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06年新頒布的會計準則和老準則關于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的會計處理是不同的,特別是后續支出(固定資產修理費支出)會計處理的變化其對企業費用分配方法和當期利潤都產生了的影響,本文主要就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的會計處理變化及影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 會計準則 固定資產后續支出 會計處理 費用分配 利潤 影響
一、新老準則關于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的會計處理
固定資產投入使用后,由于磨損等原因,需要對現有固定資產進行維護、改擴建或者改良,因此要發生一些后續支出包括固定資產修理費用、固定資產改擴建或改良支出以及固定資產裝修費用。新準則規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后續支出,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不符合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并在《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的附錄《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中明確支出:企業發生的與專設銷售機構有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等后續支出在“銷售費用”科目核算;企業生產車間(部門)和行政管理部門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等后續支出,在“管理費用”科目核算?!爸圃熨M用”科目與固定資產有關的費用項目是生產車間的機物料消耗及固定資產折舊等,不包括固定資產修理費用。而老準則規定,企業生產車間(部門)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在“制造費用”科目核算;行政管理部門發生的在“管理費用”科目核算;專設銷售機構發生的在“銷售費用”科目核算。一般來說,固定資產日常維護只是確保固定資產的正常運轉,充分發揮其使用效能,它并不導致固定資產性能的改變或固定資產未來經濟利益的增加。因此,固定資產修理費應在發生時一次性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不必通過預提或待攤的方式進行會計處理。
顯然,新老準則對生產車間(部門)固定資產的修理費用的會計處理不同,新準則規定計入產品成本(制造費用),老準則規定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二、新老準則關于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的會計處理對費用分配方法的影響
我們以新老準則關于固定資產修理費的會計處理為例,來分析其對費用分配方法的影響。
資料:某公司的鍋爐車間、機修車間某月成本總額分別為28730元和12300元,這兩個輔助車間本月供應的勞務數量分別為13400頓汽和3200小時,其中機修車間給鍋爐車間提供了200個小時的勞務量,給基本生產車間提供了2500個小時的服務量,給行政管理部門提供了500個小時的勞務量。鍋爐車間給機修車間提供了400頓汽的勞務量,給基本生產車間提供了9500頓汽的服務量,給行政管理部門提供了3500頓汽的勞務量。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進行兩輔助車間的交互分配。
1.兩個輔助車間費用交互分配的第一步會計處理是:
鍋爐車間應分配的修理費用=200×12300/3200=768.75(元)
機修車間應分配的鍋爐費用=400×28 730/13400=857.60(元)
老準則下的會計分錄:
借:輔助生產成本——鍋爐車間 768.75
——機修車間 857.60
貸:輔助生產成本——機修車間 768.75
——鍋爐車間857.60
交互分配后的費用:
鍋爐車間交互分配后的費用=28730-857.60+768.75=28641.15(元)
機修車間交互分配后的費用=12300+857.60-768.75=12388.85(元)
新準則下的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鍋爐車間 768.75
輔助生產成本——機修車間 857.60
貸:輔助生產成本——機修車間 768.75
——鍋爐車間 857.60
交互分配后的費用:
鍋爐車間交互分配后的費用=28730-857.60=27872.4(元)
機修車間交互分配后的費用=12300+857.60-768.75=12388.85(元)
2.兩個輔助車間費用分配的第二步對外分配的會計處理是:
老準則下的會計處理:
