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劉學習)12月18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領導的見證下,高性能計算機標準工作委員會聯合10家企業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國高性能計算機產業聯盟”,并公布了國內首個服務器效能和能效評測標準。而由高標委在2007年組織申報的《機群操作系統遠程監控技術要求》和《刀片服務器管理模塊技術要求》兩項電子行業標準也結束公示期,并有望在年內正式頒布,成為我國高性能計算機領域的首批行業推薦標準。
據悉,2009年高標委將繼續推進機群、刀片服務器、節能標準的制訂工作,并以高性能計算機行業應用標準為重點,由國內高性能計算機行業應用用戶代表單位牽頭,在石油、氣象、電信、國防等國家關鍵戰略應用領域擬定高性能計算機行業應用標準。
高標委秘書長曾宇認為,中國與全球高性能計算機領域技術最領先的國家還存在3年~5年的差距,主要原因是產業良性生態環境尚未形成,芯片、操作系統、編譯器、并行計算環境、上層應用軟件、算法、存儲系統、交換系統等產業鏈各個環節發展不均衡。為此,高標委通過整合高性能計算機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優勢資源,組織成立了“中國高性能計算機產業聯盟”,希望能解決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共性問題,搶占技術制高點,創造新的商機和市場。
據悉,英特爾也是該聯盟的成員之一。高標委主任、中國高性能計算機產業聯盟理事長歷軍認為,中國高性能計算機市場大部分被國際跨國巨頭企業主導,甚至壟斷了某些領域,但是建立產業聯盟不能把自己封閉起來,而應該有一個開放的心態。
新聞點評: 從技術、標準、市場三個層面打造中國服務器產業的大生態,是促進中國高性能計算機產業和諧、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標準制定已步入正規,產業聯盟已經成立,產業發展將步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