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08奧運會的腳步越走越近,作為奧帆賽舉辦地的青島“奧運經濟”進行得如火如荼,奧帆基地竣工、交通設施建設和大規模綠化改造等基礎設施的修建整改,刺激了青島市的各項經濟指標開始全線飄紅。各大商家也摩拳擦掌,為爭食數以億元計的“奧運蛋糕”做好了各種前期投入。
商圈的潛力與動能
香港中路和東海路所處的優勢地段代表著青島時代脈搏與活力,凝聚著青島的人氣與財氣,濃厚的商業文化氛圍、配套成熟的政務設施、龐大的人流量為商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理想平臺,加上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歷來是商家眼中的生財寶地和安全投資的必選地之一。
位于遠洋廣場之上的金街將佳世客、海信購物中心、百麗廣場、奧帆基地連接,形成了名副其實的奧帆商圈。作為青島商務、旅游、休閑的黃金地帶,奧帆商圈還匯集了大量私營業主、高收入自領和外國友人、旅游者,根據調查顯示,奧帆商圈內每天人流量可達到35萬人次,人氣帶來動力、動力拉動經濟,一道周而復始又環環相扣的“經濟鏈”,成為了東部奧運商圈的動力。隨著東部發展日益國際化,高層次的商業格局也日益完善,整個區域已經散發出成熟魅力。
青島東部商圈的繁榮已是不爭的事實,隨著奧帆基地的建成,越來越多的商家聚集東部,奧帆商圈成為鏖戰島城商業的主戰場。
商圈催生樓宇經濟
“地產借力奧運,奧運推進地產”,自青島獲得2008年奧帆賽的承辦權以來,不少房地產商瞄準了奧運商機,使奧運地產成為島城房產界的一面特色旗幟。就地產投資而言,地段是否具備潛力、是否成熟完善直接影響著商圈的經濟價值。
樓宇經濟是現代服務業的一種聚集形態,也是奧帆商圈價值的又一種體現。奧帆商圈內建筑面積為5000平方米以上的100余座寫字樓里,入駐企業總數已近7500家, “高含金量”的公司、企業不斷入駐。全球知名的大公司以及50多家地區性企業總部,紛紛落戶奧帆商圈內各高端寫字樓。各級各類總部企業達到四百余家,2005年曾被中國總部經濟研究中心認定為全國首批“總部經濟發展實踐研究基地”。
香港中路是一條聚集了大量金融機構的金融街。青島市70%的金融機構以及所有的外省金融機構聚集在了香港中路周邊,金融營業機構達到200多家,金融保險企業營業稅保持了40%以上的增長速度。
同時商圈內還聚集了大量的文化創意產業。位于南京路的“創意100”,目前已有服裝設計、家居設計、平面設計等30余家企業入駐,2006年由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主辦的首屆中國青年創意設計節在此成功舉辦,成為山東省首家文化創意產業園。
高度聚集的金融業,實現跨越的信息服務業,潛力無限的文化創意產業,成為了商圈經濟發展的又一重要引擎。
縱觀曾經的奧運會舉辦城市,都在奧運經濟的影響下提升著城市吸引力,成為促動房地產市場繁榮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奧運會所引發的地產、商業、文化和旅游等各方面的效應則遠非2008年的一時鼎盛。伴隨著奧運經濟的強勢崛起,必將引領青島經濟發展新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