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飯店餐飲成本核算是飯店成本核算的一個重要內容,其核算方法處在不斷完善之中,現行的月成本核算從管理上往往具有滯后性,因此,為了使經營者能隨時掌握經營動態,及時發現問題,采取相應措施、堵塞漏洞,有必要采用日成本核算方法,通過成本綜合分析日報表來日清日結。
[關鍵詞] 成本控制 核算 日報表
一、引言
餐飲成本核算是飯店成本核算的重點。任何飯店要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必須具有真實的成本核算資料,正確的成本核算方法。雖然各飯店成本核算的方法不盡相同,但成本核算更多地局限于月成本核算。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起來越多的飯店經營者除了進行餐飲月成本核算外,更加重視餐飲日成本核算。這是因為通過餐飲日成本核算,經營者可以及時了解當日的成本控制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總結、改善,及時堵塞漏洞,起到事前預測、事中控制的作用,變被動經營為主動經營,不斷強化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調動員工成本節約的積極性,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二、飯店成本核算應考慮的軟內容
1.人力資源成本
人作為知識的載體,不對人力資源進行核算,就難以根據人力資源信息做出相應決策,挖掘人的智能潛力,使知識資源得到開發,因此建立人力資源會計,進行人力資源成本核算成為必然。一是確認和計量人力資源的價值;二是核算人力資源成本,通過核算考核飯店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效益。
人力資源成本,主要包括取得、開發和遣散人力資源而發生的支出:
(1)取得成本。包括招聘、選拔、雇傭、就職等的工資、廣告費、差旅費、代理費等開支。
(2)開發成本。包括在職培訓發生的工資、學費、差旅費等開支。
(3)機會成本。如:因培訓而失去的收益。
2.社會責任成本
保護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客觀環境是每個飯店的社會責任,所以建立社會責任會計核算制度體系是十分必要的。社會責任會計把飯店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當作社會責任,并以此為中心進行會計核算與管理。全面地反映飯店因生產經營而發生的社會成本和產生的社會效益,以利于飯店站在宏觀立場上進行經濟決策。
社會成本包括支付成本和機會成本兩部分,前者是指飯店直接支付的為承擔社會責任而發生的有關成本支出,包括人才招聘、培訓方面的社會人力成本;土地使用成本;用于社區公益事業、救助、捐贈、贊助、補償等方面的社會公益成本;治理環境和自然資源使用、保護方面的環境成本;用于上繳國家的社會管理成本等支出。后者是指在履行社會責任時所放棄的潛在收益。
3.環境成本
環境成本可謂說是社會責任成本的一個分支,是環境會計的核心。環境會計倡導的是大成本循環觀點,大成本循環認為要從整個物質世界的循環過程來看待成本消耗問題,也就是說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
環境成本的具體內容包括:
(1)環境污染補償成本。是指飯店由于污染和破壞生態環境應予補償所交納的款項。
(2)環境損失成本。是指飯店對生態環境的污染或破壞而造成的損失,以及由于環境保護需要而勒令某些飯店停業而造成的損失。
(3)環境治理成本。是指飯店為治理被污染和破壞的環境發生的各項支出。
(4)環境保護維持成本。是指為預防生態環境污染和破壞而支出的日常維持費用。
(5)環境保護發展成本。是指為進一步發展環境保護產業而投入的各項開支。
4.約束成本
從約束成本發生的原因來看,動因成本管理理論認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僅有原材料、工資、費用等飯店產品的有形成本因素,而且還受飯店規模、地理位置、布局、飯店的管理水平等無形動因的影響。據有關資料表明,飯店在開始盈利之前,即已有60%~80%的餐飲產品成本由于無形動因的影響而成為約束成本,而傳統成本管理只能影響總成本的20%~40%,可見加強約束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企業應拓展成本核算的范圍,加強對產品前期約束成本的核算,以設計出更為科學、合理的產品成本,從源頭上對成本進行控制。
5.時間成本
由于時間具有價值,所以創造一個飯店產品花費的時間多少必然會成為影響成本的因素。企業要盡快使高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并使之迅速產業化,面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映。這一切,都離不開時間的節約,降低時間成本成為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企業在管理成本的核算中要對時間成本進行計量、記錄和控制,用時間成本信息為管理者的成本決策提供依據,以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6.“雙贏”成本
經濟全球化,企業合作競爭、聯合競爭、協作競爭等,統稱為“雙贏”模式。成本管理同樣應樹立“雙贏”理念,一是利用自身優勢進行技術創新和成本管理創新,通過降低成本降低產品價格,增加顧客價值,實現利益與顧客共享,飯店與顧客“雙贏”,擴大市場占有;二是信息與競爭伙伴共用,資源與競爭伙伴共享,實現利益與伙伴共得。這就要求拓展成本核算領域,通過核算在“雙贏”管理中需付出多少成本,換回多少利益,尋找付出與獲利的契合點,為“雙贏”決策提供依據。
三、飯店日核算成本——飯店成本核算的硬內容
1.日報表的結構及指標對比關系