鍋爐、機修車間的對外分配率分別是2.203(28641.15/13000)和4.139(12388.85/3000)
基本車間分配的鍋爐費用=9500×2.203=20928.50(元)
行政管理部門分配的鍋爐費用=3500×2.203=7712.65(元)
基本車間分配的機修費用=2500×4.13=10324(元)
行政管理部門分配的機修費用=500×4.13=2064.85(元)
老準則下的會計分錄:
借:制造費用31252.5
管理費用 9777.5
貸:輔助生產成本——鍋爐車間 28641.15
——機修車間12388.85
新準則下的會計處理:
鍋爐、機修車間的對外分配率分別是2.144(27872.4/13000)和4.139(12388.85/3000)
基本車間分配的鍋爐費用=9500×2.144=20368(元)
行政管理部門分配的鍋爐費用=27872.4-20368=7504.4(元)
基本車間分配的機修費用=2500×4.13=10324(元)
行政管理部門分配的機修費用=500×4.13=2064.85(元)
新準則下的會計分錄:
借:制造費用 20368
管理費用19893.25
貸:輔助生產成本——鍋爐車間 27872.4
——機修車間 12388.85
從上面新老準則下交互分配法的會計處理的差別:第一步交互分配,老準則下機修車間分配給鍋爐車間的費用計入了“輔助生產成本”賬戶,新準則下計入了“管理費用”賬戶;老準則下鍋爐車間交互分配后的費用為28641.15元,新準則下交互分配后的費用為27872.4元,相差了768.75元。第二步對外分配,老準則下計入了“制造費用”賬戶的數額為31252.5元,新準則下計入了“制造費用”賬戶的數額為20368元,相差了10844.5元;老準則下計入了“管理費用”賬戶的數額為9777.5元,新準則下計入了“管理費用”賬戶的數額為19893.25元,相差10844.5元;相差了10115.75元。
綜上分析,我們可以的出一個結論:新準則關于對固定資產修理費會計處理的規定對交互分配法產生了影響。首先,當機修車間的費用和其他輔助車間的費用交互分配時所使用的賬戶發生了改變,即其他輔助車間分配的機修費用由原先的“輔助生產成本”賬戶變成了現在的“管理費用”賬戶;其次,簡化了交互分配后費用計算的工作量,即計算其他輔助車間交互分配后的費用時,不再考慮分進來的機修費用,因為其已經被計入了“管理費用”賬戶;第三,對外分配后計入管理費用的數額增加了,計入產品成本(制造費用)的數額減少了。
三、新老準則關于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的會計處理對利潤的影響
我們仍然以新老準則關于固定資產修理費的會計處理為例,來分析其對利潤的影響。
資料:某企業某基本生產車間委托修理廠對生產設備進行了一次經常性修理,支付修理費3000元,以轉賬支票支付。
老準則下會計處理:
借:制造費用 4000
貸:銀行存款4000
新準則下會計處理:
借:管理費用4000
貸:銀行存款4000
很明顯,從上例可以看出,新準則下,固定資產的修理費計入了“管理費用”賬戶,老準則下則計入了“制造費用”賬戶,這勢必對當期的利潤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1.會造成企業當期利潤減少,當期產品成本減少。
老準則規定將生產車間(部門)發生的修理費用計入產品成本(制造費用),新準則規定將生產車間(部門)發生的修理費用計入管理費用,和老準則相比,這會造成當期費用增加,當期產品成本相對減少,由于產品成本對利潤的影響受銷售因素的影響一般比較滯后,所以會直接造成企業當期利潤減少,但,從企業整個生產過程來看,并不會造成其利潤的減少,因為,無論是管理費用還是產品成本都是計算利潤的減項,都會造成利潤的減少。如某企業全年固定資產修理費10000元,按新準則規定,必然使企業當年管理費用增加10000元,同時產品制造成本相對減少10000元,這會造成當年的利潤相對減少,從而相對減少當年的所得稅費用。
2.混淆管理費用和制造費用的界限,任意調節當期利潤
新準則規定,車間發生的修理費(包括材料費、人工費和其他費用等)計入管理費用,而固定資產的機物料消耗卻計入制造費用,這不僅給進行這兩種費用的區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不便與制造成本的管理,更為一些造假者帶來了可乘之機。造假者會將這兩種費用任意混淆,調節當期利潤。如將修理費計入制造費用,會相對造成當期費用減少,從而虛增當期利潤。如某企業全年固定資產修理費10000元,若把這10000元計入了制造費用,必然造成當期管理費用減少了10000元,而產品成本增加了10000元,由于產品成本對利潤的影響受銷售因素的影響一般比較滯后,所以會造成當年利潤相對虛增。為此,我們要進一步加強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培養和職業道德建設,盡量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M].北京:經濟科學 出版社,2006
[2]丁紅燕.關于固定資產會計處理的若干變化[J].財會月刊,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