掌握并能運用可以改善員工工作行為的策略等等。換句話說,對于中層管理者而言,應該將個人能力發展的重點由傳統職能模式下的“專家型”,轉向現代生產方式下的“多面手型”,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加自己的競爭力。
招數三:提高職業操守
作為公司的中層管理者,其最重要的基本素質就是職業操守:不違背與損害公司的現實和長遠利益;對客戶負責;對員工尊重、平等待人;敢于并勇于承擔責任;精心使用公司資源,維護和增加投資者的價值等等。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就是警告一個人如果只是貪圖眼前利益,一定會有后患。而評價一個人道德素質的最重要指標,就是要看這個人在利益面前,是只顧眼前,還是放眼未來。一個遇到一點不公平就對公司牢騷滿腹的中層管理者,必定不會是有責任心的管理者;一個為了利益而出賣商業秘密的中層管理者,肯定也不會是一名稱職的管理者。職業操守作為具有否決權的條件之一,隨著職業信用體系的建立和企業對人才背景調查工作的開展,將會受到更多人的重視。
招數四:自我減壓
雖然壓力可以轉化為激勵和動力,但長期壓力過大,又缺乏科學的解壓方法,就會對人的身心造成傷害。這就需要中層管理者提高應對壓力、釋放壓力的能力,不僅要學會在壓力下生存,還要慢慢地學會享受這種壓力,并將其轉化為獲得成功的動力。學習調解情緒的技巧,多與其他人進行情感交流,逐步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積極參與健身活動等等一系列方式,現實證明都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