該報表綜合反映飯店餐飲業當日經營情況,重點核算直接成本,即原材料成本以及原材料成本與標準成本的差異(見表)。
(1)從表的橫向看:表中指標分為4組,第1組通過“營業收人”等7項指標實際反映當日經營狀況,體現了贏利能力,使經營者能及時看到經營結果。
第2組是標準成本。用以衡量實際成本,并通過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的差異、實際毛利率與標準毛利率的差異,體現成本管理水平,發現存在問題。
第3組反映原材料消耗情況。領用數、領用數與實際支出差異,通過領用數、差異數兩個指標可以看出原材料使用是否合理,考核班組當日存放原材料有無超限額和浪費。
第4組通過不同類別就餐人次,可以看出營業收人構成比例及增減原因。人均收人、支出這兩個指標,可以看出客人的平均消費水平及餐飲銷售工作業績,能幫助經營者了解市場,改進花色品種,制定適銷對路的產品和價格。
(2)從表的縱向看,也分成4組。
第1組是把直接參與菜肴生產的班組歸為一類,便于考核班組成本指標。
第2組是把酒水銷售的班組歸為一類,便于掌握酒水銷量,防止漏洞。
第3組是本日合計數,反映各項指標的本日合計金額。
第4組是累計數,反映截止當日各項指標的累計金額。
2.報表的資料來源及計算填列方法
(1)營業收入數據可根據當日餐飲營業收入數填列。
(2)原材料成本數據有兩種來源:第1種是在飯店飲食部班組基礎管理較好的情況下,可采取由班組報當日原材料消耗數量,由成本核算員計算原材料成本。這種情況下,班組必須設專人登記每日領用、消耗、結存數;第2種是在達不到上述管理水平的情況下,可從庫房保管員或三級原材料記賬員處直接提取當日領用數,或班組領料匯總數。該數據包括當日班組未用部分,可通過制定合理的班組原材料結存限額的辦法予以解決,即每日結存數是一個固定數,哪個品種消耗了,則領用數就是消耗數。需要注意的是在首次實行結存限額領料時,當日領料中包括當日未用部分,需將未用部分減去,此日以后不用調整。
(3)毛利率。毛利率=(當日營業收入—當日原材料成本)/當日營業收入×100%。
(4)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二者的劃分,可結合各自飯店實際情況確定。每日固定成本=月固定成本/月天數;每日變動成本=發生期變動成本/發生期天數。
(5)營業稅金。當日營業收入×適用稅率。
(6)經營利潤。經營利潤=營業收人一原材料成本一固定成本一變動成本一營業稅金。
(7)標準成本。根據當天銷售的數量與事先制定的各品種菜肴、酒水標準成本進行計算填列。例如:某飯店中餐當日會議20桌,每桌300元;婚宴15桌,每桌400元;散客80人,收人3200元。則當日標準成本如下:
會議、婚宴中各自菜肴、酒水等等消耗,折合每桌標準成本分別為120元、150元,散客共為700元,則當日標準成本=會議+婚宴+散客=20桌×120元+15桌×150元+700元=5350元
當日標準毛利率=1一當日標準成本/當日營業收人
=l一5350/(20×300+15×400+3200)×100%
=l一5350/15200=65%
(8)成本差異。實際原材料成本與標準成本之差,正數為超支,即不利差異;負數為節約,是有利差異。
(9)每日領用數。由保管員根據領料單或發貨單提供。在采用第2種數據來源的情況下,可直接用此數據填列。
(10)每日領用數與原材料成本差異。在采用第1種數據來源的情況下,該指標月末累計數就是各班組原材料月結存額;在采用第2種數據來源的情況下,首日按結存限額領料當日,該指標有差額,往后原材料成本與當日領料數相同,無差額。
(11)就餐人次、人均收入、人均支出。就餐人次根據餐飲營業日報統計數填列:人均收人=當日營業收入/當日就餐人次;人均支出=當日原材料成本/當日就餐人次。
3.飯店日成本核算應做好的基礎工作
(1)制定標準成本。標準成本就是將飯店所銷售菜肴酒水品種,按照正常標準制定出配方,規定數量、重量、質量、烹飪、調制方法,計算出成本金額。
其制定通常分兩步走:
①由廚師長或調酒師根據飯店廚師、調酒員的技術水平、設備條件、貨源供給等因素,制定出每個品種的主、配、調料用量、質量、烹飪、調制方法即標準配方。
②成本會計在廚師長的配合下,根據實驗,核定出每一種原材料的凈料率,根據標準配方、凈料率、每種原材料的淡旺季平均價格,計算出每個菜肴的標準成本;酒水標準成本根據標準配方、購進價計算。將計算的結果建成卡片整理歸檔為標準成本卡。
(2)下達成本控制指標。成本控制指標是餐飲成本核算的前提,一般以標準成本、標準毛利率規定一個浮動比例為考核依據。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控制指標以計劃或預算指標為考核依據。
(3)建立嚴格的成本考核制度。為了確保餐飲成本控制指標的完成,必須建立嚴格的成本考核制度,從原材料的購、驗、管、發、烹、銷等環節入手,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實行節獎超罰的措施,強化全員成本控制意識,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4)配備專職成本核算人員。餐飲日成本核算是項具體繁雜的工作,應設專人負責。通常飯店財務部設專人負責成本核算;餐飲部設成本核算員,協助成本會計負責基礎資料的搜集和初步核算。
(5)明確相關部門的責任。餐飲成本核算涉及到餐飲部、財務部、采購部,應明確各自職責,相互配合,防止推諉扯皮,共同做好成本核算工作。
四、總結
飯店餐飲成本核算是飯店成本核算中一項重要而細致繁雜的工作,除了掌握正確的核算方法,做好相應的基礎工作外,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核算出的財務數據,對其進行逐日、定期對比分析,變死數據為活信息,賠了,知道問題所在,賺了,知道賺的是否合理。使飯店經營者能每日心中有數,從而促使管理水平的提高,為飯店實施餐飲控制和制訂營銷策略提供了依據。
參考文獻:
[1]張改娥 趙麗萍:企業內部核算與內部會計監督[M].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2007
[2]許杭軍 楊麗君 李 勇:對國有飯店現狀的探析及政策建議[J].飯店世界,2007,(5)